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仲則的詩歌,在風雨飄搖的舊時代,擁有為數眾多的讀者。瞿秋白早年在敘述家庭的窮困生活時會說:“想起我與父親的遠別,重逢時節(jié)也不知在何年何月,家道又如此,真正叫人想起我們常州詩人黃仲則的那句來:《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餓鄉(xiāng)紀程》)當他走上革命道路后,在贈送給友人的一首詩中,再次提到黃仲則:“詞人作不得,身世重悲酸。吾鄉(xiāng)黃仲則,風雪一家寒。”(羊牧之《我所知道的瞿秋白》)對黃仲則的深切同情,溢于言表。郭沫若說過,郁達夫不僅很喜歡黃仲則的詩,而且同情他的生活,似乎有意在學他,“他的短篇小說《朵石磯》便是以黃仲則為主人公的,而其實是在《夫子自道》”。(《郁達夫詩詞鈔序》)在解放前的三十年間,有關黃仲則的年譜,評傅、各種選本,陸續(xù)出版,數量之多,超過清代其它詩人。解放以后,流行的中國文學史著作,雖對他有所介紹,但他的詩集卻沒有刊印過,致使青年讀者對他的作品了解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