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10年里建成的許多橋梁充分重視了建筑師和工程師們做出的嘗試和努力。如今,橋梁亦作為文化和建筑景觀的重要方面,日益得到大眾的關注,就此課題著書立說十分適時。橋梁發(fā)展過程中有兩條主線尤為明顯,:其中一方面表現(xiàn)為創(chuàng)新的大跨結構不斷涌現(xiàn),特別是在交通系統(tǒng)負荷較大的北美,斯堪的納維亞和太平洋地區(qū);另一方面,歐洲橋梁的美學取向是以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等建筑師的作品為范本,人行天橋再度出現(xiàn)。本書緒論部分首先由著名建筑評論家休·皮爾曼對橋梁的發(fā)展歷史作簡要的回顧,舉例說明了工程學的發(fā)展以及橋梁的基本類型。接下來由馬修·韋爾斯以近年來橋梁建造中建筑學和工程學的主要趨向來闡述現(xiàn)在橋梁是如何綜合過去特殊的設計類型發(fā)展而成的。本書的大部分篇幅用以分析近年來最有代表性的30座橋梁。每個實例都配有全彩插圖和文字說明,其中圖解和細部大樣表明了這些橋梁是如何建造的以及結合了哪些創(chuàng)新設計和工程特色。本書的重點是建筑設計師和結構工程師的協(xié)同合作。工程選例囊括了從丹麥全長1624米的大貝爾特橋(Great Belt Link)(設計:迪辛和韋特靈 顧問:科威工程和規(guī)劃咨詢公司)到伯茲·波特莫斯·拉薩姆(Birds Portchmouth Russum)為倫敦東部的普拉斯特·格羅夫學校(Plashet Grove School)設計的新式封閉管狀走道。其他國際著名建筑師和工程師諸如于爾格·康策特(Jürg Conzett),未來系統(tǒng)(Future Systems),林同炎(T.Y. Lin)克里斯汀·梅恩(Christian Menn),倫佐·皮亞諾建筑工作室(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奧韋·阿樂普及合伙人事務所(Ove Arup and Partners,中文名奧雅納公司-譯者注),貝聿銘(I.M. Pei),莫杰斯基和專家事務所(Modjeski and Masters),福斯特及合伙人事務所(Forster and Partners),本·范·貝克爾(Ben van Beikei)和威爾金森·艾爾(Wilkinson Eyre)均在本書有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