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著《梁啟超和中國古代學術的終結》不特立論自成一家,而且在寫作結構上有自己的面目。他打通文、史、哲的壁壘,合各學科而冶之。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文史哲不分家的傳統(tǒng)。隨著近代學術的分流,文史哲各樹一幟,文重形象思維,史重考鏡源流,哲重理論沉思,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術語言和著作范式。蔣廣學教授說,他的著述“與其說是闡明某種觀點,不如說是在發(fā)泄某些感情”。讀蔣著使人充分感受到這種學術熱流的蒸騰,就像一團奔突的地火在他胸中燃燒,厚積而薄發(fā),一吐而快意。令人賞心悅目的每章題記,一改通常學術論著內容提要的枯燥格式,而以詩人的激情,散文的筆觸,哲人的理智,譜寫出一段哲理性的華彩樂章,吸引你不能不去閱讀他的正文。如果說,梁任公的著作偏重以史為文,那么蔣著則是以文為形式,以史為載體,而哲思才是其靈魂。梁任公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以“復古為解放”張其軍,正說明那個時代在理論上的貧困。所以,他不得不借用儒家的明心見性說、墨家的非命說、道家的自然說、佛家的業(yè)力輪回說,而推行自己的近代學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