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社會各界人物拆下肋骨當火把:顧準全傳

拆下肋骨當火把:顧準全傳

拆下肋骨當火把:顧準全傳

定 價:¥31.50

作 者: 高建國著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32120123 出版時間: 2000-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 751 字數:  

內容簡介

  古希臘語中,“歷史”這個詞的原意是:“看見”、“認識”??床灰娬鎸?,如何認識世界?倘若看見了真實,又該如何認識這塊色彩斑駁、滲透著血汗與熱淚的黃土地?在造神運動席卷全國的時候,“四人幫”橫行不法的年代,顧準寫在大墻上的“罪行交代”,偏偏只有一張白紙,兩個黑字:“讀史”!他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然而,這正是一個站在人類文明史高度,進行全方位探索與思考的中國當代思想家,一個熱愛人類的無私無畏的時代斗十,留給我們彌足珍貴的黃金啟示。中國有顧準——在“四人幫”橫行的歲朋里,他行走在紛亂冷酷的風雪人間,不斷探索,無畏向前。正是這個被開除黨籍的老布爾什維克,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的中國一代知識分子,洗刷了蒙受的恥辱,爭得了歷史的尊嚴和人民的驕傲,恢復了他們應有光彩。中國的顧準——罕見的苦難催生了他深刻思想的燦料輝煌,智慧和心血凝聚成了他們那傳世之作。他說,只要我們清醒地看到問題所在,我們祖國不久就會“雄飛世界”!這是何等氣概不凡的英雄膽識,這是何等莊晉升豪邁的卓絕預言!在二十多年前的那個時代,他站在人類文明史的高度,思考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和人類的未來。中國的顧準——普通人可以不做巨人,但是不能不擁有巨人。沒有巨人的歷史之河是容易干涸的。顧準的骨灰撒在了北京的一條小河里,他認為,小河也可以通向大海。他是一個凡人,唯其他深知凡人的幸與不幸,他的思索更顯得親切與深刻。那條無名的小河將因顧準和它同在而不會寂寞,永遠唱著歡快的歌,通向無邊的大海……然而,自從顧準對汪璧發(fā)動了猛烈的愛情攻勢,她便不由自主地靠攏了顧準。顧準智力超群,談吐風趣,對人一腔真誠,心靈從不設防,而且正在爭取入黨,富有革命理想,顧準瀟灑的形象漸漸占據了她敏感的心靈。她顯然更為顧準著迷。于是,她滿含歉意地暗示了Z君,也疏遠了其他異性追求者。雖然從年齡上講,顧準比汪璧還小一歲,一個十九,一個二十,但這不妨礙汪璧接受顧準奉獻的如火愛情。顧準和汪璧的熱戀,使他們倆在漫天黑暗的斗爭環(huán)境中,忘卻了嚴酷和危險,在革命之余享受著愛情的甜美。他們彼此從對方身上汲取著奮斗的力量和信心。正如顧準所說:“讀歷史不是無用的”。今天的人們回顧歷史可以發(fā)現,以工農為主體的隊伍,在革命戰(zhàn)爭中具有不可比擬的堅定性,也曾最直接地體現工農利益。然而,漫長的土地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zhàn)略,使中共取得了政權,也使農民力量及其意識大量進入這支隊伍。在必然和偶然性作用下,這支隊伍中的知識分子,卻在不斷消解過程中,變成天平上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微小砝碼。而高度集中的意志,又使大多數革命者,對這一微小砝碼的價值判斷,只采取集體的既定標準。久而久之,就連人類數千年共有的知識——“人類智慧”,也被單一的“有色眼鏡”,化約成一個鐵銹斑斑的砝碼,顯得幾乎毫無價值。于是,盲從之風逐漸流行,簡單絕對的思維方式得到提倡。顧準面對的正是這樣一段歷史。經過漫長的專制時代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又經過“文革”等“左”傾政治運動,許多中國人的怯懦心理已經侵入骨髓。中國有一籮筐的民間俗語:“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行高于眾人必毀之”,“不為戎首”,“不為禍始”,“不為福先”……都是針對在理論與實踐上的創(chuàng)新者而言。誰敢和“朝廷旨意”、主流文化不合,敢向群體意識挑戰(zhàn),誰就是“反叛”和“獨異”。這些“反叛”者不僅可以誅戮,而且被視為可恥,遭社會拋棄,受眾人詛咒。顧準頭上戴著幾頂“黑帽子”,卻在愛國、愛人類的原動力推動下,一再“敢為天下先”!他以全身心的力量奮然高呼,中國的改革,人類的進步,需要有“像布魯諾那樣寧肯燒死在火刑柱上不愿放棄太陽中心說”的、具有獨立人格的“殉道精神”,“這是一個值得大聲疾呼的根本問題”。為此,他本人心甘情愿,挺胸走在改革的前列,以一己之身,去殉真理之道,創(chuàng)造中國知識分子嶄新的價值觀念。而在充分實現民主的先進國家,人的獨立自由意識,卻也被如同甜奶酪一般厚重的流行(Popular)風氣所淹沒,使民主與自由、獨立之間缺乏張力。因此,顧準反復強調知識分子應該具有的這種價值觀念,同樣適用于今天和明天的世界。難怪后世無數學人,景仰地稱譽顧準是這一代知識分子的驕傲與典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顧準在災難接踵而至的凄苦而漫長的歲月里,堪稱最能正確對待噩運的人。無論怎樣罹難蒙冤,他始終未對自己早年獻身革命,吐露過哪怕半句后悔之言,他總是說,我們的歷史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只是他覺得,他有責任為災難深重的祖國,思考一條正確合理的發(fā)展之路。顧準雖然戴著幾頂“黑帽子”,孑然行走在人生最后旅途,天天忍受疾病和迫害的折磨,時時感覺地獄之火的煎熬,卻仍然以一顆服膺人民的忠貞之心,莊嚴地思考著。他在遺傳于世的著作中,浩氣蕩然地指出:只要我們“清醒地看到問題所在,……實事求是,而不是教條主義地對待客觀實際,我們的祖國不久就會在經濟上雄飛世界!”①這是何等非凡的膽識與遠見??!正是為了祖國的雄飛,顧準艱難跋涉,無畏前行,雖九死而不悔!

作者簡介

  高建國,1951年出生于上海。下過鄉(xiāng),當過工人、干部、電視攝像師、編導、制片人、文字記者、編輯等,后致力于文化企業(yè)工作。70年代起,從事人物傳記與紀實作品創(chuàng)作,主要作品有《悲劇人物陳布雷》、《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為正義舉證》、《感天動地三春暉》等,曾多次獲獎。

圖書目錄

     目錄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上海灘一家新移民
   第二章 驚濤駭浪中的小舟
   第三章 愛多亞路無政府主義小學徒
   第四章 無師自通的天才少年
   第五章 立信會計的臺柱子
   第六章 初戀與初次流亡
   第七章 揚起人生的風帆
   第八章 理想主義理想國
   第九章 神出鬼沒的隱形人
   第十章 大學教授的雙重生活
   第十一章 金字塔頂的上層人物
   第十二章 不做“潘序倫第二
   第十三章 在“沙家浜”當專員
   第十四章 終身的光榮與恥辱
   第十五章 被罰徒步赴延安
   第十六章 承認自己是個“假知識分子”
   第十七章 延安窯洞歲月
   第十八章 蘇中第一號大老板
   第十九章 地下供應線建奇功
   第二十章 逐漸產生“自由”思想
   第二十一章 群英薈萃丹陽城
   第二十二章 風雨中挺進大上海
   第二十三章 新上海首任財稅局長
   第二十四章 天天都是十萬火急
   第二十五章 顯赫的副市長候選人
   第二十六章 木秀于林,堆出于岸
   第二十七章 加急密電中的焦點人物
   第二十八章 例在“三反”運動中
   第二十九章 災難開頭就停不住腳
   第三十章 第一次思想高峰
   第三十一章 勇闖理論禁區(qū)
   第三十二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第一人
   第三十三章 蘇聯炮艦上發(fā)生沖突
   第三十四章 “顧準不是右派誰是右派
   第三十五章 勞改是一本大書
   第三十六章 烏托邦越美麗就越殘忍
   第三十七章 這段歷史如何能不重寫
   第三十八章 就算我是花崗巖腦袋
   第三十九章 黯淡生命的支撐點
   第四十章“我不怕再戴‘右派’帽子”
   第四十一章 竊火的普羅米修斯
   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思想高峰
   第四十三章 “文革”演習的最大犧牲品
   第四十四章 玉碎瓦全及其他
   第四十五章 蜷縮著舔干血痕和淚痕
   第四十六章 不化灰燼就成真金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