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斷:第一章工具書及其概述使用工具書,首先必須對工具書的性質、特點、類型、結構、功用,以及主要排檢法有所認識與掌握,并在使用工具書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與加深工具書的基本知識,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節(jié)工具書的特點與類型一、工具書的性質與功用工具書,簡單地說,就是專供翻檢查閱的書;說詳細一點,就是將匯輯編著或譯述的材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編排,以供釋疑解難時查考之用的圖書。工具書的特點:從編輯目的看,它是供人們有目的地查考。從取材范圍看,它比較完整地匯輯了某一方面的材料,既吸收了歷史文化遺產的精華,又反映了當代科學技術、學術研究的成果。從編排方法看,為了簡明易查,中文工具書通常按照漢字音序、形序、分類、主題、年代與地區(qū)等方法編排,以便于人們查考。利用工具書,有助于解決查考字詞、文句、成語、典故、人名、地名、詩詞、論文、圖書、法規(guī)、條約、紀年、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問題。如果使用得法,能迅速而準確地查到所需要了解的知識、資料以及文獻的線索。工具書的功用,概括地說,有下列幾個方面:1.查找詞語釋義。例如,唐代詩人杜牧《山行》一詩中寫道:“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薄白弊骱谓忉專坎椤掇o?!罚?989年版),“坐”作“因為”講。全句的意思即停車是因為喜愛楓林晚景。2.了解圖書內容。例如,清代的《四庫全書總目》為我們了解10254種古籍編纂經過、版本源流、文字異同、內容得失及著者事跡,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3.提供文獻線索。例如,從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主編的《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中,可以查找到建國前編纂的8200余種通志、府志、州志、郡志、廳志、縣志、鄉(xiāng)土志、里鎮(zhèn)志、衛(wèi)志、所志、關志、島嶼志,以及具有方志性質的志料、采訪冊、調查筆記在全國190個圖書館、博物館、天文館、檔案館的收藏情況。4.檢索參考資料。例如,從清代(古今圖書集成》中的方輿匯編·職方典·揚州府部,可以查到清雍正初年農村雇工剝削的情況;從松江府部可以查到康熙年間城市手工業(yè)的情況。5.掌握學術信息。例如,從每年的《中國歷史學年鑒》中,可以了解到近年來史學研究概況、史學界動態(tài)、中外歷史著作和資料出版介紹、考古文物新發(fā)現及史學書目、論文索引等。6.獲取各科知識。例如,打開《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世界各國文學的歷史、流派、團體、著名作家及其作品,展現在眼前,需要查閱哪一國的有關文學方面的重要資料,都可一檢即得。在了解工具書功用的同時,也要正確認識工具書的性質。就思想內容說,綜合性和社會科學的工具書,從收錄范圍、資料取舍、思想觀點,甚至編排方法等方面,都可看到它的政治傾向性,從工具書中查出的資料要注意分析與鑒別。就知識性來說,工具書也必然受編者所生活的時代及其社會地位、學術水平的限制,我們要善于從中吸取精華,揚棄謬誤。本書前言前言本書是在《中文工具書》(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的基礎上編寫的,它是一本關于中文工具書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教程。在內容上強調了對工具書類型及結構的解說與剖析,提出了有關工具書鑒別、評論的機理與原則,歸納了利用工具書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途徑與方法,選收了近年來出版的重要工具書,力求反映90年代以來國內中文工具書的概貌。近年來,國內計算機化工具書的迅速發(fā)展,拓展了工具書的內容范疇,也給工具書的研究、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把計算機化工具書有機地引人中文工具書體系并作出理論概括,這是我們近年來一直在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曾作過多方面的嘗試。這次,本書作者之一的李國新同志提出并增加了計算機化的工具書,對計算機化工具書的定義、類型、特點、優(yōu)勢,以及與書本型工具書的依存關系,作出了理論闡述。雖是初步的,卻是十分可貴的。不僅對工具書教材的編寫作出了新的貢獻,而且將引起工具書教學發(fā)生深刻的變革,它的意義與影響將會是很大的。中外工具書很多,本書涉及的只是中文的,而且是基本的、常見的、重要的,并強調對具體工具書的系統(tǒng)化,以便實際利用。工具書能解決的問題是多方面的,本書講述的也只是基本的、主要的問題。使用工具書,不可避免地需要了解一些學科知識、文獻知識、文化背景,對此,本書也作了必要而簡明的介紹。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張彥博、曹鶴龍先生的關心與支持,宋安莉、王燕來同志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和建議,在此我們深表感謝。書中錯誤與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指正。朱天俊1998.2.17于北大中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