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巴特(KarlBarth)是本世紀最重要的神學思想家之一,其早年著作《〈羅馬書〉釋義》(1919),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惶然的思想語境中問世,產生震撼性的思想影響;自30年代初,巴特傾其半生精力撰述的卷帙浩然的《教會教義學》(1934-1967),堪稱本世紀的神學思想豐碑。教義學是基督教思想的教會性義理之學,闡述基督信理的內涵,它有別于圣經神學、倫理神學或歷史神學;圣經神學討論圣經文本中包含的基督信息;倫理神學討論信仰基督者的個體和群體(教會)之行為規(guī)范;歷史神學則關注對上帝之言的認信反思的歷史性。教義學的內涵直接來自上帝的救恩行動所啟示的所有信息,以基督教會的信經為基本論題。尼西亞信經述明:我信獨一天主全能的父、獨一主耶穌基督、圣靈、使徒所立獨一圣而公之教會和復活與永生。教義學旨在從義理上闡明信經的這五項基本信義,因此有上帝論、基督論、圣靈論、教會論和救恩論。信經是最根本的教義,教義學是信經義理的闡釋性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