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學社會認識論:人類社會自我認識之謎的哲學探索

社會認識論:人類社會自我認識之謎的哲學探索

社會認識論:人類社會自我認識之謎的哲學探索

定 價:¥29.00

作 者: 歐陽康著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哲學理論創(chuàng)新叢書
標 簽: 社會學

ISBN: 9787222031159 出版時間: 2002-06-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42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社會認識論》立足當代社會實踐,探索社會自我認識之謎,是作者多年來社會認識論研究成果的融會和進一步提升。全書分為“導言”、8章和“結(jié)束語”?!皩а浴绷⒆阌诋敶鐣嵺`和哲學的發(fā)展狀況,指出加強社會認識論研究對于哲學理論的發(fā)展和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1-4章分別從研究了社會認識論的“理論基點”、“學科性質(zhì)”、“研究構(gòu)架”、“方法論原則”,第5章從哲學的角度探討了當代人文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的若干重要問題和基本框架。第6章則以專題的形式梳理了社會認識論的分支研究成果。第7章則提示出社會認識論研究的一些理論難題以便于該課題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在“結(jié)束語”中,作者則簡要地勾畫了社會未來發(fā)展為社會認識論研究所提出的挑戰(zhàn)。社會認識論是隨著社會歷史的急速發(fā)展及與此相伴而生的問題的激化而產(chǎn)生的一門新的哲學分支學科,是認識論研究的一種思路轉(zhuǎn)換和層次深化。同時,它又不僅僅是哲學的一個分支或者認識論在當代的拓展。社會認識論實乃當代哲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向,是哲學回應時代、提升和解答時代性的問題、探索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產(chǎn)物。

作者簡介

  歐陽康,男,1953年6月23日出生,四川省資陽縣人,哲學博士,現(xiàn)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助理,哲學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當過插隊知青、工人、干部、編輯等。1977年考入陜西師范大學政教系, 先后獲學士、碩士學位。1988年1月在中國人民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988年3月起任陜西師范大學政教系副系主任, 中外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等,破格晉升副教授,1992年破格晉升教授,任政教系主任。1993年5月調(diào)武漢大學哲學系任教授、博導, 1995年1月被選為武漢大學校黨委委員,6 月任武漢大學哲學系主任、兼校學位委員會、職務(wù)評審委員會委員等;1996年12月任哲學學院院長;1999年3月起任武漢大學人文科學學院院長, 院黨委副書記、哲學系宗教學系主任,兼校學術(shù)委員會、職務(wù)評審委員會委員,院學位委員會和職務(wù)評審委員會主任等。2000年9月調(diào)華中科技大學工作。兼任國家教育部第一屆全國高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秘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guī)劃哲學學科組成員,國際政治學會技術(shù)與政策分會副會長, 中國人學學會常務(wù)理事, 湖北省哲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湖北省高校教師職務(wù)評審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高校重點優(yōu)勢學科哲學社會科學評審組組長,湖北省高級專家協(xié)會會員,中英澳暑期哲學學院中方委員,日本INFORMATION(《信息》)雜志國際編委等。自覺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著力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發(fā)展。在我國首倡社會認識論并將其建設(shè)為相對獨立的分支學科和研究生培養(yǎng)方向, 在哲學形態(tài)學、哲學研究方法論、實踐的唯物主義、人和人的主體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視野和當代形態(tài)、哲學教育與教學改革等方面發(fā)表過系列獨到見解, 致力于探索一條有個性特色的學術(shù)研究道路。長期從事大學本科和研究生的哲學教學和培養(yǎng), 先后開設(sh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社會認識論、現(xiàn)代社會認識系統(tǒng)、當代哲學前沿問題專題研究等課。1989年以來在國內(nèi)首家招收社會認識論研究方向碩士生, 1994年以來招收社會認識論研究方向博士生。已獨立培養(yǎng)本研究方向碩士8名, 博士7名?,F(xiàn)正指導碩士生3名, 博士生5名。指導的博士論文《社會理解論》1998獲“湖北省首屆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獎”。1988年以來主持完成國家“七五”社科項目“哲學形態(tài)學與哲學觀念的變革” 、國家教委“八五”社科項目“社會認識方法論” 、國家教育部“九五”社科項目 “當代人文社會科學哲學”、國家“九五”社科項目 “當代英美哲學和哲學家”、湖北省“九五”重點項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形態(tài)”、 歐盟-中國高等教育項目“歐洲一體化研究”等;目前主持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基金項目“面向21世紀人類文明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等。重視國際學術(shù)交流。1991年以來獲海內(nèi)外資助先后11次出訪15個國家和地區(qū)參加國際學術(shù)會,從事合作研究和講學。1991年到阿根廷參加第15屆國際政治學大會; 1992年應加拿大政府邀請資助到加拿大從事加拿大多元文化主義研究; 1994年到德國柏林參加第16屆世界政治學大會; 1995.9-1996.9到英國倫敦大學從事博士后訪問研究; 1997年到韓國漢城參加第10屆國際中國哲學會; 1997.11-1998.3到美國華盛頓國際研究交流協(xié)會從事“亞洲人的價值觀”研究; 1998.7月到英國威爾士大學從事歐洲一體化研究; 1998年8月到美國波士頓參加第20屆世界哲學大會; 1999年5月、7月,2000年6月三度赴臺灣從事學術(shù)交流。其間先后在英國、奧地利、美國等地從事英文學術(shù)演講10多次,并被英文雜志采訪報道。獨撰、主編、合著《社會認識論導論》、《哲學研究方法論》、《社會認識方法論》、《歐陽康自選集》、《人文社會科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等學術(shù)著作10余部,在海外發(fā)表英文論文10余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光明日報》等發(fā)表中文論文160余篇,其中《新華文摘》轉(zhuǎn)載15篇,《中國哲學年鑒》、《高校文科學報文摘》、《哲學動態(tài)》、《哲學原理》等轉(zhuǎn)載介紹50余篇,在國內(nèi)外獲獎10多項次。 其中包括: 《社會認識論導論》獲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關(guān)于社會認識論的國際研究報告》(英文) 獲湖北省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義》獲加拿大政府1992年研究與出版獎; 《論人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識》獲全國首屆人生科學優(yōu)秀論文獎;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視野》(2人合著),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shè)“5個1”工程優(yōu)秀論文獎等。1992年起享受100元國務(wù)院特殊津貼;1996年被評為武漢大學“優(yōu)秀教師”, 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7年被評為武漢大學“優(yōu)秀研究生指導教師”;1998年被評為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獲“武漢大學首屆珞珈青年赤子優(yōu)秀獎”,“武漢大學首屆有突出貢獻的教學科研骨干教師二等獎”;1998年被評為湖北省“跨世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999年入選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計劃,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獲“武漢大學萬德萊高層次科研成果獎”,“湖北省首屆優(yōu)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獎”等。

圖書目錄

導言 當代哲學視野中的社會認識論
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在理論與實踐的交匯點上
一 哲學理論發(fā)展的內(nèi)在生長點
二 當代人類實踐的制高點
三 哲學理論與當人實踐的契合點
第二章 學科的界說:人類社會自我認識之謎的哲學探索
一 概念辨析:“社會認識”的多種含義
二 研究對象:個體對社會的對象性認識與社會總體的自我認識
三 學科性質(zhì):反思性、理解性與規(guī)范性的統(tǒng)一
四 學術(shù)定位:在多維的理論視野中
五 研究方法: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
第三章 思路的開啟:社會認識論的研究構(gòu)架
一 國外社會認識論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我們的研究思路與理論構(gòu)架
三 社會認識活動特點的妝步揭示
第四章 科學化的探索:社會認識方法論
一 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方法論透視
二 社會認識科深化的必要性
三 社會認識科學化的可能性
四 社會認識科學化的基本內(nèi)涵
五 科學地認識社會的方法論原則
第五章 元哲學的追問:人文社會科學哲學
一 人文社會科學哲學的學科定位
二 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異同及其統(tǒng)一性
三 當代西方人文社會科學哲學概觀
四 馬克思關(guān)于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思想
五 當代人文社會科學對象性和前提性問題
六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問題
七 后現(xiàn)代主義與當代西方人文社會科學
第六章 專題的探討:社會認識論的分支研究成果
一 社會本體論
二 社會理解論
三 社會理想論
四 社會評價論
五 社會決生論
六 社會認識進化論
七 實踐合理性
八 實踐意志論
九 實踐批判論
第七章 社會認識論研究的理論難題及其初步解答
一 社會認識系統(tǒng)中主體與客體自我涉及,自我相關(guān)
二 社會歷史的可知性與社會認識的真理性
三 社會價值的多元性與社會評價的多義性
四 社會活動的自覺性與社會規(guī)律的客觀性
五 社會空間的隔離性與社會認識的全域性
六 社會時間的流變性與社會認識的歷史性
七 文化體系的中介功能與屏障作用
八 社會規(guī)范的通約與轉(zhuǎn)換問題
九 理性與非理性的內(nèi)在交織
十 認知、評價、審美與功利追求的交錯與沖突
結(jié)束語 面向21世紀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機遇與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