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論
1.1 現代產品設計與CAD技術
1.1.1 現代產品設計概述
1.1.2 CAD技術與現代產品設計
1.2 CAD技術的發(fā)展歷程及發(fā)展趨勢
1.2.1 CAD技術的發(fā)展歷程
1.2.2 CAD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1.3 CAD技術的特點與應用
1.3.1 CAD技術的特點
1.3.2 CAD技術的應用
1.3.3. 采用CAD技術的優(yōu)點和風險
1.4 習題
第2章 CAD系統(tǒng)的組成
2.1 CAD系統(tǒng)的類型
2.2 CAD系統(tǒng)的硬件組成
2.2.1 工作站和微機系統(tǒng)硬件
2.2.2 CAD局域網絡系統(tǒng)的規(guī)劃與設計
2.3 CAD系統(tǒng)的軟件組成
2.3.1 系統(tǒng)軟件
2.3.2 CAD支撐軟件
2.3.3 CAD應用軟件
2.3.4 商品化CAD支撐軟件介紹
2.4 CAD系統(tǒng)的選型原則
2.4.1 CAD系統(tǒng)選型工作的重要意義
2.4.2 CAD系統(tǒng)選型的基本要素
2.4.3 選擇CAD系統(tǒng)的原則
2.5 習題
第3章 CAD接口技術及圖形標準
3.1 CAD接口技術
3.1.1 人機接口
3.1.2 圖形接口文件
3.1.3 CAD系統(tǒng)間的接口
3.1.4 計算機圖形接口
3.2 計算機圖形軟件標準
3.2.1 圖形核心系統(tǒng)GKS和GKS-3D
3.2.2 交互圖形系統(tǒng)PHIGS
3.3 OpenGL簡介
3.4 習題
第4章 CAD軟件工程技術
4.1 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4.1.1 軟件與軟件工程
4.1.2 軟件工程過程模型
4.1.3 CAD軟件工程的特點
4.2 軟件開發(fā)流程
4.3 CAD軟件的文檔編制規(guī)范
4.3.1 可行性研究報告
4.3.2 項目開發(fā)計劃
4.3.3 軟件需求說明書
4.3.4 數據要求說明書
4.3.5 概要設計說明書
4.3.6 詳細設計說明書
4.3.7 測試計劃
4.3.8 測試分析報告
4.3.9 項目開發(fā)總結報告
4.4 習題
第5章 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基礎
5.1 圖形程序庫
5.1.1 設備驅動程序
5.1.2 圖形程序庫
5.2 坐標系
5.2.1 設備坐標系
5.2.2 虛擬設備坐標系和規(guī)格化的設備坐標系
5.2.3 世界坐標系造型坐標系和觀察坐標系
5.2.4 坐標變換
5.3 窗口與視區(qū)
5.3.1 窗口
5.3.2 視區(qū)
5.3.3 窗口-視區(qū)變換
5.4 圖形的裁剪與消隱
5.4.1 圖形的裁剪
5.4.2 圖形的消隱
5.5 二維圖形幾何變換
5.5.1 二維圖形幾何變換的一般表示
5.5.2 平移變換與點的齊次坐標表示
5.5.3 二維組合變換
5.6 三維圖形幾何變換
5.6.1 三維基本變換
5.6.2 三維組合變換與投影變換
5.7 X窗口系統(tǒng)
5.8 習題
第6章 幾何造型系統(tǒng)
6.1 空間幾何元素的定義
6.2 線框造型系統(tǒng)
6.3 曲面造型系統(tǒng)
6.4 實體造型系統(tǒng)
6.4.1 造型功能
6.4.2 數據結構
6.5 非流形形體造型系統(tǒng)
6.6 裝配造型
6.6.1 裝配造型的功能
6.6.2 裝配瀏覽
6.6.3 并行設計功能
6.6.4 裝配模型的使用
6.6.5 裝配簡化
6.7 習題
第7章 自由曲線和自由曲面
7.1 基本概念
7.1.1 曲線和曲面的數學表示
7.1.2 基本術語
7.2 自由曲線
7.2 Hermite曲線
7.2.2 Bezier曲線
7.2.3 B樣條曲線
7.3 自由曲面
7.3.1 雙線性參數曲面
7.3.2 Coons曲面片與雙三次參數曲面片
7.3.3 Bezier曲面
7.3.4 B樣條曲面
7.3.5 曲面片的連續(xù)
7.4 習題
第8章 AutoCAD繪圖軟件包
8.1 概述
8.1.1 AutoCAD發(fā)展歷史
8.1.2 AutoCAD 2002的主要功能
8.1.3 “今日”窗口
8.1.4 AutOCAD 2002工作界面
8.2 繪圖設置及繪圖實用工具
8.2.1 圖層. 線型. 線寬及顏色
8.2.2 樣板文件
8.2.3 繪圖實用工具
8.2.4 配置AutoCAD 2002繪圖環(huán)境
8.3 二維繪圖與編輯
8.3.1 二維繪圖
8.3.2 二維編輯
8.3.3 填充圖案
8.3.4 標注文字
8.3.5 標注尺寸
8.3.6 圖形顯示控制
8.4 三維造型
8.4.1 基本概念. 基本操作
8.4.2 曲面造型
8.4.3 實體造型
8.4.4 查詢實體屬性
8.5 三維編輯
8.5.1 三維旋轉
8.5.2 三維鏡像
8.5.3 三維陣列
8.5.4 對齊
8.5.5 布爾操作
8.5.6 其他編輯操作
8.6 渲染
8.7 AutoCAD的Internet功能
8.8 習題
第9章 二次開發(fā)技術
9.1 LISP. AutoLISP及Visual LISP
9.2 Visual LISP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
9.2.1 菜單欄. 工具欄和狀態(tài)欄
9.2.2 文本編輯器
9.2.3 控制臺窗口和跟蹤窗口
9.3 加載. 運行AutoLISP程序
9.3.1 在Visual LISP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中加載運行AutoLISP程序
9.3.2 在AutoCAD環(huán)境中加載運行AutoLISP程序
9.4 AutoLISP編程
9.4.1 AutoLISP程序文件及其結構
9.4.2 AutoLISP數據類型
9.5 AutoLISP函數
9.6 在Visual LISP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中調試程序
9.7 應用舉例
9.8 習題
第10章 工程數據的計算機處理
10.1 概述
10.2 數表的計算機處理
10.2.1 數表程序化
10.2.2 函數插值
10.3 線圖的程序化
10.3.1 建立擬合公式的方法
10.3.2 最小二乘法擬會的基本思想
10.3.3 最小二乘法多項式擬合
10.3.4 最小二乘法其他函數擬合
10.4 通用數據處理軟件介紹
10.5 工程數據文件處理
10.6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在CAD中的應用
10.6.1 數據庫系統(tǒng)概述
10.6.2 數據庫在CAD中的應用
10.7 工程數據庫系統(tǒng)簡介
10.7.1 工程數據庫系統(tǒng)的概念
10.7.2 工程數據庫系統(tǒng)的特點
10.7.3 工程數據庫系統(tǒng)的構成方法
10.8 產品數據管理技術及其發(fā)展
10.8.1 PDM的產生
10.8.2 PDM基本概念
10.8.3 PDM的發(fā)展
10.8.4 PDM的功能分析
10.8.5 PDM技術分析
10.9 習題
第11章 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
11.1 計算機輔助制造
11.1.1 概述
11.1.2 CAM系統(tǒng)的典型體系結構
11.1.3 數控編程
11.2 計算機輔助工藝規(guī)程設計
11.2.1 CAPP概述
11.2.2 CAPP的系統(tǒng)原理和系統(tǒng)結構
11.2.3 派生式CAPP系統(tǒng)
11.2.4 創(chuàng)成式CAPP系統(tǒng)
11.3 CAD/CAM系統(tǒng)集成
11.3.1 系統(tǒng)集成的必要性
11.3.2 CAD/CAM系統(tǒng)集成的程度
11.3.3 CAD/CAM系統(tǒng)集成的關鍵技術
11.4 先進制造技術概述
11.4.1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
11.4.2 并行工程
11.4.3 虛擬制造技術
11.5 習題
第12章 平面連桿機構CAD
12.1 矢量三角形法運動分析的數學模型
12.1.1 四桿機構的位置分析
12.1.2 簡單平面連桿機構的運動分析
12.1.3 復雜平面連桿機構運動分析
12.2 桿組法運動分析的數學模型
12.2.1 基本桿組的劃分方法
12.2.2 同一構件上點的運動分析
12.2.3 RRR桿組的運動分析
12.2.4 RRP桿組的運動分析
12.2.5 RPR桿組的運動分析
12.3 桿機構運動分析與模擬
12.4 平面連桿機構設計的類型
12.5 連桿機構的綜合
12.5.1 連桿機構的綜合方法
12.5.2 剛體導引機構設計
12.5.3 函數變換機構的設計
12.5.4 軌跡發(fā)生機構設計
12.6 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