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元代史學思想研究

元代史學思想研究

元代史學思想研究

定 價:¥18.00

作 者: 周少川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東方歷史學術文庫
標 簽: 史學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1495891 出版時間: 2001-10-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23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作者緊緊抓住元代歷史的特點,從四個方面,對元代史學思想進行了研究。 元代史學思想在理學的影響下,因時代需要,具有不同于前代的一些思想特征。作者認為元代的經(jīng)史關系論比前代有所進步,更為重視史學的作用。理學的觀點和方法,為史家對歷史的理性思辨提供了哲學依據(jù),但元代史學沒有成為理學的附庸。元代是民族矛盾沖突激烈的時代。以郝經(jīng)許衡為代表的漢儒提出了進步的民族觀,為推進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及統(tǒng)一國家的發(fā)展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元代社會對外開放的特征及中外交通的頻繁,大大開闊了史學家的眼界、邊疆、域外史地著作數(shù)量增多,記載范圍比前代擴大。元代史家開闊的世界性意識,對明清兩代的思想觀念和學術研究有重要影響,元代邊疆、域外史地著作對13、14世紀世界范圍的歷史記載,為外國學者高度重視。 元初學者反省宋末理學高談天人性命,無補于世的歷史教訓,提倡務實、用世風氣。與務實、用世風氣相關的是史學注意綜羅文獻、考徵史料的學風,尤其重視對經(jīng)世文獻的收集。

作者簡介

  周少川,1954年生于廣東省汕頭市,在北京師范大學獲得歷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現(xiàn)任北京師范大學古籍所副教授、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秘書長。著有《古籍目錄學》、《漢書選注》、《士禮居藏書題跋記》(點校)等。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元代理學影響下的史學思潮
一 求歷史治亂興衰之理
(一)“物盛而衰,固其理也”
(二)歷史過程中的“數(shù)”與“變”
(三)王道德治的盛衰標準
二 心性之學在史學思想中的反映
(一)以“愛心”、“公心”求“天下心”
(二)“君心”與“民心”
(三)從心性出發(fā)探討史學主體的修養(yǎng)
三 經(jīng)史關系論的新發(fā)展
(一)史學“折衰于六經(jīng)語孟”
(二)“古無經(jīng)史之分”
(三)經(jīng)史并重的認識論
第二章 元代史學的民族觀
一 故國思緒與夷夏之辨
(一)“扶我則后,虐我則讎”
(二)對《通鑒綱目》“夷夏之辨”思想的闡發(fā)
二 “用夏變夷”的歷史思考
(一)“行中國之道則中國之主”的歷史總結
(二)“行漢法”歷史經(jīng)驗的提倡
三 在正統(tǒng)之辨中沖決夷夏之防
(一)“夷夏之辨”正統(tǒng)觀對編修三史的影響
(二)正統(tǒng)論中新觀念的興起
(三)遼金宋各與正統(tǒng)的歷史意義
第三章 元代史學的世界性意識
一 拓疆萬里和域外史著述的增多
(一)大一統(tǒng)帝國與開放意識
(二)對域外史事的記載和著述
二 加強中外交通的歷史意識
(一)考信域外史地的史學追求
(二)反映中外交流的歷史責任感
第四章 元代史學的經(jīng)世思潮
一 元初對宋末空談心性的反省
(一)道學家無補于世的歷史教訓
(二)務實用世思想的提出
二 考核歷代典制以濟世
(一)總結典制通史,稽古經(jīng)邦的史學思想
(二)總結當代典制,經(jīng)世治平的歷史認識
三 文獻征實思想與歷史借鑒觀
(一)綜羅文獻,考征史料的學風
(二)編修前史,以求治亂興亡之鑒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