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文學評論與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

定 價:¥42.00

作 者: 張伯偉著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研究

ISBN: 9787101029352 出版時間: 2002-05-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63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乃作者10余年潛心研究之成果。全書分內(nèi)、外兩篇。內(nèi)篇探討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的內(nèi)在精神,歸納為3種最能體現(xiàn)的傳統(tǒng)文學批評方法精神的方法,即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以意逆志”法,受學術(shù)傳統(tǒng)影響的“推源溯流”法,受莊禪思想影響的“意象批評”法,并以此為支柱,構(gòu)成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的獨特結(jié)構(gòu)。外篇探討古代文學批評的外在形式,選擇了6種最具民族特色的批評形式加以探討。總之,《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的基本目的,就是通過對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的整體把握與研究,一方面將其隱而未彰的體系重顯出來,另一方面也將這一體系不斷完善、豐富的歷史呈現(xiàn)出來,并在重顯與呈現(xiàn)的過程中,揭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民族特色和現(xiàn)代意義。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言
內(nèi)篇
 第一章 以意逆志論
  第一節(jié) 從儒家人性倫看孟子“以意逆志”的提出
  第二節(jié) 漢儒以美刺說詩的新檢討
  第三節(jié) 得意忘言與義疏之學——魏晉至唐代的古典解釋
  第四節(jié) 宋代的儒學復興與“以意逆志”法的發(fā)展
  第五節(jié) 集成期的清代
  第六節(jié) “以意逆志”法的現(xiàn)代意義
 第二章 推源溯流論
  第一節(jié) “推源溯流”法釋名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學術(shù)傳統(tǒng)的形成——論“推源溯流”法的思想基礎(chǔ)
  第三節(jié) 古代文學史上的摹擬之風——論“推源溯流”法的文學背景
  第四節(jié) “推源溯流”法的成立 
  第五節(jié) “推源溯流”法的類型
  第六節(jié) “推源溯流”法的類型
  第七節(jié) “推源溯流”法的評價
 第三章 意象批評論
  第一節(jié) “意象批評”法釋名
  第二節(jié) “意象批評”法的思想基礎(chǔ)
  第三節(jié) “意象批評”法的發(fā)展及其特征
  第四節(jié) “意象批評”法的評價
外篇
 第一章 選本論
  第一節(jié) 選本的形成 
  第二節(jié) 選本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選本的影響
 第二章 摘句論
  第一節(jié) 摘句的淵源
  第二節(jié) “摘句褒貶”的形成
  第三節(jié) 元兢《古今詩人秀句序》的分析
  第四節(jié) 摘句的獨立與滲透
  第五節(jié) 摘句的評價
 第三章 詩格論
  第一節(jié) “詩格”一詞的范圍、涵義及緣起
  第二節(jié) 從《文鏡秘府論》看初、盛唐的詩格
  第四節(jié) 晚唐至宋初的詩格及其特色
  第五節(jié) 宋代以后的詩格概觀
 第四章 論詩詩論
 第五章 詩話論
 第六章 評點論
 后記
 文獻索引
 人名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