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數據庫OracleOracle8i for Linux實用指南

Oracle8i for Linux實用指南

Oracle8i for Linux實用指南

定 價:¥39.00

作 者: (美)Steve Bobrowski著;劉藝,江紅等譯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Oracle技術系列叢書
標 簽: Oracle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087878 出版時間: 2001-01-01 包裝:
開本: 24cm 頁數: 301頁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對在Linux系統(tǒng)中使用Oracle8i做了整體的介紹,并介紹了SQL的相關知識以及在Oracle8i中如何使用Java。從本書中,讀者不僅可以學會如何安裝Oracle8i for Linux,還可以學到使用、開發(fā)和管理數據庫的各種技能。書中大量的動手練習將使讀者可以快速掌握Oracle8i的各種使用技巧。無論是數據庫管理員、應用程序開發(fā)人員或是Oracle8i的程序使用者,都會從本書中獲益。

作者簡介

  劉藝海軍工程大學副教授,知名計算機技術作家。劉藝,海軍工程大學副教授,知名計算機技術作家。著有《Delphi模式編程》等專著10部,翻譯《計算機科學導論》等外國著名計算機教材4部。與人合著的重點大學計算機教材《信息安全學》榮獲教育部推薦研究生教材。另外,主持的多個科研項目曾在軍內獲獎?!霸S多人往往把軟件編程和軟件開發(fā)混為一談,實際上軟件編程和開發(fā)有著本質區(qū)別。編程是基礎,開發(fā)是目標。如果要想真正成為項目主管,你除了要以編程水平服人,更要站在系統(tǒng)開發(fā)的高度,整體把握解決方案,處理好系統(tǒng)、模塊及代碼間的關系。”>>更多作品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入門篇
第1章 Oracle8i介紹
1.1 信息管理
1.1.1 數據庫
1.1.2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
1.1.3 建于Oracle7和Oracle8基礎上的Oracle8i
1.2 Oracle基礎
1.2.1 數據庫和實例
1.2.2 表
1.2.3 SQL與數據訪問
1.2.4 數據庫用戶與會話
1.2.5 SQL*Plus
1.3 前進
第2章 安裝Oracle8i for Linux企業(yè)版
2.1 了解并計劃Oracle8i的安裝
2.1.1 本章重點
2.1.2 Oracle通用安裝程序
2.1.3 可用的產品和選項
2.1.4 需要考慮的安裝選項
2.1.5 系統(tǒng)需求
2.2 為安裝Oracle8i做準備
2.2.1 創(chuàng)建操作系統(tǒng)組
2.2.2 創(chuàng)建Oracle用戶
2.2.3 創(chuàng)建Oracle基本目錄
2.2.4 為Oracle用戶設置環(huán)境
2.3 安裝Oracle8i
2.4 用于本書練習的配套支持文件
第3章 配置Oracle8i數據訪問
3.1 Oracle數據庫實例
3.1.1 連接Oracle8i
3.1.2 服務器的啟動與關閉
3.1.3 控制服務器的啟動與關閉
3.2 Oracle運行的體系結構
3.2.1 服務器端的后臺進程
3.2.2 支持用戶連接的進程
3.2.3 Oracle專用的進程結構
3.2.4 為MTS連接配置實例
3.3 Oracle網絡與Net8
3.3.1 基本的Net8結構
3.3.2 TNS連接
3.3.3 TNS監(jiān)聽器
3.3.4 TNS地址分配
3.3.5 配置Net8
3.4 Linux上Oracle8i的最終配置步驟
3.5 本章小結
第二部分 應用開發(fā)篇
第4章 SQL數據庫訪問基礎
4.1 本章須知
4.2 什么是SQL
4.2.1 SQL的命令種類
4.2.2 應用程序的可移植性與ANSI/ISO SQL標準
4.3 使用查詢檢索數據
4.3.1 查詢的結構
4.3.2 創(chuàng)建基本查詢
4.3.3 在查詢的SELECT子句中建立表達式
4.3.4 從表中檢索指定的行
4.3.5 分組和排序查詢結果中的數據
4.3.6 在相關表之間連接數據
4.4 插入、更新和刪除表中的行
4.5 事務的提交與回滾
4.6 事務的設計
4.6.1 工作單元
4.6.2 可讀寫的事務
4.6.3 只讀的事務
4.7 本章小結
第5章 使用PL/SQL編寫數據庫訪問程序
5.1 本章須知
5.2 什么是PL/SQL
5.3 PL/SQL塊
5.3.1 程序聲明
5.3.2 程序體
5.3.3 異常處理
5.3.4 程序注釋
5.4 PL/SQL編碼基礎
5.4.1 使用程序變量
5.4.2 控制程序流
5.4.3 與數據庫交互
5.4.4 聲明和使用子程序:過程和函數
5.4.5 使用記錄類型
5.4.6 使用%TYPE和%ROWTYPE屬性
5.4.7 運用游標
5.4.8 運用集合
5.4.9 處理程序異常
5.5 PL/SQL程序種類
5.5.1 匿名PL/SQL塊
5.5.2 存儲過程和函數
5.5.3 包
5.5.4 數據庫觸發(fā)器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在Oracle8i中使用Java
6.1 本章假設
6.2 本章須知
6.3 Oracle8i數據庫訪問與Java概述
6.3.1 JDBC
6.3.2 SQLJ
6.3.3 Oracle8i的JVM
6.4 使用JDBC開發(fā)Java數據庫應用程序
6.4.1 JDBC配置步驟
6.4.2 JDBC要點
6.4.3 使用JDBC訪問Oracle8i
6.5 使用SQLJ開發(fā)Java數據庫應用程序
6.5.1 SQLJ配置步驟
6.5.2 SQLJ要點
6.5.3 使用SQLJ訪問Oracle8i
6.6 創(chuàng)建和使用Java存儲過程
6.6.1 Java存儲過程要點
6.6.2 為Oracle8i開發(fā)Java存儲過程
6.7 本章小結
第7章 創(chuàng)建基本的關系模式
7.1 本章須知
7.2 模式
7.2.1 模式:一個完整的邏輯概念
7.2.2 模式與數據庫用戶賬號的相互關系
7.3 數據庫的表
7.3.1 列和數據類型
7.3.2 創(chuàng)建和管理表
7.3.3 數據完整性和完整性約束
7.3.4 創(chuàng)建和管理完整性約束
7.4 視圖
7.4.1 創(chuàng)建視圖
7.4.2 只讀視圖
7.4.3 可更新視圖
7.5 序列
7.6 同義詞
7.6.1 私有和公有同義詞
7.6.2 創(chuàng)建同義詞
7.7 索引
7.7.1 B樹索引
7.7.2 正確地使用B樹索引
7.7.3 創(chuàng)建B樹索引
7.8 數據字典:獨特的模式
7.9 本章小結
第8章 Oracle的對象擴展
8.1 本章須知
8.2 面向對象
8.2.1 Oracle8i與面向對象數據庫
8.2.2 面向對象數據庫的術語和概念
8.3 如何使用對象
8.4 對象類型
8.4.1 設計對象類型
8.4.2 創(chuàng)建和使用對象類型
8.5 對象SQL和PL/SQL
8.6 方法
8.6.1 對象類型的構造方法
8.6.2 排序和映射方法
8.6.3 成員和靜態(tài)方法
8.7 對象和視圖
8.7.1 對象表的對象視圖
8.7.2 關系表的視圖
8.8 本章小結
第三部分 數據庫管理篇
第9章 安全數據庫訪問
9.1 本章須知
9.2 用戶管理
9.2.1 用戶認證
9.2.2 用戶缺省表空間
9.2.3 用戶臨時表空間
9.2.4 鎖定和解鎖用戶賬號
9.2.5 缺省的數據庫用戶
9.3 權限管理
9.3.1 數據庫權限的類型
9.3.2 授予和撤銷用戶權限
9.3.3 按角色的權限管理
9.4 資源限制
9.4.1 表空間定額
9.4.2 資源限制配置表
9.4.3 管理資源限制配置表
9.5 顯示安全信息
9.6 本章小結
第10章 管理數據庫空間
10.1 本章須知
10.2 表空間和數據文件
10.2.1 SYSTEM表空間
10.2.2 其他表空間
10.2.3 聯機和脫機表空間
10.2.4 永久表空間和臨時表空間
10.2.5 字典管理的表空間和局部管理的表空間
10.2.6 只讀表空間和可讀寫表空間
10.2.7 表空間的數據文件
10.2.8 數據文件空間的使用
10.2.9 數據文件的大小
10.2.10 數據文件損壞
10.2.11 聯機數據文件和脫機數據文件
10.2.12 創(chuàng)建和管理表空間及數據文件
10.3 控制文件
10.4 段、區(qū)間和數據塊
10.4.1 Oracle數據庫的段類型
10.4.2 數據塊
10.5 管理表和索引的存儲設置
10.6 回滾段
10.6.1 Oracle怎樣寫回滾段
10.6.2 SYSTEM回滾段
10.6.3 回滾段和事務
10.6.4 聯機回滾段和脫機回滾段
10.6.5 公共回滾段和私有回滾段
10.6.6 延期回滾段
10.6.7 回滾段的其他功能
10.6.8 創(chuàng)建和管理回滾段
10.7 臨時段和臨時表空間
10.8 多媒體數據的特有數據存儲
10.9 為大型表和索引分區(qū)
10.9.1 分區(qū)表
10.9.2 創(chuàng)建和管理分區(qū)表
10.9.3 分區(qū)索引 
10.9.4 創(chuàng)建和管理分區(qū)索引
10.10 本章小結
第11章 數據庫保護
11.1 本章須知
11.2 各種不同的問題
11.2.1 系統(tǒng)和服務器崩潰
11.2.2 用戶失誤、訛誤或硬盤故障造成的文件丟失
11.2.3 當地災害
11.3 Oracle數據庫保護機制概述
11.4 事務日志或重做日志
11.4.1 事務日志結構
11.4.2 檢查點
11.4.3 管理事務日志
11.5 數據庫控制文件
11.6 備份和恢復介紹
11.7 數據庫備份
11.7.1 數據庫備份的類型
11.7.2 備份數據庫
11.7.3 邏輯數據庫備份
11.8 數據庫恢復
11.8.1 前滾和回滾恢復階段
11.8.2 崩潰恢復
11.8.3 介質恢復:從文件損壞中恢復
11.8.4 完全恢復
11.8.5 不完全恢復
11.8.6 日志組和控制文件受到破壞怎么辦
11.8.7 關鍵任務數據庫的數據庫保護
11.8.8 恢復數據庫
11.9 本章小結
第12章 基本優(yōu)化
12.1 本章須知
12.2 什么是優(yōu)化
12.3 優(yōu)化表的訪問
12.3.1 索引 
12.3.2 創(chuàng)建和管理索引
12.3.3 數據簇
12.4 優(yōu)化SQL
12.4.1 優(yōu)化器:執(zhí)行SQL語句
12.4.2 優(yōu)化器的統(tǒng)計
12.4.3 優(yōu)化器的選擇
12.4.4 提示和優(yōu)化器的控制
12.4.5 基本的SQL優(yōu)化
12.5 優(yōu)化數據庫的實例
12.5.1 主要的瓶頸
12.5.2 存儲區(qū)和數據高速緩存
12.5.3 Oracle8i的存儲區(qū)
12.5.4 優(yōu)化基本數據庫實例
12.6 本章小結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