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民間藝術玉溪窯

玉溪窯

玉溪窯

定 價:¥88.00

作 者: 馬文斗著
出版社: 文匯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歷史名窯大系
標 簽: 窯址

ISBN: 9787805318820 出版時間: 200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 210 字數:  

內容簡介

  從窯址出土物來看,玉溪窯燒制的品種有青釉瓷、醬釉瓷、青釉?。▌潱┗ù?、青釉褐彩瓷、青釉刻劃花加繪青花瓷和青釉青花瓷。玉溪窯產品胎質為高嶺土和瓷土(粉碎后的瓷石)的混合物,胎泥淘洗不凈,有夾砂和氣孔,斷面吸水率較高,多為土灰色和淺灰色。青釉為高鈣草木灰釉,呈青黃或青綠色。施釉較厚且釉面厚薄不均現象明顯,常見開片紋,有大小不一肉眼可辨的氣泡。施釉不及底,方法為蘸釉和刷釉,足端處常有流釉痕跡。醬釉器的施釉方法與青釉一樣,除顏色不同外,釉面外觀與青釉完全一致,呈色不同僅僅是因為釉汁中氧化鐵的含量較高和燒成溫度提高、時間略長所致。青釉印(劃)花瓷器是在未干的濕胎上用模子壓印或用竹刀刻劃出花紋,罩上青釉燒成;從制作手法和紋飾上看,玉溪窯的青釉印(劃)花瓷器受龍泉窯影響較大,與廣西欽州窯、四川邛崍窯近似。青釉褐彩瓷器是用含氧化鐵的原料在瓷胎上作畫,罩上青釉燒成,在玉溪窯所發(fā)現的殘片中,凡屬青釉褐彩瓷器的紋飾均較簡單,有的紋飾簡略到不明所以,可能因為褐彩燒制技術還不成熟所致。青釉刻劃花加繪青花瓷是在濕胎上刻劃花紋,胎干后加繪青花紋飾,再罩上青釉人窯燒成。在視覺效果上顯得層次分明,紋飾更加生動自然,富有立體感和真實感。但這類品種發(fā)現不多,在其他地方的青花瓷中也未見到,只有玉溪窯和建水窯燒制,可算是云南陶瓷的獨創(chuàng)。青釉青花瓷是玉溪窯中產量較大、較典型的產品。它是用鈷料在胎上繪畫,然后罩青釉燒成。由于當地所產鈷料中含有較多的氧化鐵和氧化錳,鍛燒不精細,所以青花色調呈深藍或黑灰色,加上青釉覆蓋加色,部分青花成了黑色。這是玉溪窯工藝落后所致,但也因此成了玉溪窯青花瓷的一大特色。玉溪窯產品造型古拙敦厚,線條簡單,胎體也較厚重。其原因一是受工匠和消費者審美觀念的影響,二是胎泥質量不高,薄了容易變形。從器型看,主要產品是碗、盤、杯、壺、罐、瓶、爐等。大致說來,器型簡單的盤、碗等產量較高,而器型復雜的器物產量較少;模仿內地的瓷器造型較多,自身引造的較少。(1)碗碗有5種造型。一式碗為敞口、曲腹、圈足,基本同于景德鎮(zhèn)明中期碗的造型,不同之處在于圈足端為平切,而景德鎮(zhèn)為雙面斜削,足端較尖。二式碗為直口、深曲腹、圈足,足端也平切。三式碗為直口、曲腹、餅型圈足。一般來說,這種造型的碗在內地年代都比較早,近似于唐代越窯青瓷碗,但在玉溪窯中卻在明末清初的地層出土。年代較晚。四式碗為斜口,斜直腹,在腹足相攘處刻一弦紋表示以下為足部,底部為臥足。五式碗是剔菊瓣紋雞心式碗,造型與明代永樂雞心碗近似,不同的是圈足足端也平切,在碗外壁剔出條條直線模仿菊紋。幾種造型中,一式、二式多為青花瓷,三式、四式、五式多為青釉瓷?!?/div>

作者簡介

  馬文斗,生于1962年,云南昆明人。1983年畢業(yè)于云南大學歷史系,歷任云南省博物館征集部、保管部主任,云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國家文物出境鑒定云南站副站長,《云南古玩》主編。長期致力于古陶瓷研究,發(fā)表論文多篇。曾參與編撰《云南省博物館藏畫選》、《翰榮軒藏云南歷代名人書畫選》等大型圖冊。為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員、中日云南古陶瓷研究會中方聯絡員、云南省文物愛好收藏者協會副秘書長。

圖書目錄

    總序朱裕平
   云南陶瓷概況
   發(fā)展概況
   窯址分布和墓葬出土情況
   獨樹一幟的云南青花瓷器
   爭論的問題
   玉溪窯
   概況
   品種和工藝
   造型
   裝飾與紋飾
   玉溪窯產品的地位和影響
   云南陶瓷名品欣賞
   云南古窯址分布圖
   后記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