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最具爆發(fā)力的作家閻連科,用他那超凡奇詭的想象、無與倫比的冷峻與深刻,刻畫了一個“政治人”癡情而迷亂的人生追求,剖示了紛繁復雜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本質和本源。閻連科繼《日光流年》、《堅硬如水》之后精心打造的一部長篇力作,是中國當代文學“狂想現實主義”的奠基之作。在混亂的歷史和社會中,一個付出了巨大犧牲,終于把自己融入現代人類進程的社會邊緣的鄉(xiāng)村,在一個匪夷所思的縣長帶領下,經歷了一段匪夷所思的“經典創(chuàng)業(yè)”的極致體驗——用“受活莊”里上百個聾、啞、盲、瘸的殘疾人組成“絕術團”巡回演出賺來的錢,在附近的魂魄山上建起了一座“列寧紀念堂”,并要去遙遠的俄羅斯把列寧的遺體買回來安放在中國大地上,從而期冀以此實現中國鄉(xiāng)民的天堂之夢。?至疲?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縣的一個偏窮小鎮(zhèn),1978年應征入伍,1985年畢業(yè)于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78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日光流年》、《堅硬如水》等7部;小說集《年月日》、《耙耬天歌》等10余部;另有《閻連科文集》5卷。曾先后獲第一、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和其他全國、全軍性文學獎20余次。其作品被評為多種語言,是中國當代最為重要的作家之一。小說虛構了一個叫受活莊的地方,這是一個遺世獨立、鮮為人知的村落,所有村民都天生殘疾,視健全者為另類。主人公柳縣長異想天開,想用重金購買列寧的遺體以發(fā)展旅游經濟,在這一過程中,受活莊被柳縣長驚喜地發(fā)現了,于是,這個由殘疾人組成的村莊開始了走向外部世界的不歸路:村民們組建了絕術團,人人身懷絕技,盡情揮灑才藝,絕術團在柳縣長的帶領下紅遍方圓百里。作者除了在描寫絕術團的驚人表演時潑墨如濤之外,還著力塑造了柳縣長這樣一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心思機敏,敢想敢干,他在考慮到生前榮譽之余,還把更大的夢想寄托在自己的身后。他要把自己埋在列寧紀念堂中,并在棺材上寫上“永垂不朽”。小說的故事內容和人物命運都具有明顯的荒誕感和扭曲形態(tài),但卻和某些我們熟悉的當下社會圖景構成了尖銳、復雜而激烈的對話,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連貫的激情,并把激情表現得詩意盎然,野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