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管理會計、審計、稅務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

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

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

定 價:¥29.00

作 者: 楊小凱,張永生著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經濟學前沿系列
標 簽: 經濟學

ISBN: 9787300035802 出版時間: 2000-08-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3cm 頁數(shù): 27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是一個有中國背景的經濟學前沿的新學派。本書是第一本沒有數(shù)學演算,而用圖示和直觀的描述系統(tǒng)介紹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的學術專著。本書列入“經濟學前沿系列”。經濟學最新發(fā)展的文獻車載斗量,讀者不可能一一閱讀,也難以作出篩選。這套叢書能讓更多的人更容易、更快地了解經濟學前沿研究的最新發(fā)展和最新成果,尤其希望為廣大高校師生開闊視野、與國際前沿研究接軌開辟一條捷徑。這里的每一本都圍繞著作者所從事的研究領域展開,追蹤世界最新研究動態(tài)、研究內容和研究進展。大專家寫小書是這套叢書成功的保證之一。精彩片段:序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是經濟學前沿系列中有中國背景的一本。很多人相信中國或華裔經濟學家要在經濟學前沿創(chuàng)立新分支或學派應該還為時太早,但是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卻是一個有中國背景的經濟學前沿的新學派。這個學派不但已在國際匿名審稿的一流雜志上發(fā)表了相當數(shù)量和有分量的著作,而且已有了完整的文獻綜述(見YangandNg,1998),此學派的兩本教科書的英文版本也即將于2000年出版??上驳氖?,此學派教科書的中文版本(楊小凱,1998)先于英文版兩年出版,而且在中國的學生中產生了熱烈反響,可說是使中國經濟學者和學生比外國人更快地接觸到系統(tǒng)的新學派教材。目前做新興古典經濟學課題的博士論文已有一二十篇,其中大部分也已在國際匿名審稿期刊上發(fā)表,而美國、歐洲、澳洲、中國大陸及臺灣等地做新興古典經濟學課題的博士論文也不斷增加。我們已申請到為期三年的一筆大型基金,將用來組織第一次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的國際會議,組織專門的匿名審稿期刊,組建專門的國際互聯(lián)網教學通訊網絡,甚至有可能成立一個專門的學會。正如一名匿名審稿人所言“楊正在建立一個全新的領域。是的,我敢預見,人們對新興古典經濟學的興趣將迅速興起,我認為它很可能成為未來的潮流?!保ㄒ娒绹鴮W術出版社組織的匿名審稿報告)。這個前沿專題與中國的關系有如下幾個有趣的特點。第一個是中國文字的特點使中國人特別長于組合數(shù)學的思想方法,而超邊際分析的特點正好是組合數(shù)學思想方式。第二個是此專題中的不少思想雖然在古典經濟學中就存在,但是其中的一些技術實質問題是幾乎同時被中國人和美國人在兩個不同的大陸提出來的。而最重要的理論課題是由一群中國來的經濟學者在美國和澳洲等地解決的。就我自己而言,這個學派的基本想法是我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坐牢時萌芽的。我當時只能看到馬克思的《資本論》等著作,仔細閱讀的結果產生了對價值論的一些新想法,也非常喜歡馬克思對分工的描述,于是企圖用高等數(shù)學重新分析價值論,并將分工問題揉合進價值理論。我甚至自己用拉格朗日方法推出Gossen第二定理,自以為是發(fā)現(xiàn)了新價值理論。后來我系統(tǒng)地學習了新古典經濟學與邊際分析,拜倒在其精巧的數(shù)學結構面前。我發(fā)現(xiàn)想出的“欲望”概念一百年前就已被用效用概念數(shù)學化。以此為基礎的Gossen第二定理也早在一百年前發(fā)現(xiàn)。在普林斯頓做博士資格課程時,我開始系統(tǒng)地將原來的想法與新古典經濟學比較,比較下來,發(fā)現(xiàn)新古典經濟學的不少東西比我自己想出來的價值理論高超得多。但是我也發(fā)覺,新古典經濟學對分工的分析卻不如我自已計算出的一些模型。我花了不少時間與同學、老師討論,以后又與我在美國、澳大利亞的同事和學生討論,終于厘清我的思想與新古典經濟學的差別。這一來就一發(fā)不可收拾,終于最后形成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的文獻?;仡欉@一過程,我覺得,我坐牢的經歷使我思想上既不受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束縛又不受新古典邊際分析的束縛,是這個新學派能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我想新興古典經濟學在中國可以得到比在其他地方快的傳播。畢竟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的創(chuàng)始人群中,中國人和華裔占了多數(shù)。我已與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有一些安排,在中國訓練博士、碩士學生。如果有愿意做新興古典經濟學題目的同學,請用互聯(lián)網與我們聯(lián)絡(Xiankai.Yang@buseco.monash.edu.au或Xiaokai-Yang@KSG.harvard.edu),也可以訪問我們的英文網站(http://www.infra-marginal.com),從那里了解該學派的最新發(fā)展,下載大量的電子文獻,以及進行相關的討論交流。這本書是第一本沒有數(shù)學演算,而用圖示和直觀的描述系統(tǒng)介紹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的書。希望它能使一般中國讀者了解這一新學派核心文獻中的主要思想。章節(jié)目錄:1.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和新興古典經濟學1.1什么是經濟學1.2經濟學的科學方法1.3古典經濟學1.4新古典經濟學1.5新興古典經濟學2.超邊際分析的基本方法2.1什么是超邊際分析2.2如何進行超邊際分析2.3角點均衡及價格負反饋機制2.4全部均衡及其比較靜態(tài)分析2.5非自由市場的超邊際分析2.6超邊際分析對經濟學的影響3.李嘉圖模型和赫-俄模型的超邊際分析3.1為什么要對李嘉圖、赫-俄模型進行超邊際分析3.2有交易費用的李嘉圖模型的超邊際分析3.3內生貿易政策的李嘉圖模型3.4有三個國家的李嘉圖模型的超邊際分析3.5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超邊際分析4.新興古典貿易理論4.1重新思考貿易理論4.2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故事4.3內生貿易理論與商品種類增加4.4國內貿易如何發(fā)展到國際貿易4.5新興古典與新古典貿易理論的區(qū)別5.新興古典企業(yè)理論5.1什么是企業(yè)5.2企業(yè)為什么會出現(xiàn)5.3企業(yè)產權結構的經濟學意義5.4新興古典企業(yè)理論的故事:企業(yè)的出現(xiàn)5.5新興古典企業(yè)理論的故事:誰當老板5.6企業(yè)家剩余權對經濟效率的意義6.內生交易費用和分工演進6.1內生交易費用及其對分工的影響6.2道德風險與合約設計對內生交易費用的影響6.3對策論模型中的內生交易費用6.4為什么市場可減少內生交易費用6.5序貫均衡模型中的內生交易費用7.新興古典城市化理論7.1為什么會出現(xiàn)城市和城鄉(xiāng)差別7.2為什么集中交易可以改進交易效率7.3決定居住格局與城鄉(xiāng)地價差別的機制7.4最優(yōu)城市結構層次及其形成7.5新興古典同新古典城市化模型的區(qū)別8.新興古典工業(yè)化和層級結構理論8.1新機器和新技術如何出現(xiàn)8.2迂回生產鏈條長度如何增加8.3工農業(yè)收入比重變化及轉型期二元結構8.4企業(yè)制度隨著分工發(fā)展而加速復雜化8.5分層組織理論與分工發(fā)展8.6分工的發(fā)展與分層的競爭結構9.新興古典產權理論9.1產權經濟學的發(fā)展9.2交易中的不確定性與產權經濟學9.3保險與分工的發(fā)展9.4產權界定效率對交易費用和分工的影響9.5精確界定產權與同行競爭的替代性9.6產權的模糊度與外部效果9.7新興古典產權理論的應用分析10.分工的自發(fā)演進和社會組織試驗10.1分工如何隨時間流逝而內生演進10.2人類對組織的知識如何決定分工水平10.3組織信息和分工同時演進的故事10.4自發(fā)的制度改革與有意的制度模仿10.5新興古典組織理論對研究中國經濟的意義11.新興古典宏觀經濟學11.1新興古典資本理論11.2新興古典貨幣理論11.3新興古典失業(yè)理論11.4新興古典景氣循環(huán)理論11.5同其他景氣循環(huán)和失業(yè)理論的比較11.6景氣循環(huán)與中國的改革周期12.新興古典經濟學的經驗性證據(jù)12.1經濟研究分類及其相互關系12.2新興古典內生增長理論的經驗證據(jù)12.3新興古典產權理論的經驗證據(jù)12.4新興古典企業(yè)理論的經驗證據(jù)附:匿名審稿人對《經濟學》和《發(fā)展經濟學》的評價

作者簡介

暫缺《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1. 古典經濟學. 新古典經濟學和新興古典經濟學
1. 1 什么是經濟學
1. 2 經濟學的科學方法
1. 3 古典經濟學
1. 4 新古典經濟學
1. 5 新興古典經濟學
2. 超邊際分析的基本方法
2. 1 什么是超邊際分析
2. 2 如何進行超邊際分析
2. 3 角點均衡及價格負反饋機制
2. 4 全部均衡及其比較靜態(tài)分析
2. 5 非自由市場的超邊際分析
2. 6 超邊際分析對經濟學的影響
3. 李嘉圖模型和赫-俄模型的超邊際分析
3. 1 為什么要對李嘉圖. 赫-俄模型進行超邊際分析
3. 2 有交易費用的李嘉圖模型的超邊際分析
3. 3 內生貿易政策的李嘉圖模型
3. 4 有三個國家的李嘉圖模型的超邊際分析
3. 5 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超邊際分析
4.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
4. 1 重新思考貿易理論
4. 2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故事
4. 3 內生貿易理論與商品種類增加
4. 4 國內貿易如何發(fā)展到國際貿易
4. 5 新興古典與新古典貿易理論的區(qū)別
5. 新興古典企業(yè)理論
5. 1 什么是企業(yè)
5. 2 企業(yè)為什么會出現(xiàn)
5. 3 企業(yè)產權結構的經濟學意義
5. 4 新興古典企業(yè)理論的故事:企業(yè)的出現(xiàn)
5. 5 新興古典企業(yè)理論的故事:誰當老板
5. 6 企業(yè)家剩余權對經濟效率的意義
6. 內生交易費用和分工演進
6. 1 內生交易費用及其對分工的影響
6. 2 道德風險與合約設計對內生交易費用的影響
6. 3 對策論模型中的內生交易費用
6. 4 為什么市場可減少內生交易費用
6. 5 序貫均衡模型中的內生交易費用
7. 新興古典城市化理論
7. 1 為什么會出現(xiàn)城市和城鄉(xiāng)差別
7. 2 為什么集中交易可以改進交易效率
7. 3 決定居住格局與城鄉(xiāng)地價差別的機制
7. 4 最優(yōu)城市結構層次及其形成
7. 5 新興古典同新古典城市化模型的區(qū)別
8. 新興古典工業(yè)化和層級結構理論
8. 1 新機器和新技術如何出現(xiàn)
8. 2 迂回生產鏈條長度如何增加
8. 3 工農業(yè)收入比重變化及轉型期二元結構
8. 4 企業(yè)制度隨著分工發(fā)展而加速復雜化
8. 5 分層組織理論與分工發(fā)展
8. 6 分工的發(fā)展與分層的競爭結構
9. 新興古典產權理論
9. 1 產權經濟學的發(fā)展
9. 2 交易中的不確定性與產權經濟學
9. 3 保險與分工的發(fā)展
9. 4 產權界定效率對交易費用和分工的影響
9. 5 精確界定產權與同行競爭的替代性
9. 6 產權的模糊度與外部效果
9. 7 新興古典產權理論的應用分析
10. 分工的自發(fā)演進和社會組織試驗
10. 1 分工如何隨時間流逝而內生演進
10. 2 人類對組織的知識如何決定分工水平
10. 3 組織信息和分工同時演進的故事
10. 4 自發(fā)的制度改革與有意的制度模仿
10. 5 新興古典組織理論對研究中國經濟的意義
11. 新興古典宏觀經濟學
11. 1 新興古典資本理論
11. 2 新興古典貨幣理論
11. 3 新興古典失業(yè)理論
11. 4 新興古典景氣循環(huán)理論
11. 5 同其他景氣循環(huán)和失業(yè)理論的比較
11. 6 景氣循環(huán)與中國的改革周期
12. 新興古典經濟學的經驗性證據(jù)
12. 1 經濟研究分類及其相互關系
12. 2 新興古典內生增長理論的經驗證據(jù)
12. 3 新興古典產權理論的經驗證據(jù)
12. 4 新興古典企業(yè)理論的經驗證據(jù)
附:匿名審稿人對《經濟學》和《發(fā)展經濟學》的評價
參考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