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傳統(tǒng)思想新論

傳統(tǒng)思想新論

傳統(tǒng)思想新論

定 價:¥25.00

作 者: 王克奇著
出版社: 齊魯書社
叢編項:
標 簽: 哲學思想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3308810 出版時間: 2000-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7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諸子學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思潮。當時思想界出現(xiàn)了一個空前的繁榮,各種學說蜂起,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較有影響的學派有儒、兵、墨、道、法、名、陰陽五行等家。諸子學是這些學派思想的統(tǒng)稱,盡管諸子思想各立門戶,標新立異,在學術(shù)上有此疆彼界之分,但畢竟處于同一時代,所依存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背景大致相同;而且在長期的學術(shù)爭鳴中,彼此交流滲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所以諸子學作為一種時代思潮,存在著一些自己的特征,其主要特征:首先是諸子學的人文主義性質(zhì)。思想是人類社會獨有的現(xiàn)象,隨人類社會的產(chǎn)生而出現(xiàn),并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發(fā)展。人類社會初期的思想往往與迷信、幻想、神話、宗教相聯(lián)系,反映了當時思想的幼稚性。殷商時期,統(tǒng)治者把“天??闯墒侵髟滓磺械纳?,稱之為“帝”或“上帝”,對人類可以賜?;蚪禐?,如殷墟的甲骨卜辭中就有“帝其令雨”,“帝其降謹(饉)”等記載。殷紂王也曾宣稱:“我生不有命在天乎?”(《尚書·西伯戡黎》)但在殷周之際,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逐漸出現(xiàn)了變化?!皽涓锩笔沟弥芙y(tǒng)治者產(chǎn)生了“天命靡?!钡南敕?,盡管“天命”觀念還有一定的影響,但強調(diào)人事的思想逐漸抬頭,“順乎天而應乎人”的思想成為占主導地位的思想。西周重人事的思想,其主要內(nèi)容是“保民”和“明德”。這種“以德配天”的思想是“天命”思想向人文思想發(fā)展的過渡,也是統(tǒng)治階級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結(jié)合的最初嘗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一個重要特征:強烈的政治倫理特色。《札記·表記》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狈从沉艘蟆⒅芩枷氲牟顒e以及“天命”思想向人文思想的轉(zhuǎn)變。進入春秋戰(zhàn)國,人文主義成為當時思想的主流。儒家作為周文化的正統(tǒng)思想傳人,注重倫理道德,自不待言。法家更以尚功重法反鬼神巫術(shù)迷信為標識。兵家和道家的“天人”之學雖然講“天道”,但歸根結(jié)底是為其“人道”服務的。墨子的思想有較多的宗教殘余,講“天志”、“明鬼”,但他講“尚賢”、“尚同”,強調(diào)“賴其力者生”,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不是偶然的,隨著春秋戰(zhàn)國社會生產(chǎn)力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人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斷提高,加之隨著宗法制度的解體,附加在人身上的社會依附解脫,人的獨立和自覺的意識日益覺醒,從而為人文主義思想的生存提供了社會土壤。而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正是這種人文主義思潮的必然理論成果。其次是諸于學的發(fā)散性思維方式。夏、商、西周三代,“學在官府”,學術(shù)文化為國家所壟斷,至春秋初年,鐵器的出現(xiàn)帶動了生產(chǎn)力的革命,從而推動了生產(chǎn)關系和上層建筑的革命。周天子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學在官府”的壟斷也不復存在,學術(shù)文化下移,流入民間。其標志是“私學”的出現(xiàn),與此同時,“士”階層迅速崛起成為一支社會的重要力量?!笆俊北臼俏髦芙y(tǒng)治階級中最低的一個貴族等級,隨著宗法制度的崩壞而失去特權(quán)。他們憑借著掌握的一部分知識和技能,即所謂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逐漸轉(zhuǎn)化成為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專門從事學術(shù)文化活動的知識分子。后來士階層的來源成份日益復雜,許多破落貴族和下層人民也逐漸參與進來。士階層成為當時學術(shù)思想文化的主要承擔者。士階層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有知識,使他們在當時的社會學術(shù)文化活動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二是具有相對獨立的社會身份,列國競爭招攬人才的政策為他們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他們的思維和活動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三是其成員來源蕪雜,使他們在思想傾向上具有廣泛的社會代表性,所以他們往往成為當時社會各階級和階層的代盲人。正是由于士階層所具備的這些特點,所以諸子學各學派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張各異,呈現(xiàn)出發(fā)散性的特征?!稘h書·藝文志》說: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巳,皆起于王道既徽,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術(shù)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諸子學發(fā)散性思維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文化上百家爭鳴的局面,既是當時政治經(jīng)濟割據(jù)的產(chǎn)物,又造成了當時思想文化百花齊放的多元化格局,豐富了諸子學的內(nèi)涵。道家是戰(zhàn)國時期最有影響的學派。但當時并沒有“道家”之稱?!暗兰摇币幻滓娪跐h朝初年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指》。考道家各流派,都以老子所創(chuàng)立的“道”的學說為其核心,后代學者遂把他們稱之為“道家”。郭沫若說:“道家諸派均以‘道’為宇宙萬物的本體?!保ā妒袝ゐ⑾曼S老學派的批判》)這一歸納基本反映了道家學派主要的學術(shù)特征。戰(zhàn)國中前期,老子首先創(chuàng)立了以“道”為中心,以“天人”關系為框架結(jié)構(gòu),以“自然無為”為基本精神的學說體系,成為道家思想的開山,之后,道家門派繁多,但大致可劃為兩派,一是黃老學派,一是莊子學派。黃老學派熱衷于社會政治理論,著眼于從積極的方面看待老子,主要繼承了老子“無為”的思想,把它改造成“無為無不為”的能動哲學。而莊子學派則側(cè)重于人生哲學的建構(gòu),從消極的方面看待老于,主要繼承了老子“自然”的思想,以返璞歸真、保持精神自由為標的,以出世隱逸為理想的處世方式?!暗馈钡某橄笮再|(zhì)和。天人”之學的宏大規(guī)模,使道家思想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可塑性,所以在道家的原始理論之上,衍生出異彩紛呈的各種學說流派,成為中國傳統(tǒng)思想取之不竭的思想源泉。一、老子思想老于姓李名耳字聃,又稱老聃,確切的生卒年代已不可考,楚國苦縣(河南鹿邑)人。老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老子》一書中。因現(xiàn)存的《老子》書分為《道經(jīng)》和《德經(jīng)》兩部分,所以又稱《道德經(jīng)》。該書五千多字,是用韻文寫成的哲理詩。關于老子和《老子》書的關系,《老子》書可能出于后人之手,是老子后學對老子思想言論的記錄和闡發(fā)。《老子》書的形成是一個逐步完備的過程,如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楚簡《老子》,內(nèi)容只及于今本的31章,僅二干余字。而今本是在此基礎上逐步發(fā)展而成的。老子思想的理論核心,是他的“道”本體論?!暗馈弊值谋玖x指人走的道路,后引申為“方法”、“途徑”,已初步具有了規(guī)律性和普遍性的意思?!暗馈睆摹疤斓馈卑l(fā)展而來。“天道”一詞出現(xiàn)很早,如《尚書·湯誥》中即有“天道福善禍淫,降災于夏。的說法,這里的“天道”相當于墨子的“天志”,是神的意志的體現(xiàn)。進入春秋,人們對“天道”的認識發(fā)生了變化,如鄭國的子產(chǎn)說:“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保ā蹲髠鳌ふ压四辍罚┑恕疤斓馈钡纳衩厣?,否定了“天道”對“人道”的干預。要之,在傳統(tǒng)的天道觀中,“天道”總是以“人道”的對應物出現(xiàn)的。老子的理論貢獻在于,他在對“天道”和“人道”的綜合抽象中,提煉出一個超越二者的絕對本體“道”,在強調(diào)宇宙統(tǒng)一性的基礎上重新解釋“天人”關系?!暗馈北倔w論的出現(xiàn),為以后道家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老子思想中的“道”有以下幾點特征:首先,它是宇宙本體和規(guī)律的統(tǒng)一,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25章)道是本體,它“先天地生”,“為天下母”;同時又是表現(xiàn)為由“逝”而“遠”而“反”的,“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規(guī)律。有人不了解“道”的這一特征,遂產(chǎn)生了關于老子思想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的爭論?!暗馈钡倪@一特點,對傳統(tǒng)思想影響甚大,無論是玄學本體論,還是道學本體論,都強調(diào)了這種統(tǒng)一性,從而形成了傳統(tǒng)哲學的一大特色。其次,它是哲學抽象的產(chǎn)物。在老子之前,一些學說都試圖從自然存在的具體事物中尋找作為世界本源的東西,以說明世界的統(tǒng)一性。如《洪范》的五行說認為木、火、土、金、水是構(gòu)成世界的五種最基本的元素,《易經(jīng)》以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八種自然物作為萬物的起源。這些原始的關于世界本體論學說的共同特點,是用部分說明全體,用具體的東西證明普遍意義,所以其理論水平是低級的。老子“道”的提出,強調(diào)了它的普遍性。他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保?章)“道”的本質(zhì)在于它對具體事物的超越性,不能用常規(guī)的語言和名稱對它加以規(guī)定。老子描述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暾,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14章)“道”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不同于一切具體的事物,又包括涵蓋一切具體的事物,是對具體事物的概括和抽象,故曰:“混而為一”。“道”作為一種高度抽象,是一種“無狀之狀,無象之象”。同時,“道常無為而無不為”(37章)。根據(jù)“道”的“無名”、“無狀”、“無象”又“無不為”的特性,老子又把“道”稱之為“無”。他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保?0章)“有”是具體的事物,“無”是對“有”的歸納和抽象,又成為“萬有”的本源與內(nèi)在規(guī)律?!暗馈焙汀盁o”的出現(xiàn),表明了傳統(tǒng)思想已從對世界感性的、具體的認識領域走了出來,把人的認識從具體思維向創(chuàng)造性的抽象思辨發(fā)展,稱得上是傳統(tǒng)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老子的這種思維方法和思想成果,經(jīng)過了黃老學說的中介,給茍于思想以重要影響。在此基礎上,儒家在《易傳》中建立了自己的哲學世界觀。盡管《易傳》和《老子》的風格各異,前者以陽剛為尊,強調(diào)進取;后者以陰柔為貴,講求因循。但其基本的思維方法,即抽象思維的方式是相同的?!?/div>

作者簡介

暫缺《傳統(tǒng)思想新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先秦諸子學
 第一節(jié) 諸子學概述
 第二節(jié) 儒家思想
 第三節(jié) 兵家孫武的思想
 第四節(jié) 墨家墨子的思想
 第五節(jié) 道家思想
 第六節(jié) 法家思想
第二節(jié) 漢代經(jīng)學
 第一節(jié) 經(jīng)學概述
 第二節(jié) 董仲舒的學說
 第三節(jié) 經(jīng)今古文學之爭
第三章 魏晉玄學
 第一節(jié) 玄學概述
 第二節(jié) 貴無論
 第三節(jié) 崇有論
 第四節(jié) 獨化論
第四章 隋唐佛學
 第一節(jié) 隋唐佛學體系的形成
 第二節(jié) 天臺宗和華嚴宗的思想
 第三節(jié) 禪宗的思想
第五章 宋明道學
 第一節(jié) 道學概述
 第二節(jié) 張載氣學
 第三節(jié) 程朱理學
 第四節(jié) 陸王心學
 第五節(jié) 氣學、理學和心學的異同
第六章 明清之際的實學
 第一節(jié) 實學概述
 第二節(jié) 黃宗羲的“新心學”和啟蒙思想
 第三節(jié) 顧炎武“博學于文”、“行己有恥”的思想
 第四節(jié) 王夫之的新天人思想
后記
……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