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一般工業(yè)技術系統(tǒng)可靠性與維修性的分析與設計

系統(tǒng)可靠性與維修性的分析與設計

系統(tǒng)可靠性與維修性的分析與設計

定 價:¥10.00

作 者: 章國棟等編著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系統(tǒng)可靠性 維修性

ISBN: 9787810121811 出版時間: 1990-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9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主要圍繞產(chǎn)品或系統(tǒng)的可靠性與維修性設計工作,就工程實用的角度和可靠性與維修性基礎理論、相關指標的規(guī)定、有關的工程分析和設計方法等內(nèi)容作了闡述。

作者簡介

暫缺《系統(tǒng)可靠性與維修性的分析與設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引 論
    1.1概述
    1.2系統(tǒng)和系統(tǒng)的發(fā)展過程
    1.2.1系統(tǒng)
    1.2.2系統(tǒng)的壽命周期
    1.3系統(tǒng)的效能與壽命周期費用
    1.3.1系統(tǒng)的效能
    1.3.2系統(tǒng)的壽命周期費用
    1.3.3系統(tǒng)效能的權衡分析與優(yōu)化
    1.4系統(tǒng)壽命周期內(nèi)的可靠性與維修性工作
    1.5可靠性與維修性的工程實踐與管理
    1.5.1可靠性和維修性與系統(tǒng)工程過程
    1.5.2可靠性與維修性專業(yè)職能的組織與管理
    習題
   第二章 可靠性與可靠性工程
    2.1概述
    2.1.1質(zhì)量與可靠性
    2.1.2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2.1.3故障的基本概念
    2.2可靠性工程和可靠性設計
    2.3可靠性的定量和定性要求
    2.3.1可靠性的定量要求
    2.3.2可靠性的定性要求
    2.4可靠性的主要度量指標
    2.4.1可靠性量化的必要性及特點
    2.4.2可靠度和累積故障分布函數(shù)
    2.4.3故障率函數(shù)
    2.4.4可靠性的壽命特征
    2.4.5軍、民用飛機整機常用的可靠性指標
    習題
   第三章 系統(tǒng)可靠性模型的建立與分析
    3.1概述
    3.2典型的系統(tǒng)可靠性模型
    3.2.1串聯(lián)模型
    3.2.2并聯(lián)模型
    3.2.3n中取r(r/n)模型
    3.2.4混合式貯備模型
    3.2.5多數(shù)表決貯備模型
    3.2.6混聯(lián)模型
    3.2.7非工作貯備模型
    3.3基本可靠性模型與任務可靠性模型
    3.3.1建立基本可靠性模型與任務可靠性模型的目的
    3.3.2任務可靠性模型的建立
    3.3.3建立任務可靠性框圖的實例
    3.3.4建立任務可靠性模型需要考慮的幾個特殊問題
    3.4選擇可靠性模型的原則
    3.5設計實例
    3.6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
    3.7計算網(wǎng)絡系統(tǒng)可靠度的方法
    3.7.1布爾真值表法
    3.7.2部件狀態(tài)圖示法(概率圖法)
    3.7.3最小路集和最小割集法
    3.7.4用全概率分解法計算網(wǎng)絡系統(tǒng)可靠度
    3.7.5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直接不交化算法(不交型算法(1))
    3.7.6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不交最小路集算法(不交型算法(Ⅱ))
    3.8設計時提高網(wǎng)絡系統(tǒng)可靠度的方法
    習題
   第四章 故障模式影響及致命性分析方法和故障樹分析法
    4.1故障模式影響分析和故障模式影響及致命性分析
    4.1.1概述
    4.1.2故障模式
    4.1.3FMEA和FMECA實施步驟
    4.1.4致命性分析
    4.1.5FMEA和FMECA表格及實例
    4.2故障樹分析
    4.2.1概述
    4.2.2故障樹的建造
    4.2.3故障樹的數(shù)學描述
    4.2.4故障樹的定性分析
    4.2.5故障樹定量化計算
    4.2.6故障樹的簡化
    4.2.7重要度及其在設計時的應用
    4.2.8FTA法的評價
    4.2.9FTA法的應用實例
    習題
   第五章 系統(tǒng)可靠性的預計和分配
    5.1概述
    5.2系統(tǒng)可靠性預計
    5.2.1概述
    5.2.2系統(tǒng)可靠性預計方法
    5.2.3保證可靠性預計精度的方法
    5.3系統(tǒng)可靠性分配
    5.3.1概述
    5.3.2無約束條件的系統(tǒng)可靠性分配方法
    5.3.3有約束條件的系統(tǒng)可靠性分配方法
    習題
   第六章 可靠性設計和分析技術的擴展
    6.1概述
    6.2電子元器件和電路的容差分析
    6.3電磁兼容設計
    6.3.1概述
    6.3.2電磁兼容性定義
    6.3.3電磁干擾對系統(tǒng)造成的危害
    6.3.4電磁干擾傳播的途徑
    6.3.5 控制電磁干擾的主要措施
    6.4潛在電路分析
    6.4.1概述
    6.4.2潛在電路的特點及其產(chǎn)生原因
    6.4.3潛在電路的表現(xiàn)形式
    6.4.4潛在電路的分析方法
    6.4.5潛在電路分析的一些特點
    6.5熱設計
    6.5.1概述
    6.5.2散熱的基本設計措施
    6.5.3最常用的幾種冷卻方法
    6.5.4熱設計方法
    6.6軟件可靠性
    6.6.1概述
    6.6.2軟件的壽命周期
    6.6.3軟件的故障及可靠性
    6.6.4提高軟件可靠性的途徑
    6.7機械類產(chǎn)品可靠性設計與分析
    6.7.1概率設計方法
    6.7.2耗損型故障模型分析法
    6.8系統(tǒng)可靠性綜合方法
    6.8.1概述
    6.8.2系統(tǒng)可靠性綜合的經(jīng)典法簡介
    習題
   第七章 可靠性設計評審和驗證
    7.1概述
    7.1.1可靠性設計評審的概念
    7.1.2可靠性設計評審的目的和作用
    7.1.3可靠性設計評審的性質(zhì)和特點
    7.1.4可靠性設計評審分類
    7.2可靠性設計評審點的設置及主要設計評審點評審內(nèi)容
    7.2.1可靠性設計評審點的設置
    7.2.2主要評審點評審內(nèi)容
    7.3可靠性設計評審程序
    7.4可靠性設計評審的組織機構(gòu)
    7.5可靠性設計評審實例
    7.6可靠性驗證
    7.6.1可靠性驗證試驗的目的
    7.6.2可靠性驗證試驗的分類
    7.6.3驗證試驗大綱和計劃
    習題
   第八章 系統(tǒng)可靠性設計的案例——教練機研制階段的可靠性設計
    8.1概述
    8.2方案論證及初步設計階段主要的可靠性設計工作
    8.2.1整機可靠性、維修性指標的確定
    8.2.2可靠性、維修性專用技術文件的制訂和貫徹
    8.2.3FMEA的實施
    8.2.4可靠性建模、預計及分配
    8.2.5成品可靠性指標的選定和取值
    8.2.6設計評審
    8.2.7重視環(huán)境因素對可靠性的影響及采取的環(huán)境控制措施
    8.3詳細設計階段主要的可靠性設計工作
    8.3.1預計完成任務成功概率(MCSP)的步驟
    8.3.2對關鍵系統(tǒng)進行安全性評定
    8.3.3設計評審
    習題
   第九章 維修性與維修性工程
    9.1概述
    9.2維修性的基本概念及其量化指標
    9.2.1維修性的基本概念和定義
    9.2.2維修度M(t)
    9.2.3維修性的主要度量指標
    9.3可用性與可用度
    9.3.1基本概念
    9.3.2固有可用度Ai
    9.3.3使用可用度Ao
    9.3.4達到的可用度Aa
    9.4維修性工程
    9.5維修性要求的確定
    9.6維修性大綱與維修性大綱工作項目
    9.6.1制訂維修性大綱計劃
    9.6.2進行維修性分析
    9.6.3為確定維修概念和制定維修計劃提供信息
    9.6.4建立維修性設計準則
    9.6.5進行設計權衡
    9.6.6預計維修性參數(shù)值
    9.6.7對分承制方實施監(jiān)控
    9.6.8參加設計評審
    9.6.9建立數(shù)據(jù)收集、分析和糾正措施系統(tǒng)
    9.6.10驗證達到的維修性要求
    9.6.11編寫維修性狀態(tài)報告
    習題
   第十章 系統(tǒng)維修性模型的建立與分析
    10.1概述
    10.2維修性函數(shù)
    10.2.1維修度函數(shù)
    10.2.2維修概率密度函數(shù)
    10.2.3維修率函數(shù)
    10.3維修性模型中常用的統(tǒng)計分布
    10.3.1正態(tài)分布
    10.3.2指數(shù)分布
    10.3.3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
    10.4可用度函數(shù)
    10.4.1概述
    10.4.2可用度的馬爾可夫過程模型
    10.4.3不用時間定義的可用度模型
    10.4.4戰(zhàn)備完好率概率模型
    習題
   第十一章 系統(tǒng)維修性的分配和預計
    11.1系統(tǒng)維修性分配
    11.1.1分配因素
    11.1.2維修性分配的主要步驟
    11.1.3維修性分配方法
    11.2系統(tǒng)維修性預計
    11.2.1概述
    11.2.2推斷法
    11.2.3時間累加法
    11.2.4隨機抽樣法
    11.2.5加權因子預計法
    11.2.6線性回歸預計法
    習題
   第十二章 系統(tǒng)維修性設計
    12.1維修性設計與系統(tǒng)設計
    12.1.1維修性設計與系統(tǒng)設計之間的關系
    12.1.2系統(tǒng)設計中的維修性工作
    12.2維修性設計準則
    12.2.1概述
    12.2.2擬訂維修性設計準則的基本原則
    12.2.3維修性設計準則的主要內(nèi)容
    12.2.4維修性設計準則實例
    12.3維修性設計評審
    12.3.1概述
    12.3.2設計評審的基本類型
    12.3.3維修性設計評審的主要內(nèi)容
    12.4機內(nèi)自測試技術
    12.4.1概述
    12.4.2BIT的工作類型
    12.4.3BIT的主要性能指標
    12.4.4BIT的設計考慮
    習題
   第十三章 系統(tǒng)維修性驗證和評估
    13.1維修性驗證試驗的主要類型
    13.2維修性驗證的程序和方法
    13.2.1維修性驗證計劃
    13.2.2初步驗證階段
    13.2.3正式驗證階段
    13.3驗證試驗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評估
    13.3.1計算Mct、Mmaxct和σ
    13.3.2修復時間的頻率分布
    13.3.3評估判據(jù)
    習題
   第十四章 維修與維修工程
    14.1概述
    14.2維修工程分析與維修概念
    14.2.1維修工程分析
    14.2.2維修概念
    14.2.3維修級別
    14.2.4維修要求和維修工作
    14.3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邏輯決斷
    14.3.1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CM)
    14.3.2初始RCM大綱的擬訂
    14.3.3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決斷圖
    14.3.4三種維修方式
    14.4后勤保障分析
    14.4.1綜合后勤保障與后勤保障分析
    14.4.2后勤保障分析工作要點
    14.5維修計劃
    14.5.1維修計劃
    14.5.2詳細維修計劃的制訂
    14.6區(qū)域性檢查
    習題
   第十五章 可靠性與維修性的權衡
    15.1概述
    15.2可靠性與費用的權衡
    15.2.1權衡問題
    15.2.2權衡分析方法
    15.3可靠性、維修性與可用性的權衡
    15.3.1權衡問題
    15.3.2權衡分析方法
    15.4預防性維修與修復性維修的權衡
    15.4.1權衡問題
    15.4.2權衡分析方法
    15.5復雜系統(tǒng)的可靠性與維修性權衡
    15.5.1權衡問題
    15.5.2權衡分析方法
    習題
   附錄1 在50%、75%、90%、95%和99%置信度下由試驗數(shù)和故障數(shù)確定的可靠度
   附錄2 設計檢驗表和記分標準
   附錄3 與可靠性和維修性工作有關的主要國家標準和國家軍用標準
   附錄4 美國國防部已頒布的主要可靠性與維修性文件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