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認為,經濟史研究中最重要的是新的經濟因素及其運行方式的出現與發(fā)展。如果這種新的經濟因素大量地、集中地出現,而且其發(fā)展趨勢不可逆,那么它就是現代化因素。這種新的經濟因素,必然引發(fā)適合于它的制度上的變革,這樣它才能持續(xù)發(fā)展,否則就會被舊的僵化了的制度所扼殺。而新的經濟因素及由此而來的制度變革,必然會反映到社會上,引起社會結構、家族制度、等級和群體權利、人們行為和習俗的變遷。這種變遷對現代化進程可以起正反兩方面不同的作用。經濟發(fā)展——制度變革——社會變遷,這一系列的變化,在最終或最高層次上,還要受到民族思想文化的制約。沿著這樣的思路,作者考察了16世紀(明嘉萬年間)以來數百年間中國的市場、物價、人口與耕地、稅收、貨幣、社會和思想等各方面的變遷情況,以圖從中發(fā)現中國現代化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