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國高分子科學的發(fā)展概況與趨勢
1.1 歷史的回顧
1.2 中國高分子科學研究的概況
1.3 中國高分子化學的研究
1.4 中國高分子物理的研究
1.5 中國高分子工程的研究
1.6 中國功能高分子與新材料的研究
1.7 高分子科學發(fā)展趨勢與展望[9-12]
第2章 自由基聚合新引發(fā)體系
2.1 含胺氧化還原引發(fā)體系[4,5]
2.2 鈰(Ⅳ)離子氧化還原引發(fā)體系[25-27]
2.3 Ce(Ⅳ)離子引發(fā)接枝聚合[25-27]
2.4 鈰(Ⅳ)離子引發(fā)纖維素、甲殼胺接枝機理與接枝點
2.5 用光引發(fā)轉移終止劑進行“活性”自由基聚合
第3章 光引發(fā)與表面改性
3.1 光引發(fā)與光聚合
3.2 表面光接技的化學原理
3.3 實施方法
3.4 用途
3.5 表面光接枝最新進展
第4章 核輻射、電子束引發(fā)及改性
4.1 輻射聚合
4.2 輻射交聯(lián)與裂解
4.3 輻射接枝
4.4 輻射混合效應
4.5 展望
第5章 微波引發(fā)化學反應及用于高分子改性的技術
5.1 微波與微波吸收
5.2 微波引發(fā)化學反應及用于高分子改性的理論及技術研究進展
5.3 展望
第6章 等離子體引發(fā)聚合及改性
6.1 低溫等離子體系與高分子化學
6.2 等離子體反應裝置
6.3 低溫等離子體系反應條件的基本的機制
6.4 低溫等離子體表面處理
6.5 等離子體聚合
6.6 等離子體引發(fā)聚合
6.7 等離子體CVD法制備薄膜
6.8 濺射法制備薄膜
6.9 離子鍍敷法制備薄膜
6.10 等離子體化學的發(fā)展前景
第7章 芳雜環(huán)導電高分子的電化學聚合
7.1 電化學聚合的一般性條件與機理
7.2 簡單芳雜環(huán)單體的電化學聚合
7.3 功能化導導高分子的電化學聚合
7.4 導電高分子與非導電高分子的電化學共聚
7.5 導電高分子的電化學性質
7.6 展望
第8章 活性自由基聚合
8.1 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理論基礎
8.2 無金屬的可控自由基聚合
8.3 過渡金屬催化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ATRP)
8.4 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發(fā)展展望
第9章 配位聚合
9.1 負載型Ziegler-Natta催化劑及烯烴聚合
9.2 茂金屬催化劑(含“茂后”催化劑)及相關的烯烴聚合
9.3 稀土催化劑在高分子合成中的應用
9.4 展望
第10章 陰(負)離子聚合
10.1 陰離子活性聚合
10.2 有機鋰的締合與解締
10.3 二烯烴的聚合機理
10.4 聚二烯烴的微觀結構
10.5 聚合反應動力學
10.6 溶劑極性經驗參數的應用
10.7 陰離子活性聚合在聚合物合成中的應用
10.8 陰離子聚合的其他進展
10.9 展望和存在的問題
第11章 現代碳陽離子聚合
11.1 碳陽離子聚合發(fā)展簡史
11.2 碳陽離子聚合體系中主要組分及其特點
11.3 陽離子活性種與聚合反應特征的關系
11.4 單體結構與引發(fā)體系的關系
11.5 聚合反應熱力學、動力學及工藝特征
11.6 碳陽離子聚合的基元反應及其特點
11.7 現代碳陽離子聚合機理研究進展及大分子設計
11.8 碳陽離子聚合展望
第12章 開環(huán)岐化(易位)聚合反應
12.1 開環(huán)岐化聚合反應簡介
12.2 主要研究進展
12.3 開環(huán)歧化聚合反應在聚合物分子結構設計與裁制方面的應用
12.4 開環(huán)歧化聚合在優(yōu)異性能材料合成方面的成就
12.5 展望
第13章 開環(huán)聚合反應
13.1 環(huán)醚和環(huán)縮醛的開環(huán)聚合反應
13.2 螺環(huán)原酸酯和螺環(huán)原碳酸酯的陽離子開環(huán)聚合反應
13.3 芳香環(huán)狀低聚物的的制備與開環(huán)聚合
13.5 展望
第14章 酶催化聚合
14.1 酶催化合成
14.2 酶在合成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上的應用
14.3 辣根過氧化物酶在光電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方面的應用
第15章 微生物聚合
15.1 微生物合成的原理
15.2 PHA生物合成的分子生物學
15.3 PHA在細胞內外的降解
15.4 PHA結構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15.5 其他微生物合成的聚合物
第16章 乳液聚合
16.1 乳液聚合理論基礎[47]
16.2 乳液聚合反應進展
16.3 乳液聚合方法的應用
第17章 泡沫體系分散聚合
17.1 泡沫體系分散聚合方法及應用范圍
17.2 泡沫體系分散聚合基礎理論研究
17.3 泡沫體系分散聚合工藝特征及設計原則
17.4 泡沫分散聚合工業(yè)化應用研究
17.6 結論
第18章 新型共聚物的設計和合成方法
18.1 陰離子聚合在新型共聚物的設計和合成中的地位與作用
18.2 聚烯烴新型共聚物的合成與設計
18.3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與含丙烯酸結構單元新型共聚物的合成
第19章 雜化聚合物合成及新材料
19.1 有機/無機雜化聚合物
19.2 雜化聚合物的合成
19.3 有機聚合物/無機雜化新材料
19.4 展望
第20章 超分子組裝
20.1 氫鍵控制的分了自組裝
20.2 自組裝樹枝狀分子
20.3 嵌段分子的微相分離
20.4 聚合物的靜電層狀組裝
【媒體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