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是一部以共產黨人為爭取中國人民解放而進行的壯烈斗爭為題材的優(yōu)秀長篇小說。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曾被共同關押在“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集中營里,親身經歷過敵人的種種野蠻暴行和共產黨人不屈不撓的斗爭生活。作為幸存者和最直接的見證人,這兩位作者在寫作了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的基礎上,進一步搜集整理先烈們的斗爭事跡,加以集中、提煉、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歷時十年之久,完成了這部氣勢恢宏的作品。 《紅巖》所記述的是一九四八至一九四九年解放戰(zhàn)爭時期重慶地下共產黨組織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的激烈斗爭。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集中在“中美合作所”這個關押政治犯的監(jiān)獄里。在這樣的魔窟里,避免不了對血肉酷刑的描寫,但小說著重表現的是兩種政治力量和兩種精神力量的較量。對許云峰、江姐等共產黨人,敵人盡管可以進行慘無人道的肉體摧殘,但在由精神和信仰筑成的銅墻鐵壁面前,敵人卻是一籌莫展、一敗涂地。在獄中斗爭的中心線索之外,小說又以地下黨組織的城市運動與華鎣山根據地的武裝斗爭為另外的兩條支線,這三條線索交織成一個整體,揭示在敵人統治的地區(qū)和嚴密控制的監(jiān)獄里,共產黨人犧牲、赴死、將生命化為勝利的曙光的精神風貌以及反動派在瀕臨滅亡之際垂死掙扎的丑態(tài)。 由于題材的特點,《紅巖》在人物塑造上沒有采取圍繞一個人物貫徹始終的手法,而是圍繞著獄內獄外的種種復雜的殘酷的斗爭塑造了眾多的人物。英勇堅強的許云峰、江姐,充滿傳奇色彩的瘋老頭兒華子良、天真可愛的小蘿卜頭乃至陰險狡猾的特務頭子徐鵬飛等,都已是廣大讀者十分熟悉的典型形象。小說作者將這些人物放置于具體的事件當中,通過對具體細節(jié)、行動的刻畫而將不同的個性鮮明地呈現出來。 另外,在情節(jié)的構造上,這部小說也顯示了作者獨具的匠心。作者沒有去追求驚險離奇的情節(jié),但是卻把活動天地極為有限的獄中斗爭寫得迭宕起伏,節(jié)奏鮮明。作者善于安排事件的突變,善于在斗爭的最尖銳處用筆,這使得在情節(jié)的轉折變化中,人物的精神世界象在聚光燈照耀下一樣,最鮮明地顯現出來。 《紅巖》1961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首次出版,以后多次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