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xué)技術(shù)計算機(jī)/網(wǎng)絡(luò)圖形圖像、多媒體、網(wǎng)頁制作3D Studio MAX3D Studio MAX R2完全使用手冊

3D Studio MAX R2完全使用手冊

3D Studio MAX R2完全使用手冊

定 價:¥74.00

作 者: 傅富垣編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
叢編項: 清松電腦系列叢書
標(biāo) 簽: MAX

ISBN: 9787302030416 出版時間: 1998-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543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3D Studio MAX R2版的全面自學(xué)手冊。書中從制作一個簡單場景開始,介紹了對象轉(zhuǎn)換、使用編輯器選取子對象、制作造型、Loft對象及其變形、基本材質(zhì)、顏色及著色、貼圖的坐標(biāo)及其種類,直到環(huán)境設(shè)定和制作各種動畫及影像,用戶只需按照書中的介紹,就能一步步制作出期望的效果。本書內(nèi)容豐富、實例翔實、語言通俗,從初學(xué)者到高級用戶均可從本書中學(xué)到3D Studio MAX 的各種功能,做出自己精美的動畫和影像。本書可供電腦圖像與動畫設(shè)計、制作人員用作自學(xué)教程,同時作為用戶手冊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師生閱讀參考。本書中文繁體字版(原書名為3D Studio MAX R2完全自學(xué)手冊)由臺灣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7。本書中文簡體字版經(jīng)臺灣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授權(quán)由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1998。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jīng)出版者書面允許不得用任何手段復(fù)制或抄襲本書內(nèi)容。

作者簡介

暫缺《3D Studio MAX R2完全使用手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1章 認(rèn)識3DStudio MAX
    1.1 學(xué)習(xí)屏幕的配置
    1.1.1 菜單
    1.1.2 工具欄
    1.1.3 指令面板
    1.1.4 使用卷簾(Rollout)
    1.1.5 狀態(tài)行及提示行
    1.1.6 時間控制按鈕
    1.1.7 視口
    1.1.8 設(shè)置視口
    1.1.9 啟動視口
    1.1.10 視口的操縱控制按鈕
    1.1.11 正投影、使用者及透視視景
    1.2 制作對象
    1.2.1 制作基本對象(Primitives)
    1.3 修改對象
   第2章 制作一簡單場景
    2.1 制作對象
    2.1.1 制作桌腳
    2.1.2 制作桌面
    2.1.3 編輯Spline(樣條曲線)
    2.1.4 設(shè)置一個網(wǎng)格對象
    2.1.5 管狀玻璃杯
    2.1.6 制作一個高腳杯
    2.1.7 繪制輪廓(Profile)
    2.1.8 編輯輪廓線
    2.1.9 使用Lathe(旋床)旋轉(zhuǎn)高腳杯
    2.1.10 編輯高腳杯
    2.1.11 由高腳杯變?yōu)榫破?br />     2.1.12 由玻璃杯變成碗,再變成電燈
    2.2 使用攝影機(jī)
    2.2.1 快速著色
    2.3 設(shè)置燈光
    2.3.1 泛光燈
    2.3.2 使用Place Highlight
    2.3.3 聚光燈(Spotlight)
    2.4 指定材質(zhì)
    2.4.1 酒瓶——顏色黯談的粘土
    2.4.2 高腳杯一一透明的塑膠
    2.4.3 桌腳——合金
    2.4.4 深入Material Editor
    2.4.5 玻璃杯——從材質(zhì)庫中選取
    2.4.6 桌面——白楊木
    2.4.7 燈罩——方格花紋
    2.5 加入動畫
    2.6 將您的動畫著色
   第3章 對象的轉(zhuǎn)換
    3.1 使用軸向限制
    3.2 使用坐標(biāo)系
    3.2.1 World(世界)坐標(biāo)系
    3.2.2 Screen(屏幕)坐標(biāo)系
    3.2.3 View(視口)坐標(biāo)系
    3.2.4 Local(局部)坐標(biāo)系
    3.2.5 Rick(單擊)坐標(biāo)系
    3.2.6 Parent(父)坐標(biāo)系
    3.2.7 Grid(網(wǎng)格)坐標(biāo)系
    3.3 使用坐標(biāo)中心
    3.3.1 RivotPointCenter(軸心點)
    3.3.2 SelectionCenter(對象選取組的中心)
    3.3.3 CoordinateCenter(坐標(biāo)中心)
    3.3.4 使用一個point(點)對象
    3.3.5 使用多個對象的中心
    3.4 使用Scale(縮放)
    3.5 制作對象轉(zhuǎn)換的動畫
    3.5.1 動畫與對象的轉(zhuǎn)換中心
    3.6 以鍵盤輸入的方式轉(zhuǎn)換對象
   第4章 使用編輯器堆棧(Modifier stack)
    4.1 首次觀察堆棧(Stack)
    4.2 應(yīng)用編輯器
    4.2.1 Modify指令面板的配置
    4.2.2 自定義按鈕組
    4.2.3 應(yīng)用一個錐化(Taper)編輯器
    4.2.4 制作錐化編輯器(Taper)參數(shù)變化的動畫
    4.2.5 調(diào)整定位架(Gizmo)
    4.2.6 在堆棧(Stack)中加入編輯器
    4.2.7 存取對象的制作參數(shù)
    4.2.8 刪除一個編輯器
    4.3 使用SpaceWarps(空間扭曲)
    4.3.1 制作一個Ripple(漣漪)
    4.3.2 連接對象
    4.3.3 調(diào)整空間扭曲(SpaceWarp)的效果
    4.4 再次查看Stack
    4.4.1 改變Stack的順序
    4.4.2 使用Xform編輯器
    4.5 修改多個對象
    4.5.1 使用PivotPoint
    4.5.2 編輯器的實例
    4.5.3 顯示依存關(guān)系
    4.5.4 使編輯器獨立(MakeUnique)
    4.5.5 編輯對象選取組
    4.6 制作一張圓桌
    4.6.1 制作桌面及桌腳
    4.6.2 桌腳的實例
    4.6.3 移動桌面
    4.6.4 編輯桌腳
    4.6.5 錐化(Taper)所選取的桌腳
    4.6.6 改變您的心意
    4.6.7 可愛的動畫
    4.6.8 使桌子成為群組
   第5章 使用EditMesh編輯器選取子對象
    5.1 編輯一個圓柱體
    5.1.1 選取的層次
    5.1.2 選取頂點
    5.1.3 選取面
    5.1.4 選取邊
    5.1.5 轉(zhuǎn)換頂點
    5.1.6 對子對象的選取組應(yīng)用一個編輯器
    5.1.7 位于EditMesh中的ShowEndResult按鈕
    5.1.8 編輯第二個選取區(qū)域
    5.1.9 回到對整個對象的編輯
    5.1.10 將編輯器重新命名
    5.1.11 改變對象的制作參數(shù)
    5.1.12 使用SelectModifier
    5.2 噴氣機(jī)的制作
    5.2.1 使用FaceExtrusion
    5.2.2 擺動機(jī)翼
   第6章 造型
    6.1 制作造型(Shape)
    6.1.1 改變對象建立的顏色
    6.1.2 擠成一枝鉛筆
    6.1.3 復(fù)合式Shape
    6.1.4 Shape(造型)的貼附
    6.1.5 文字的制作
    6.2 調(diào)整頂點
    6.2.1 頂點的種類
    6.2.2 調(diào)整Bezier樣條曲線
    6.2.3 鎖住Bezier的控制把手
    6.2.4 直線型線段
    6.3 畫線的工具
    6.3.1 線的制作
    6.3.2 改變線的制作方法
    6.3.3 隨意曲線
    6.4 樣條曲線的連接
    6.4.1 使用Close(封閉)功能
    6.4.2 插入頂點及連接頂點
    6.4.3 從兩條樣條曲線變?yōu)橐粭l
    6.4.4 Insert(插入)及CreateLine工具
    6.4.5 樣條曲線的頂點密度
    6.5 Shape 的布爾運算
    6.5.1 使用Lathe(旋轉(zhuǎn))工具
    6.6 螺旋線制作工具
   第7章 放樣(Loft)對象(一)
    7.1 Loft 對象的組成元件
    7.2 取得Shape
    7.2.1 Loft對象的制作
    7.2.2 產(chǎn)生Loft 對象的表面
    7.2.3 加入斷面造型(Shape)
    7.2.4 方位的調(diào)整
    7.2.5 斷面Shape的移動
    7.2.6 斷面Shape的復(fù)制
    7.2.7 實例Shape
    7.2.8 路徑的編輯
    7.2.9 動態(tài)的路徑
    7.3 取得路徑
    7.3.1 路徑的制作
    7.3.2 在路徑中加入Shape
    7.4 認(rèn)識有效的Shape
    7.4.1 拉伸包含多重樣條曲線的Shape
    7.4.2 制作彎曲的徽標(biāo)
    7.4.3 使用文字作為路徑
    7.4.4 使用開放的樣條曲線
    7.4.5 制作有開口的圓柱體
   第8章 放樣(Loft)對象(二)
    8.1 Loft對象的變形
    8.1.1 比例縮放的變形
    8.1.2 改變對象的幾何形狀
    8.1.3 扭轉(zhuǎn)的變形
    8.1.4 傾斜的變形
    8.1.5 制作變形的動畫
    8.2 拱門的制作
    8.3 制作一具倒角的金屬徽標(biāo)
    8.4 擠壓的變形
    8.4.1 將對稱功能關(guān)閉
    8.4.2 編輯Fit用的Shape
    8.5 電話的制作
   第9章 復(fù)合布爾對象
    9.1 布爾對象
    9.1.1 Subtraction(差集)
    9.1.2 Union(并集)
    9.1.3 Intersection(交集)
    9.1.4 切換Subtraction(差集)
    9.1.5 調(diào)整并制作運算對象改變的動畫
    9.1.6 控制布爾運算
    9.1.7 嵌套的布爾運算(NestedBoolean)
    9.1.8 賦予材質(zhì)
    9.1.9 理論基礎(chǔ)
    9.1.10 優(yōu)化您的速度
   第10章 基本材質(zhì):顏色及著色
    10.1 在場景中指定材質(zhì)
    10.2 熱(冷)材質(zhì)
    10.2.1 使材質(zhì)變?yōu)椤袄洹辈馁|(zhì)
    10.3 從材質(zhì)瀏覽器取得材質(zhì)
    10.3.1 更換材質(zhì)庫
    10.4 基本參數(shù)的設(shè)定
    10.4.1 Ambient,Diffuse及Specular的顏色
    10.4.2 使用ColorSelector對話框
    10.4.3 保存新的材質(zhì)
    10.4.4 將場景著色
    10.4.5 設(shè)定反光度(Shininess)
    10.4.6 著色模式
    10.4.7 Phong著色模式
    10.4.8 Constant著色模式
    10.4.9 Metal著色模式
    10.4.10 其他特殊的屬性
    10.5 延伸的參數(shù)設(shè)定
    10.5.1 以Pixels或Units作為Wireframe的尺寸
    10.5.2 改變Opacity(不透明度)
    10.5.3 不透明度的衰減
    10.5.4 不透明顏色的效果
   第11章 貼圖坐標(biāo)
    11.1 貼圖坐標(biāo)
    11.2 調(diào)整貼圖坐標(biāo)
    11.2.1 在視口中顯示貼圖
    11.2.2 內(nèi)建的貼圖坐標(biāo)
    11.2.3 貼圖的平行偏移及旋轉(zhuǎn)
    11.2.4 關(guān)于UVW坐標(biāo)
    11.2.5 使用UVWMap編輯器
    11.2.6 平面式貼圖
    11.2.7 避免產(chǎn)生條紋
    11.2.8 Tile及Mirror
    11.2.9 BitmapFit及NormalAlign
    11.2.10 圓柱式貼圖
    11.2.11 圓球式的貼圖
    11.2.12 收縮于一點式及方盒式貼圖
    11.3 子對象的貼圖
    11.4 使用模糊及平行偏移的模糊值
    11.4.1 使用模糊值
    11.4.2 使用平行偏移的模糊值
    11.5面貼圖(Face-map)材質(zhì)
   第12章 貼圖的種類
    12.1 由基本材質(zhì)開始
    12.2 漫反射(Diffuse)及環(huán)境光色(Ambient)貼圖
    12.3 認(rèn)識您所在的位置
    12.3.1 使用Material/MapNavigator對話框
    12.3.2 使用GotoParent按鈕操縱控制
    12.3.3 使用名稱欄位操縱控制
    12.4 材質(zhì)庫中的貼圖
    12.4.1 改變貼圖的影響值
    12.5 不透明(Opacity)貼圖
    12.6 反光(Shininess)貼圖
    12.7 凹凸(Bump)貼圖
    12.7.1 ShowEndResult按鈕
    12.8 高光(Specular)貼圖
    12.8.1 貼圖按鈕的捷徑
    12.8.2 在視口中顯示貼圖
    12.9 自發(fā)光(Self-Illumination)貼圖
    12.10 保存新的材質(zhì)
    12.11 基本反射(Reflection)貼圖
    12.11.1 改變亮度及顏色
    12.11.2 使反射模糊化
    12.11.3 將反射(Reflection)與漫反射(Diffuse)貼圖混合
    12.12 環(huán)境(Environment)貼圖
    12.12.1 選取一個貼圖坐標(biāo)系統(tǒng)
    12.13 自動反射及折射
    12.13.1 建立自動反射貼圖
    12.13.2 制作自動折射貼圖
   第13章 復(fù)合式材質(zhì)及貼圖
    13.1 復(fù)合式材質(zhì)
    13.1.1 兩面材質(zhì)
    13.1.2 建立混合材質(zhì)
    13.1.3 使用遮罩來混合
    13.1.4 加入貼圖
    13.2 子對象材質(zhì)
    13.2.1 建立一個多重/子對象材質(zhì)
    13.2.2 子材質(zhì)的自動設(shè)定
    13.2.3 子對象材質(zhì)的決定
    13.2.4 試驗多重材質(zhì)
    13.2.5 改變Material3
    13.2.6 改變Material1
    13.2.7 改變Marerial5
    13.3 找出您所在的位置
    13.3.1 網(wǎng)狀及貼圖
    13.4 復(fù)合式貼圖
    13.4.1 使用Gradient(漸變)貼圖
    13.4.2 合成貼圖
    13.4.3 遮罩及合成
    13.5 設(shè)定鏡面反射
    13.5.1 在反射中加入Diffuse貼圖
   第14章 使用燈光
    14.1 泛光燈
    14.1.1 放置亮顯點
    14.1.2 調(diào)整顏色
    14.1.3 環(huán)境光
    14.2 聚光燈
    14.2.1 調(diào)整Hotspot(聚光區(qū))及Falloff(衰退區(qū))
    14.2.2 投影燈
    14.2.3 方形燈、長寬比及旋轉(zhuǎn)
    14.2.4 使對象排除燈光的照射
    14.2.5 陰影
    14.2.6 調(diào)整陰影貼圖
    14.2.7 0vershoot (泛光化特性)
    14.2.8 透明對象的陰影
   第15章 環(huán)境的設(shè)定
    15.1 標(biāo)準(zhǔn)的霧
    15.1.1 設(shè)定攝影機(jī)的環(huán)境范圍
    15.1.2 Environment(環(huán)境)對話框
    15.1.3 使場景起霧
    15.1.4 改變霧的顏色
    15.1.5 距離感
    15.1.6 改變霧效范圍
    15.1.7 去除背景的霧效
    15.1.8 加霧效加入貼圖
    15.2 有層次的霧
    15.2.1 柔化水平邊緣
    15.2.2 使用多個層次霧效
    15.2.3 動態(tài)的干擾(Noise)
    15.3 有質(zhì)量的燈光
    15.3.1 使燈光柔化
    15.3.2 改變白熱效果
    15.3.3 霧效的衰退作用
    15.3.4 質(zhì)量燈光中的干擾
    15.3.5 有質(zhì)量的投影機(jī)燈光
    15.3.6 有質(zhì)量的泛光燈及平行光
   第16章 基本的動畫制作及Morph變形
    16.1 設(shè)置場景
    16.1.1 TrackView的介紹
    16.1.2 詳查層級結(jié)構(gòu)
    16.2 制作Position(位移)動畫
    16.2.1 修改動畫
    16.2.2 查看范圍棒
    20.1.6 編輯序列
    20.1.7 調(diào)整攝影機(jī)
    20.1.8 將場景事件替換
    20.1.9 加入制作者
    20.1.10 輸出成一個影像文件
    20.1.11 保存VideoPost的序列
    20.1.12 VideoPost的試驗
    20.1.13 將Image Layer事件做遮罩
    20.1.14 使用FilterEvent(濾鏡事件)
    20.2 銀河之旅:電影
    20.2.1 收集素材
    20.2.2 查看序列
    20.2.3 載入場景
    20.2.4 擬定事件的順序
    20.2.5 設(shè)定開場的合成畫面
    20.2.6 加入淡人/淡出特效
    20.2.7 使結(jié)尾標(biāo)題淡人
    20.2.8 加入一個簡單的化出效果
    20.2.9 加入影像輸出事件
    20.2.10 設(shè)定范圍棒
    20.2.11 設(shè)定片頭標(biāo)題的范圍
    20.2.12 別忘AlphaCompositor
    20.2.13 加入下一個場景事件
    20.2.14 放置淡人/淡出轉(zhuǎn)場特效
    20.2.15 加入化出特效
    20.2.16 片尾標(biāo)題的淡人
    20.2.17 調(diào)整最后一個AlphaCompositor
    20.2.18 設(shè)定Image Output的范圍
    20.2.19 執(zhí)行Video Post的隊列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