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計算機網絡導論
1.1 引言
1.2 網絡術語
1.2.1計算機網絡
1.2.2主機或節(jié)點
1.2.3 路由器
1.2.4 網絡協(xié)議
1.2.5 Internet
1.2.6 帶寬
1.3 網絡分類
1.3.1 根據地理區(qū)域定義網絡
1.3.2 根據調制技術定義網絡
1.3.3 根據網絡拓撲定義網絡
1.4 ISO-OSI參考網絡模型介紹
1.4.1 OSI層
1.4.2 對等協(xié)議及接口
1.4.3 層首部和分層模型中的數據傳輸
1.4.4 分層協(xié)議模型的用途
1.5 網絡設備
1.5.1 網絡適配器
1.5.2 網絡線纜
1.5.3 連接器
1.5.4 網段
1.5.5 收發(fā)器
1.5.6 骨干網
1.5.7 中繼器
1.5.8 集線器
1.5.9 網橋
1.5.10 交換機
1.5.11 路由器
1.5.12 網關
1.6 網絡訪問方法
1.6.1 帶有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
1.6.2 令牌環(huán)
1.7 以太網介紹
1.7.1 以太網的類型
1.7.2 以太網地址和以太網上的廣播
1.7.3 以太網幀格式
1.7.4 幀間隔
1.7.5 標準以太網和IEEE 802.3數據幀之間的區(qū)別
1.7.6 數據封裝
1.8 在Solaris中管理以太網接口
1.8.1 列出安裝的以太網接口
1.8.2 創(chuàng)建邏輯接口
1.8.3 使接口UP或DOWN
1.9 常見以太網故障解決方法
1.9.1 使用ifconfig命令
1.9.2 使用netstat命令
1.9.3 使用snoop命令
1.9.4 使用ping命令
1.9.5 使用traceroute命令
1.9.6 使用ndd命令
章節(jié)綜述
學以致用
第2章 TCP/IP協(xié)議
2.1 引言
2.2 TCP/IP協(xié)議族
2.3 Internet和TCP/IP的歷史
2.3.1 Internet組織機構
2.3.2 Internet文檔
2.4 TCP/IP介紹
2.4.1 TCP/IP層
2.4.2 TCP/IP協(xié)議和ISO-OSI參考模型的比較
2.4.3 TCP/IP:多種協(xié)議的集合
2.4.4 面向連接服務和無連接服務
2.5 IP地址
2.5.1 網絡地址和網絡掩碼
2.5.2 網絡廣播
2.5.3 TCP/IP網絡分類
2.5.4 子網和子網掩碼
2.5.5 可變長度子網掩碼
2.5.6 超網
2.5.7 網絡地址的表示方法
2.5.8 保留的和特殊的IP地址
2.5.9 將IP地址映射為主機名
2.5.10 獲得IP地址
2.6 IP首部結構
2.7 Internet控制消息協(xié)議
2.7.1 類型
2.7.2 代碼
2.7.3 校驗和字段
2.8 在Solaris中配置網絡接口
2.8.1 配置虛擬接口
2.8.2 手工配置虛擬接口
2.8.3 驗證IP配置
2.8.4 使用netstat命令來驗證配置
2.9 IP分片、重組、流控制、TOS和TTL
2.9.1 配置MTU值
2.9.2 流控制
2.9.3 TOS
2.9.4 TTL
2.10 解決IP地址配置故障的命令
2.10.1 ping命令
2.10.2 traceroute命令
2.10.3 常見的網絡問題
2.11 在Solaris中精調TCP
2.12 將IP地址映射為MAC地址
2.12.1 地址解析協(xié)議
2.12.2 逆向地址解析協(xié)議
2.12.3 以太網廣播在ARP和RARP中的角色
2.12.4 TCP/IP網絡中的數據流
2.12.5 使用Solaris的arp命令來管理ARP緩沖區(qū)
2.12.6 snoop命令與層首部
章節(jié)綜述
學以致用
第3章 TCP/IP網絡中的路由
3.1 引言
3.2 規(guī)劃TCP/IP網絡
3.2.1 網絡設計規(guī)劃
3.2.2 IP地址規(guī)劃
3.3 網絡地址以及不同網絡間的通信
3.4 路由類型
3.4.1 路由和路由協(xié)議
3.4.2 靜態(tài)路由配置
3.4.3 默認路由
3.4.4 CIDR
3.4.5 究竟應該使用哪種路由,是靜態(tài)還是動態(tài)
3.5 配置RIP和BDISC
3.5.1 某臺主機如何確定其自身是否為一臺路由器
3.5.2 配置RDISC(in.rdisc)
3.5.3 配置RIP(in.routed)
3.6 路由啟動和配置文件
3.6.1 /etc/defaultrouter文件
3.6.2 /etc/gateways文件
3.6.3 /etc/inet/networks文件
3.6.4 /etc/init.d/inetinit文件
3.7 IP轉發(fā)
3.8 常見的路由問題
3.9 疑難解答的命令
3.9.1 使用ping命令
3.9.2 使用traceroute命令
3.9.3 使用netstat命令
3.9.4 ifconfig命令
章節(jié)綜述
學以致用
第4章 客戶-服務器世界:端口和套接字
4.1 引言
4.2 客戶-服務器術語
4.2.l 服務器
4.2.2 客戶機
4.2.3 端口號
4.2.4 套接字
4.2.5 daemon
4.3 端口和套接字介紹
4.3.1 眾所周知的端口號
4.3.2 什么是套接字
4.3.3 客戶-服務器應用模式
4.3.4 無連接和面向連接通信
4.4 配置Internet服務
4.4.1 以daemon方式啟動網絡服務
4.4.2 使用inetd后臺進程啟動Internet服務
4.4.3 使用inetd后臺進程的優(yōu)、缺點
4.4.4 運行中的服務列表
4.4.5 RPC服務
4.5 常用TCP/IP實用程序
4.5.1 使用FTP
4.5.2 使用Telnet
4.5.3 使用Telnet來驗證一個遠程服務器進程
4.5.4 使用finger命令
4.5.5 使用rwho命令
4.5.6 使用rup命令
4.5.7 使用ruptime命令
4.6 以r開頭的命令
4.6.1 配置r命令
4.6.2 使用rlogin命令
4.6.3 使用rcp命令
4.6.4 使用rsh命令
4.6.5 重要的Internet服務和端口號
4.7 疑難解答
4.7.1 使用netstat和rpcinfo命令
4.7.2 使用ndd命令
章節(jié)綜述
學以致用
第5章 配置和管理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xié)議(DHCP)
5.1 引言
5.2 DHCP入門
5.2.1 DHCP租借期
5.2.2 DHCP作用域
5.3 使用DHCP啟動一臺工作站
5.3.1 發(fā)現DHCP服務器
5.3.2 租借供應
5.3.3 供應選擇
5.3.4 租借回執(zhí)
5.3.5 客戶機配置
5.3.6 DHCP租借更新
5.3.7 租借釋放
5.4 DJCP的IP地址分配方式
5.5 規(guī)劃DHCP部署
5.6 利用dhcprngr程序配置DHCP
5.7 利用dhcpconfig配置DHCP
5.8 DHCP服務器的自動啟動
5.9 解除DHCP服務配置
5.10 設置非缺省服務器選項
5.11 配置DHCP中繼代理
5.12 配置DHCP客戶機
5.12.1 手工配置DHCP客戶機
5.12.2 在系統(tǒng)啟動時啟用接口上的DHCP
5.13 發(fā)現、解決DHCP問題
章節(jié)綜述
學以致用
第6章 SNMP網絡管理
6.1 引言
6.2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SNMP)
6.2.1 SNMP組件
6.2.2 SNMP版本及其相關的RFC
6.3 管理信息結構
6.3.1 對象標識符
6.3.2 ASN.1語言
6.4 管理信息庫
6.4.1 MIB組
6.4.2 專用管理信息庫
6.4.3 共同體名
6.5 SNMP消息
6.5.1 認證首部
6.5.2 協(xié)議數據單元
6.5.3 端口號
6.6 Solaris系統(tǒng)中的SNMP
章節(jié)綜述
學以致用
第7章 配置和管理域名服務器
7.l 引言
7.2 主機名解析介紹
7.3 逆向主機名解析
7.4 使用/etc/inet/hosts文件
7.5 域名系統(tǒng)介紹
7.5.1 如何發(fā)布域名數據
7.5.2 客戶機怎樣解析主機名
7.5.3 域和區(qū)域的區(qū)別
7.5.4 主機名全稱
7.5.5 域名全稱
7.6 域名服務器的類型
7.6.1 主域名服務器
7.6.2 次域名服務器
7.6.3 緩存域名服務器
7.7 配置域名服務器
7.7.1 資源記錄類型
7.7.2 委托子域
7.7.3 配置主域名服務器
7.7.4 配置次域名服務器
7.7.5 配置緩存域名服務器
7.7.6 轉換舊的域名服務器文件
7.7.7 包含文件
7.8 配置DNS客戶機
7.8.1 配置/etc/resolv.conf文件
7.8.2 配置/etc/nsswitch.conf文件
7.8.3 使用nslookup程序測試DNS
7.9 保護DNS服務器
7.9.1 避免不必要的資源記錄
7.9.2 限制客戶機訪問
7.9.3 限制區(qū)域傳輸訪問
7.10 DNS故障及處理
7.10.1 使用nslookup測試DNS
7.10.2 使用netstat命令測試
7.10.3 使用Telnet命令測試
7.10.4 DNS客戶配置問題
7.10.5 DNS服務器配置問題
章節(jié)綜述
學以致用
第8章 網絡時間協(xié)議
8.l 引言
8.2 NTP介紹
8.2.1 NTP客戶機
8.2.2 NTP服務器
8.2.3 層次級別
8.2.4 對等NTP服務器
8.2.5 時間源
8.3 時間源和配置NTP服務器
8.3.1 配置NTP服務器以使用Internet上的其他服務器
8.3.2 配置服務器以使用廣播時間信號
8.3.3 配置對等NTP服務器
8.4 配置NTP客戶機
8.4.1 配置NTP為廣播客戶機
8.4.2 使用ntpdate實用程序
8.5 NTP疑難解答
章節(jié)綜述
學以致用
第9章 IPv6介紹
9.1 引言
9.2 IPv6協(xié)議的新特征
9.2.1 地址空間擴充
9.2.2 路由功能增強
9.2.3 新型首部格式
9.2.4 首部選項的功能增強
9.2.5 安全性
9.2.6 資源分配和質量服務特征
9.2.7 自動配置地址
9.2.8 友鄰搜索
9.3 IPv6地址結構
9.3.1 IPv6地址的文本表示
9.3.2 Unicast地址
9.3.3 專用IPv6地址
9.3.4 路由
9.4 IPv6首部結構
9.5 ICMPv6簡介
9.6 在Solaris中配置IPv6地址
9.7 使用附帶IPv6地址的網絡故障分析命令
9.8 更改/etc/inetd.conf配置文件
章節(jié)綜述
學以致用
精髓速遞
學習及考前技巧
模擬考試
附錄A 術語表
附錄B 認證過程介紹
附錄C CD-ROM中的內容
附錄D 使用ExamGear--訓練指南版軟件
附錄E 模擬試題解答
附錄F RFC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