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基督教當代西方新教神學

當代西方新教神學

當代西方新教神學

定 價:¥21.30

作 者: 卓新平著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上海分店
叢編項: 當代基督宗教研究叢書
標 簽: 新教

ISBN: 9787542611147 出版時間: 1998-05-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shù): 43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為“當代基督宗教研究”叢書之一,為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當代基督教思潮”最終成果和國家社會科學研究“九五”規(guī)劃重大項目及中國社會科學重點研究課題“當代基督教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的子課題之一。全書分為四章,共十六節(jié);第一章為“世紀初的巨變”,論及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新教神學發(fā)展上的巨變,如自由主義神學思潮的崩潰與嬗變,歐陸神學危機意識的誕生,辯證神學的發(fā)展等;第二章為”戰(zhàn)火中的催化”,論及兩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西方新教神學的發(fā)展演變,如基督教的“非宗教性解釋”,“上帝之死”神學的出現(xiàn),新正統(tǒng)思潮的崛起,存在主義神學的發(fā)展等;第三章為“解構(gòu)后的重建”,論及當代新教重建其神學體系的種種努力,如對歷史意義的新探,對西方文化史的反思,對啟示與歷史之關系的重新解釋,過程神學的創(chuàng)立,北歐新教神學的發(fā)展,以及“普世”和“對話”神學的涌現(xiàn)等;第四章為“時代末的沉思”,論及當代新教神學對其思想發(fā)展的反思、梳理及展望,對人格主義神學、神學人類學、希望神學、革命神學、黑人神學、女權(quán)神學、神學解釋學、敘述神學、新福音派神學和后現(xiàn)代神學等都有獨到論述。此書為國內(nèi)迄今這一領域最為系統(tǒng)和詳盡的探究。[前言]基督宗教的思想理論發(fā)展在20世紀進入了思潮風涌、觀念多變的時代,呈現(xiàn)出百家爭鳴、百舸爭流的復雜局面。這種多元性和多變性在當代西方新教神學的歷程中得到了典型體現(xiàn)。因此,對20世紀以來西方新教神學思潮加以梳理和研究,我們可以感觸到其時代脈搏的跳動。其探究對于弄清當代基督宗教的思想全貌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這里呈獻給讀者的《當代西方新教神學》一書,是筆者承擔的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當代基督教思潮”。全書分為四個方面:其一題為“世紀初的巨變”,論及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新教神學發(fā)展上的巨變,如自由主義神學思潮的崩潰與嬗變,歐陸神學中危機意識的誕生,辯證神學的發(fā)展等;其二題為“戰(zhàn)火中的催化”,論及兩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西方新教神學的發(fā)展演變,如對基督宗教的“非宗教性解釋”,“上帝之死”神學的出現(xiàn),新正統(tǒng)思潮的崛起,存在主義神學的發(fā)展等;其三題為“解構(gòu)后的重建”,論及在傳統(tǒng)神學受到挑戰(zhàn)或部分解體后當代新教重建其神學體系的種種努力,如對歷史意義的新探討,對西方文化史的反思,對啟示與歷史之關系的重新解釋,過程神學的創(chuàng)立,北歐新教神學的發(fā)展,以及“普世”和“對話”神學的涌現(xiàn)等;其四題為“時代末的沉思”,論及當代新教神學對其思想發(fā)展的反思、梳理和展望,如對人格主義神學、神學人類學、希望神學、革命神學、黑人神學、女權(quán)神學、生態(tài)神學、神學解釋學、敘述神學、新福音派神學、以及新教神學對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的回應等都有具體分析和論說。書中論及數(shù)百名西方新教神學家和思想家,其中有些思想流派或人物在國內(nèi)乃首次探討。此外,全書還加強了對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新教思潮的研究。當然,當代西方新教神學流派眾多,理論著作浩如煙海,以一個人的精力和短暫時間很難窮盡。因此,這部篇幅有限的著作對之掛一漏萬亦在所難免,尚待今后補充、完善。研究當代西方基督宗教思潮是筆者十多年來的夙愿。為此,筆者曾留心觀察其發(fā)展動向,注意搜集有關資料,并在80年代后期有過初步探討。誠然,西方神學著述卷帙浩繁,其學者研究亦卓有成就,對這一領域故有畢個人一生皓首窮經(jīng)亦不得而返之慮;但作為一名中國學者,對之展開既入乎其內(nèi)、又超乎其外的分折、研究,以中國人的眼光加以保持一段距離式的觀察、審視,則能夠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得到與歐美學者之信仰投入式研究迥然不同的收獲。所以,筆者的觀察研究更注重西方神學思潮更廣遠、更深入的社會、文化和歷史發(fā)展意義,強調(diào)從當代世界之社會大氛圍及其歷史文化積淀中來剖析、解讀其神學思想,弄清其底蘊及存在價值,并以這種研究來揭示其對當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潛在影響,及其啟迪或借鑒作用。本書研究工作得到海內(nèi)外眾多學術機構(gòu)和學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在筆者80年代留學德國、負笈從師期間,曾聽過慕尼黑大學潘內(nèi)伯格教授(Prof.W.Pannenberg)的系統(tǒng)神學課程,曾在杜賓根大學莫爾特曼教授(Prof.J.Moltmann)家中東方書房內(nèi)與之促膝長談,亦曾在法蘭克福向女神學家瑟勒教授(Prof.D.Sol1le)提問請教。學成歸國后,加拿大維真學院許志偉博士曾邀請筆者短期赴加研究講學,為筆者了解新福音派神學發(fā)展提供了機會;德國沃爾芬比特爾奧古斯特公爵圖書館館長施密特-格林策爾教授(Prof.H.Schmidt—Glintzer)亦為此項研究邀請筆者短期赴德,以利用其圖書館的豐富藏書。莫爾特曼教授,英國牛津大學麥奎利教授(Prof.J.Macquarrie),加拿大維真學院許志偉博士、帕克教授(Prof.J.I.Packer)、格倫茨教授(Prof.S.J.Grenz),以及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劉小楓博士和楊熙楠先生曾向筆者惠贈與本研究相關的學術著作。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將本課題選為1990年青年基金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基金和德國羅滕堡區(qū)彌爾巴赫先生(PralatE.Muhlbacher)為本書出版提供了資助。此外,上海三聯(lián)書店大力支持本書的出版和發(fā)行,倪為國先生還為本書的構(gòu)架及內(nèi)容提出了寶貴建議。以上這一切支持和幫助,筆者深為感動,特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作者簡介

暫缺《當代西方新教神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引論
   第一章 世紀初的巨變
    第一節(jié) 自由主義思潮的崩潰與嬗變
    一、圣經(jīng)研究中的自由思潮
    二、里奇耳的自由主義神學
    三、哈納克和自由派神學的衰落
    四、美國自由派神學的嬗變
    1現(xiàn)代派自由神學
    2福音派自由神學
    第二節(jié) 危機意識的誕生與發(fā)展
    一、歐洲危機意識的形成
    二、巴特與危機神學
    第三節(jié) 辯證神學的組成與解體
    一、巴特辯證神學的“否定”基調(diào)
    二、哥加爾滕在“時代之間”的決斷
    三、 布龍納對“自然與恩典”的理解
   第二章 戰(zhàn)火中的催化
    第一節(jié) 對“上帝與世界”的新見解
    一、朋諤斐爾的“非宗教性解釋”
    二、“上帝之死”派神學的興衰變遷
    第二節(jié) 新正統(tǒng)思潮的現(xiàn)實態(tài)度
    一、湯樸與英國新正統(tǒng)神學
    二、尼布爾兄弟與美國新正統(tǒng)神學
    1萊因霍爾德·尼布爾
    2理查德·尼布爾
    第三節(jié) 生存體驗中的終極關切
    一、布爾特曼的“非神話化”解釋與生存神學
    二、蒂利希論人的生存處境和終極關切
    三、麥奎利論存在主義與基督教
   第三章 解構(gòu)后的重建
    第一節(jié) 歷史意義的新探討
    一、《圣經(jīng)》及其歷史意義問題
    1卡爾·霍爾
    2施韋澤
    3多德
    二、特勒爾奇對西方文化史的反思
    三、潘內(nèi)伯格論啟示與歷史
    第二節(jié) 過程神學的創(chuàng)立
    一、懷特海的過程神學
    二、哈特肖恩的超泛神論
    三、科布的過程神學
    第三節(jié) 北歐新教神學的崛起
    一、索德布魯姆
    二、奧倫
    三、尼格倫
    第四節(jié)“普世”運動與“對話”需求
    第五節(jié) 重建神學體系的其他嘗試
    一、海姆對信仰與思想的神學反思
    二、庫爾曼基于《新約》的神學重建
    三、提利克對福音信仰的建構(gòu)
    四、創(chuàng)立系統(tǒng)神學的種種努力
   第四章 時代末的沉思
    第一節(jié) 對“人”的重新發(fā)現(xiàn)及認識
    一、人格主義神學
    二、神學人類學
    第二節(jié) 未來希望與現(xiàn)實關切
    一、莫爾特曼與希望神學
    二、埃呂爾對“希望”的理解
    三、肖爾等人的革命神學
    四、美國黑人神學
    五、女權(quán)神學的出現(xiàn)
    六、生態(tài)神學對自然的新認識
    第三節(jié) 神學的理解和詮釋
    一、解釋學的出現(xiàn)
    二、利科爾對解釋學的發(fā)展
    三、布爾特曼與解釋學
    四、埃貝林的新解釋學
    五、榮格爾的批判性解釋理論
    六、敘述神學的興起
    第四節(jié) 新福音派神學的涌現(xiàn)
    一、卡爾·亨利
    二、拉姆
    三、托蘭斯
    四、帕克
    五、斯托特
    六、葛培理
    第五節(jié) 新教神學與后現(xiàn)代主義
    一、對“后現(xiàn)代主義”的理解
    二、后現(xiàn)代主義與哲學和神學
    三、當代新教思潮與后現(xiàn)代主義
   結(jié)語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