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小說外國小說雨果散文精選

雨果散文精選

雨果散文精選

定 價:¥19.80

作 者: (法)雨果(Victor Hugo)著;鄭克魯譯
出版社: 人民日報出版社
叢編項: 名人名家書系
標 簽: 散文

ISBN: 9787800028908 出版時間: 1997-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 298 字數:  

內容簡介

  維克多·雨果(1802—1885)不僅是世界杰出的詩人、小說家、戲劇家和理論家,而且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光是散文,他就有三百多萬字的作品,包括政論、游記、日記、講演、葬詞、回憶錄、紀念文章、雜文等等,形形色色,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這一本選集雖然篇幅不大,卻可以說囊括了雨果散文的精華,從中足以看出雨果不愧是一代散文巨匠。從內容來看,雨果的散文博大精深,牽涉面極廣。眾所周知,雨果是個不屈不撓的斗士。他和倒行逆施的拿破侖第三是死對頭。1851年拿破侖第三發(fā)動政變后,雨果被迫流亡,他先輾轉到比利時,最后落腳于英吉利海峽的一個小島上,過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在這期間,雨果堅貞不屈,不向拿破侖第三低頭,而且把自已逃亡的經歷和拿破侖第三發(fā)動政變時的所見所聞實錄下來,作為投槍匕首,指向拿破侖第三。諷刺散文集《小拿破侖》就是這樣問世的。從《主子的卑微和局勢的惡劣》、《拿破侖第三肖像》可以看到雨果對這個獨夫民賊真是切齒痛恨,毫不容情地把他同歷史上的暴君相比,把他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拿破侖第三的可恥下場也正好為雨果的論斷作了印證。1870年拿破侖第三在色當戰(zhàn)役中大敗,成了德軍的階下囚,扮演了民族罪人的角色。雨果回顧拿破侖第三的恥辱史,寫下了政論專著《一件罪行的始末》,給拿破侖第三的惡行敗跡算了一筆總帳。作為正義的代言人和受迫害的一方,雨果的譴責是義正詞嚴的,充分表達了他的民主主義思想和愛國主義的高尚情懷。這兩篇散文可以同他的諷刺詩集《懲罰集》對照來讀。雨果的愛國主義在普法戰(zhàn)爭中表現得最為充分。在這期間他所寫的散文,既表達了對友邦德國的深厚感情,同時他也沒有一味沉浸在爭取和平的呼吁中。他清醒地認識到,對付來犯之敵,只有拿起武器,投入戰(zhàn)斗。雨果曾經將朗誦自己的詩集的收入去購買大炮,讓人民保衛(wèi)巴黎,他的行動表現了高昂的愛國精神和戰(zhàn)斗激情。雨果是一個人道主義者,他的作品滲透了人道主義思想,散文也不例外。雨果追求人的自由和尊嚴,向往人類的不斷進步,凡是符合這種思想的都得到他的贊許,凡是與此相抵觸的都受到他的譴責或抨擊。他高度評價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流露了他對民主、自由、博愛的理想的憧憬。他對在拿破侖第三政變中無辜的受害者——一個小男孩的死,表示無比的憤慨。他同情受到沙俄侵略的波蘭人民,給予道義上的最大支持。同時,他對受侮辱與受損害的妓女抱著滿腔同情,對作弄妓女的惡少給予譴責;他曾一再反對死刑,認為死囚也有值得同情之處;他同情上了斷頭臺的路易十六,以憐憫的態(tài)度描寫退位后潛逃的國王路易—菲利普。總之,雨果是受壓迫、受迫害的人民最忠實的朋友,是壓迫者、倒行逆施者不共戴天的仇敵。雨果不單具有高潔的政治情懷、充沛的愛國激情、疾惡如仇的正義感,他還是一個具有親子之愛和熱烈情愛的父親和情人?!段业膬鹤觽儭烦浞直憩F了他對兒子同樣具有一顆慈父之心?!稅矍榻Y合周年紀念冊》紀錄了雨果和朱麗葉的愛情史。雨果愛上朱麗葉并非移情別戀。自從雨果發(fā)現妻子另有私情后,他的精神受到巨大打擊,青梅竹馬的愛情從此泯滅了。他和朱麗葉的相遇使他重新燃起了愛情之火,這火焰一直燃燒了半個世紀之久。他們頻繁地書信往來,凡是雨果所到之處,朱麗葉都緊緊相隨。雨果從他們結合的那一天開始,年年在同一個日子寫下一段文字,以資紀念?!稅矍榻Y合周年紀念冊》不意成為他和朱麗葉的愛情史的忠實紀錄。就像賀年卡一樣,雨果幾乎年年寫下自己的心跡,但他沒有把這些賀年卡寄出去,而是珍藏起來。這本紀念冊就放在他的枕頭底下,伴隨他度過一個個夜晚,年復一年,一頁頁紀錄組成一本珍貴的紀念冊,這是一封封未曾寄出的情書。雨果一生到過許多地方,他對異國山川的感受尤為獨特。早年寫下的《阿爾卑斯山游記》再現了這座歐洲最巍峨的大山的英姿,同時也表現出一個浪漫派作家的豐富想象力?!度R茵河游記》是雨果最重要的游記作品,這部散文集以書信體的形式寫成,共有三十九封信,紀錄了雨果在1838年至1839年在萊茵河地區(qū)的見聞。他在描繪這條歐洲的大河的壯麗景色時,插入了在這個地區(qū)產生的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在雨果看來,萊茵河是一條孕育了歐洲文明的河流,因此,他感到對這條河流特別親切、特別向往。雨果的夾敘夾議表現出他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熟知歐洲的歷史變遷和萊茵河流域的文化發(fā)展。雨果的散文除了高度的思想性以外,還具有豐富的文獻價值。他的散文紀錄了十九世紀一些重大事件的發(fā)生和演變過程。雨果作為一個名作家和政治活動家,居于政治潮流和社會生活的第一線,接觸到政界的重要人物和社會名流,他的所見所聞便具有歷史資料價值。再者,由于雨果與一些名作家如巴爾扎克、夏多布里昂、喬治·桑、大仲馬等人的特殊交往,他對這些作家的生前活動和葬禮的記述,也是彌足珍貴的文獻。雨果對一些重要政治人物,如路易十六的處決和拿破侖靈柩的返回的生動記載,對歷史作了形象的注釋,同樣具有不可多得的文獻價值。在藝術上,雨果的散文有著不少令人矚目的特色,使他成為世界一流的大散文家。首先,雨果的散文形式自由靈活,豐富多變。每篇的敘述方式互不雷同,有的像新聞記者式的平鋪直敘或夾敘夾議,有的采用回憶或倒敘方式,有的以幾個階段的記載組成,有的從幾個不同的側面去寫一個題目,有的以日記體來表現,有的以發(fā)人深省的結語告終,點出全篇要旨。長的可達幾萬字,洋洋灑灑,筆鋒恣肆;短的只有幾百字、百來字,字字珠璣。由此可見雨果寫作的功力。法國散文發(fā)展到十九世紀,已經達到成熟階段。夏多布里昂的抒情散文字句鏗鏘,優(yōu)美華麗,將盧梭開創(chuàng)的描寫大自然的散文推進了一步。雨果緊緊步其后塵,而又有較大的發(fā)展。抒情散文、哲理散文、政論散文、書信體散文、日記體散文、箴言式散文等等,不一而足,集各家之大成,體現出雨果作為浪漫派領袖的風采和氣度,才能和筆力。其次,雨果具有獨特的敘事方式,他常常將細致的觀察與獨到的思考相結合,使他的散文大起大落、細膩綿密而又雄健有力。例如他對蘭斯大教堂建筑的特點描述得纖毫畢現,令人驚嘆其觀察的細致和目光的敏銳。隨后,雨果筆鋒一轉,描寫一個國王塑像的頂冠筑有燕巢,從而發(fā)出深沉的感嘆。這感嘆流露出雨果對世界和生命的熱愛。前面的敘述細致周到,文字嚴密,結尾的描寫則異峰突起,粗獷有力。兩者對比鮮明,發(fā)人深醒??梢钥闯鲇旯挠^察與常人迥異,往往以奇取勝,發(fā)出誘人的光彩,給人以深刻的感受。在描寫人物的短篇散文中,雨果也喜歡運用這種對比手法。譬如,對于塔萊朗這個曾經活躍在法國幾個朝代的政治家,雨果從他的大宅和房子旁邊一條陰溝來襯托,巍峨、富麗、陰森的建筑就像塔萊朗的身體和為人。他死后被人解剖出的大腦讓仆人扔到陰溝里,則象征他可悲的下場以及人們對他的評價。雨果是語言大師。他的語言豐富多彩,色彩斑斕,獨具一格。他是個詩人,能使用精練的語言描繪出富有詩意的場景。他是個小說家和戲劇家,常常在行文中插入生動的對話,寫成一篇篇有聲有色的故事。雨果駕馭語言的能力達到了運用自如、得心應手的地步。豐富性是一方面,獨特性是另一方面。尤其是修辭造句,他愛用并列的動詞去表達見解。法文的動詞特別豐富,時態(tài)表達細膩而多變化。他并列使用動詞,表達的意思便豐富而簡潔,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富有力度。對比的修辭是雨果的語言的另一特色。例如這三個句子:“底部是人民。在人民之上,是教會代表的宗教。在宗教旁邊,是司法代表的正義?!边@三個句子分成三行,對照的思維方式十分醒目。雨果往往通過這樣令人意想不到的對比詞句,引起讀者的注意,收到強烈的效果。毫無疑問,雨果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散發(fā)出獨特的光彩。他側身于世界散文大師之列而毫無愧色。這部散文選集就是一個有力的明證。

作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1802—1885)不僅是世界杰出的詩人、小說家、戲劇家和理論家,而且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光是散文,他就有三百多萬字的作品,包括政論、游記、日記、講演、葬詞、回憶錄、紀念文章、雜文等等,形形色色,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這一本選集雖然篇幅不大,卻可以說囊括了雨果散文的精華,從中足以看出雨果不愧是一代散文巨匠。

圖書目錄

     目 錄
   序
   隨 感 篇
    阿爾卑斯山游記
    萊茵河
    萊茵河的瀑布
    離開比利時
    《諾曼底號》的沉沒
    塔萊朗
    拿破侖的葬禮
    芳汀的由來
    路易—菲利普的潛逃
    在蘭斯
    目擊者的敘述
    路易十六的處決
    拿破侖回到巴黎
    關于《歐那尼》的信
   回 憶 篇
    巴爾扎克之死
    巴爾扎克葬詞
    夏多布里昂
    德·夏多布里昂先生之死
    德·夏多布里昂先生的葬禮
    德·卡斯泰拉納夫人
    雷卡米埃夫人
    暮年
    德·夏多布里昂夫人
    吊唁大仲馬
    喬治。桑葬詞
    伏爾泰百年忌辰講話
    但丁誕生600周年紀念
    我的兒子們
    愛情結合周年紀念冊
   序 言 篇
    《克倫威爾》序言(選)
    戒嚴將會解除
    創(chuàng)造和復活人
    詩歌就是一切事物的內在成分
    漫長而艱苦的攀登
    整個大陸向東方傾斜
    詩歌面向的是人
    古怪的晨夕狀態(tài)
    詩歌的三重語言
    觀察與想象
    什么都不能制服人的良心
    一個心靈的回憶
    在傳說門口聽到的歷史
    人心是張紙
   演 講 篇
    夜里發(fā)生的事:蒂克托納路
    垮臺
    拿破侖第三肖像
    主子的卑微和局勢的惡劣
    巴黎.一八七0年
    返回巴黎
    致德國人
    致法國人
    致巴黎人民
    紀念波蘭革命二十三周年講話
    國際文學代表大會開幕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