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總論中國古代科學史綱

中國古代科學史綱

中國古代科學史綱

定 價:¥180.00

作 者: 盧嘉錫,路甬祥主編
出版社: 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自然科學總論

ISBN: 9787537517034 出版時間: 1998-06-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7cm 頁數(shù): 129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片斷:三、測量規(guī)、矩等早期的測量工具的發(fā)明,對推動中國測量技術的發(fā)展有直接的影響。秦漢以后,測量工具逐趨專門和精細。為量長度,發(fā)明了丈桿和測繩,前者用于測量短距離,后者則用于測量長距離。還有用竹篾制成的軟尺,全長和卷尺相仿。矩也從無刻度的發(fā)展成有刻度的直角尺。另外,還發(fā)明了水準儀、水準尺以及定方向的羅盤。測量的方法自然也更趨高明,不僅能測量可以到達的目標,還可以測量不可到達的目標。測量方法的高明帶來了測量后計算的高超,從而豐富了中國數(shù)學的內容。據(jù)成書于公元前一世紀的《周髀算經》記載,西周開國時期(約公元前1000年)周公姬旦與商高討論用矩測量的方法,其中商高所說的用矩之道,包括了豐富的數(shù)學內容。商高說:“平矩以正繩,偃矩以望高,復矩以測深,臥矩以知遠……”所謂“偃矩以望高”是說,若把矩豎著放置,如圖1-1-17所示,從矩的一端A,仰望高處E,視線AE與CB交于D,那么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關系,可得高X=AF·CD/AC。這里,CD/AC是仰角EAF的正切值,但中國古代對它沒有給予專門的關注。若把矩尺BC復過來往下垂(見圖1118),即所謂復矩,那么根據(jù)同樣的原理,就可以測得深處目標的距離。同樣,把矩尺CB平放在水平面上,就可以測得遠處目標之間的距離。商高所說用矩之道,實際就是現(xiàn)在所謂的勾股測量,勾股測量涉及到勾股定理,因此,《周髀算經》中特別舉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例子。秦漢以后,有人專門著書立說,詳細討論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相似原理進行測量的方法。這些著作較著名的有《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數(shù)術記遺》、《數(shù)書九章》、《四元玉鑒》等,它們組成了中國古代數(shù)學獨特的測量理論。四、對角的認識并能加以應用中國很早就以農為本,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發(fā)展得相當早而且成熟。先進的農業(yè)和手工業(yè)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其中不少包涵著數(shù)學知識。據(jù)戰(zhàn)國時成書的《考工記》記載,那時人們在制造農具、車輛、兵器、樂器等工作中,已經對角的概念有了認識并能加以應用。《考工記》說,“車人之事,半矩謂之宣,一宣有半謂之欘,一欘有半謂之柯,一柯有半謂之磬折”。其中,“矩”指直角。由此推算,“一宣”是45°,一“欘”是67.5°,一“柯”是101°15′,而一“磬折”該是151°52.5′。不過,這不是十分確切的。因為就在同一本書中,“磬折”的大小也有被說成是“一矩有半”,這樣它就該是135°了。各種角的專用名稱的出現(xiàn)既表現(xiàn)了在手工業(yè)技術中對角的認識和應用,但也反映了這種認識的原始性和局限性,反映了中國古代對角的數(shù)學意義的不重視。后面我們將會看到,中國古代數(shù)學之所以沒有發(fā)展出與角相關的理論,如一般三角形的相似理論、平行線理論、三角形邊角關系以及三角學等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對角概念的認識不足。它使中國古代數(shù)學以另一種方式來解決實踐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五、面積和體積計算面積和體積計算與稅收制度的建立和度量衡制度的完善直接有關。先秦重要典籍《春秋》記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開始按畝收稅,產十抽一,這說明春秋戰(zhàn)國時代我國已經有丈量土地和計算面積與體積的方法。這些方法后來集中出現(xiàn)在《九章算術》一書中。但可以肯定,在公元1世紀《九章算術》成書之前,它們應該已經存在。從近年來在古遺址如甘肅省居延縣附近、山東省臨沂縣銀雀山等地發(fā)現(xiàn)的漢代竹簡中,也可以得到證明。關于中國數(shù)學在面積和體積計算方面的成就,我們將在下面作詳細介紹。這里強調指出的是,這些成就在數(shù)學知識早期積累的時候已經逐步形成,并成為后來的面積和體積理論的基礎。第五節(jié)《墨經》中有關數(shù)學的定義(早期數(shù)學邏輯形式)中國古代數(shù)學不同于希臘古代數(shù)學,它不是建立在邏輯演繹基礎上的概念思維系統(tǒng),而是一種非演繹的算法理論。這種理論中的概念一般直接出現(xiàn)于算題和算法之中,而不是出現(xiàn)于對概念與概念關系的探求中,因而在具體計算或組建理論的時候,不太需要應用邏輯方法進行概念概括,包括對概念下定義。但是,這絕不等于說中國古代就沒有出現(xiàn)過數(shù)學概念的定義形式。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時代,墨家和名家為論辯的需要提出過不少數(shù)學概念的定義。其中《墨經》中最為集中?!赌洝饭?5篇,其中“經上”、“經說上”、“經下”、“經說下”4篇是后期墨家的集體著作,成書時間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之間?!敖洝陛d錄了數(shù)學概念的定義,“經說”給出必要的補充和說明?,F(xiàn)將書中涉及的數(shù)學概念的定義列舉如下:(1)〔經〕平,同高也。[經說]平,謂臺執(zhí)者也,若弟兄。(2)〔經〕中,同長也。[經說]心,中,自是往相若也。(3)[經]圜,一中同長也?!步浾f〕圜,規(guī)寫攴也。(4)〔經〕同長,以正相盡也?!步浾f〕同,捷與狂之同長也。后記:后記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我國古老而璀璨的科學文化曾是先民為謀求自我生存、自我發(fā)展與大自然抗爭的勞動結晶和有力武器;也是歷史上對人類文明做出重大貢獻的寶貴財富。發(fā)掘整理科技史料,無疑對弘揚傳統(tǒng)民族文化,對承前啟后、面向未來的人類社會進步事業(yè)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書系編委會成員多年集體勞動的成果。盧嘉錫先生和路甬祥先生擔任本書主編;其余各分科主編人如下:數(shù)學史綱:袁小明物理學史綱:王錦光洪震寰化學史綱:周嘉華天文學史綱:趙澄秋劉金沂地理學史綱:于希賢生物學史綱:汪子春農學史綱:閔宗殿醫(yī)學史綱:李經緯王渝生先生擔任執(zhí)行編委,統(tǒng)籌全書諸多事宜??傊?,經過大家多年努力,腳踏實地,艱苦工作,終于使該書及時面世。誠然,其中亦包含對諸如通力合作、淡薄名利精神之褒揚,以及對由于勞累過度而英年早逝的作者的追念之情等等。是為后記,謹此記之。

作者簡介

  盧嘉錫,中國化學家。原籍臺灣省臺南市,1915年生于福建廈門。1934年畢業(yè)于廈門大學化學系,1939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博士學位,同年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和工作。他設計的等傾向魏森堡照相的Lp因子倒數(shù)圖,曾為國際X射線晶體學界普遍采用。1944年在馬里蘭研究室工作,獲美國國防研究委員會成就獎。1945年回國,任廈門大學教授、化學系主任,浙江大學兼職教授。1949年后,歷任廈門大學理學院院長、副教務長、校長助理、副校長,福州大學副校長,創(chuàng)建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并擔任所長。1955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zhí)行主席,領導全院改革活動,為推進中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很大貢獻。1985年被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87年至1992年任副院長。1987年曾獲倫敦大學名譽科學博士學位,比利時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稱號,同年退居二線,任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1992年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名譽主席,并仍堅持有關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盧嘉錫教授曾任第八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現(xiàn)任第九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農工民主黨主席,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會長,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名譽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名譽理事長,福州大學名譽校長,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名譽所長等職。盧嘉錫教授有很深的學術造詣,他在研究過渡金屬絡合物和簇合物、硫氮化合物、新技術晶體材料科學等方面均有創(chuàng)見。1973年在國際上最早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網兜模型,之后又提出過渡金屬原子簇合物“自兜”合成中的“元件組裝”設想,以及一些〔MO3S4〕4+簇合物的類芳香性本質問題,使中國化學模擬生物固氮及有關原子簇的合成和結構化學研究躋身世界前列。曾先后在國內外發(fā)表重要論文80余篇。在他悉心組織指導下,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在過渡金屬原子簇結構化學、新晶體材料科學研究等方面均居于國際先進行列。路甬祥,中國工程技術專家。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浙江寧波。1964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1979年為德國亞琛大學液壓氣動研究所客座研究員,1981年獲該校工程博士學位。1983年為浙江大學教授、機械工程系流體傳動研究所所長。1985年起任浙江大學副校長,1988年至1995年任浙江大學校長。1990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86年至1996年任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F(xiàn)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長等職,并曾任IACEE副主席。路甬祥教授在機械工程特別是流體傳動與控制、工程教育等領域做出過重要貢獻,曾在歐、美等國家和國內獲20項專利,在國內外發(fā)表過240多篇重要科研和工程教育論文,并出版學術專著。他在前人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系統(tǒng)流量檢測力反饋”、“系統(tǒng)壓力直接檢測和反饋”等新原理,并應用于先導流量和壓力控制器件,將此技術推進到一個新階段。該技術被認為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電液控制技術重大進展之一,有關項目曾獲1988年、1989年國家發(fā)明二等獎、三等獎和光華科學基金特別獎,國家教委、機電部一等獎,并被德、日、瑞等多國列入教材與手冊。他研究開發(fā)的電液比例技術已被國家科委列為火炬計劃A類項目推廣,還主持開發(fā)研究了相應的CAD、CAT支撐系統(tǒng),被廣泛應用于中國許多工業(yè)部門。他創(chuàng)建的浙江大學流體傳動與控制研究所已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后流動站。作為博士生導師,他先后培養(yǎng)出多名博士、碩士及博士后。由于其在教育方面的杰出成就,曾獲1989年國家高等教育獎,并于1996年成為香港教育資助委員會第一位內地委員,同年獲香港科技大學名譽工學博士學位。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編 數(shù)學史綱
    第一章 數(shù)學知識的早期積累
    第一節(jié) 數(shù)字與記數(shù)法
    第二節(jié) 算術
    第三節(jié) 數(shù)的概念的擴展
    第四節(jié) 圖形知識
    第五節(jié) 《墨經》中有關數(shù)學的定義(早期數(shù)學邏輯形式)
    第六節(jié) 早期的數(shù)學教育
    第二章 系統(tǒng)數(shù)學理論的奠定
    第一節(jié) 算書的出現(xiàn)和理論的建設
    第二節(jié) 理論體系的典范《九章算術》
    第三章 數(shù)學理論的充實
    第一節(jié) 趙爽與劉徽
    第二節(jié) 祖沖之與祖暅
    第三節(jié) 數(shù)學教育與算經十書
    第四節(jié) 天文、歷法中的數(shù)學成就
    第五節(jié) 中印數(shù)學間的影響
    第四章 數(shù)學理論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宋元數(shù)學概況
    第二節(jié) 高次方程數(shù)值解法——增乘開方術與正負開方術
    第三節(jié) 列方程解應用題——天元術和四元術
    第四節(jié) 高階等差數(shù)列——垛積術和招差術
    第五節(jié) 同余式理論——大衍求一術
    第六節(jié) 其他成就
    第五章 傳統(tǒng)數(shù)學的沉寂和復蘇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數(shù)學的沉寂
    第二節(jié) 珠算等實用數(shù)學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西方數(shù)學的傳入
    第四節(jié) 中西會通
    第五節(jié) 傳統(tǒng)數(shù)學的理論和研究
    第六章 近代數(shù)學的確立
    第一節(jié) 西方數(shù)學著作的再翻譯
    第二節(jié) 中國學者對近代數(shù)學的研究
    第三節(jié) 近代數(shù)學教育
    中國古代數(shù)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編 物理學史綱
    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jié) 物理知識的萌發(fā)
    第二節(jié) 中國物理學史料的來源
    第三節(jié) 物理學史中的重要古籍和人物
    第二章 物性
    第一節(jié) 物質觀念
    第二節(jié) 樸素的元素論思想
    第三節(jié) 物質守恒思想
    第四節(jié) 物質結構
    第三章 熱學
    第一節(jié) 熱的獲得與對熱的認識
    第二節(jié) 測溫與測濕
    第三節(jié) 熱的傳播、保溫瓶
    第四節(jié) 熱膨脹與熱應力
    第五節(jié) 物態(tài)變化
    第六節(jié) 熱功
    第四章 中國古代計量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對時間的量度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度量衡的發(fā)展
    第五章 力學
    第一節(jié) 時間、空間、運動
    第二節(jié) 慣性、力、重量與比重
    第三節(jié) 機械
    第四節(jié) 流體力學知識
    第五節(jié) 材料力學知識
    第六章 聲學
    第一節(jié) 樂器的制作與使用
    第二節(jié) 樂律學
    第三節(jié) 聲本性的論述與應用
    第七章 電磁學
    第一節(jié) 磁現(xiàn)象與電現(xiàn)象
    第二節(jié) 大氣中的電磁現(xiàn)象
    第三節(jié) 對磁性的進一步認識
    第四節(jié) 人造磁體的出現(xiàn)
    第八章 光學
    第一節(jié) 光源
    第二節(jié) 影與影戲
    第三節(jié) 成像論
    第四節(jié) 大氣光象
    第五節(jié) 光學儀器
    第九章 明末清初西方物理學傳入中國
    第一節(jié) 西學東漸
    第二節(jié) 傳入的物理學知識
    第三節(jié) 西學東漸的影響
    第四節(jié) 力學機械和光學儀器
    第五節(jié) 光學理論
    附錄 歷代度量衡比較表
    1.長度、面積的比較
    2.重量(質量)的比較
    3.容量(體積)的比較
    中國古代物理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編 化學史綱
    第一章 實用化學的起源與古代物質觀
    第一節(jié) 對火的認識和利用
    第二節(jié) 關于物質變化的理論
    第三節(jié) 關于物質構成的思想
    第二章 陶瓷工藝及其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制陶技術的發(fā)展和原始青釉瓷器的出現(xiàn)
    第二節(jié) 鉛釉的出現(xiàn)和成熟的青瓷
    第三節(jié) 青瓷和白瓷的發(fā)展
    第四節(jié) 爭新斗艷的宋代瓷業(yè)
    第五節(jié) 陶瓷工藝的鼎盛時期
    第三章 銅及其合金
    第一節(jié) 青銅時代
    第二節(jié) 青銅冶煉技術與“六齊”規(guī)律
    第三節(jié) 水法煉銅
    第四節(jié) 黃銅和白銅
    第四章 鐵及其合金
    第一節(jié) 煉鐵技術的起源和發(fā)展
    第二節(jié) 煉鋼技術的發(fā)明和發(fā)展
    第五章 其他有色金屬的認識和利用
    第一節(jié) 鉛、錫和銻
    第二節(jié) 鋅
    第三節(jié) 金和銀
    第四節(jié) 汞
    第六章 造紙術的發(fā)明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 造紙術的發(fā)明
    第二節(jié) 蔡倫與造紙技術的發(fā)展和推廣
    第三節(jié) 造紙技術的演進
    第四節(jié) 造紙術向東西方的傳播
    第七章 釀酒工藝的演變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 釀酒溯源
    第二節(jié) 曲蘗的發(fā)明和發(fā)展
    第三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的釀酒工藝
    第四節(jié) 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酒
    第八章 染料、顏料、香料及漆
    第一節(jié) 染料和顏料
    第二節(jié) 香料
    第三節(jié) 漆
    第九章 中國金丹術的起源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 金丹術的起源和漢代金丹術
    第二節(jié)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金丹術
    第三節(jié) 隋唐時期的金丹術
    第四節(jié) 五代和宋元時期的金丹術
    第五節(jié) 明代的金丹術
    第六節(jié) 清代的金丹術
    第十章 化學的原始形態(tài)——金丹術
    第一節(jié) 金丹術的理論
    第二節(jié) 煉丹術的設備和方法
    第三節(jié) 煉丹術的成就
    第十一章 火藥的發(fā)明和火器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黑火藥的發(fā)明
    第二節(jié) 火藥和火藥武器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火藥、火藥武器的傳播和交流
    第十二章 近代化學的傳入
    第一節(jié) 化學書籍的翻譯與化學知識的傳播
    第二節(jié) 化學教育的發(fā)展
    第十三章 中國古代化學史研究中的重要古籍
    第一節(jié) 《考工記》
    第二節(jié) 從《神農本草經》到《證類本草》
    第三節(jié) 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
    第四節(jié)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第五節(jié) 葛洪的《抱樸子》
    第六節(jié) 《武經總要》
    第七節(jié) 朱肱的《北山酒經》
    第八節(jié) 竇革的《酒譜》
    第九節(jié) 《道藏》
    第十節(jié)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第十一節(jié)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第十二節(jié) 茅元儀的《武備志》
    第十三節(jié) 唐英的《陶冶圖說》
    第十四節(jié) 朱琰的《陶說》
    中國古代化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編 天文學史綱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jié) 中西古代天文學之比較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
    第三節(jié) 古代天文學的主要成就及其衰落
    第二章 天文學史的主要文獻史料
    第一節(jié) 甲骨文、金文和《詩經》
    第二節(jié) 《周易》、《尚書》和《周禮》
    第三節(jié) 《夏小正》、《月令》、《十二紀》、《時則訓》和《時訓解》
    第四節(jié) 先秦諸子
    第五節(jié) 二十四史中天文律歷諸志
    第六節(jié) 《周髀算經》和《靈憲》
    第七節(jié) 《乙巳占》、《開元占經》和《觀象玩占》
    第八節(jié) 《甘石星經》、《步天歌》、《靈臺秘苑》和《景祐乾象新書》
    第九節(jié) 《渾天儀圖注》和《新儀象法要》
    第十節(jié) 《疇人傳》、出土文物和其他
    第三章 天文儀器
    第一節(jié) 表和圭
    第二節(jié) 漏和刻
    第三節(jié) 渾儀
    第四節(jié) 簡儀和仰儀
    第五節(jié) 渾象
    第六節(jié) 西域儀象
    第七節(jié) 晷儀、復矩、正方案、牽星板
    第四章 古歷解讀
    第一節(jié) 中國古歷沿革和分期
    第二節(jié) 古歷計算原理和方法概述
    第三節(jié) 日躔
    第四節(jié) 月離
    第五節(jié) 交食推步
    第六節(jié) 晷漏和中星
    第七節(jié) 行星位置計算
    第八節(jié) 少數(shù)民族歷法
    第五章 天地的結構和形狀
    第一節(jié) 蓋天一天在上,地在下,天蓋地
    第二節(jié) 渾天—天在外,地在內,天包地
    第三節(jié) 宣夜 日月眾星,無所根系
    第四節(jié) 地體形狀
    第五節(jié) 宇宙無限和天地成亡
    第六章 恒星
    第一節(jié) 星名瑣談
    第二節(jié) 三垣二十八宿
    第三節(jié) 甘石巫三家星
    第四節(jié) 星圖
    第五節(jié) 星表
    第七章 古代天象記錄的應用研究
    第一節(jié) 應用歷史天文學簡介
    第二節(jié) 古代天象記錄的尋求
    第三節(jié) 古日食與地球自轉問題
    第四節(jié) 彗流隕記錄的研究
    第五節(jié) 太陽黑子和極光史料的意義
    第六節(jié) 行星現(xiàn)象和太陽變化
    第七節(jié) 古代客星與現(xiàn)代遺跡
    第八節(jié) 古記錄中的恒星光色變化
    第八章 古代天文學對外域的影響
    第一節(jié) 中國古典天文學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節(jié) 日本古代天文學的中國背景
    第三節(jié) 朝鮮古代天文學的特點
    第四節(jié) 東南亞一帶的漢歷
    第五節(jié) 中印交流
    第六節(jié) 阿拉伯民族與中國
    第七節(jié) 中國古典天文學進入歐洲
    第八節(jié) 域外學者對中國天文學的研究
    第九章 中西天文學合流
    第一節(jié) 明清之際的天文學形勢
    第二節(jié) 《崇禎歷書》和第谷體系
    第三節(jié) 北京古觀象臺及《靈臺儀象志》
    第四節(jié) 《儀象考成》、《歷象考成》和地心橢圓面積定律
    第五節(jié) 《談天》標志著轉折
    第六節(jié) 《談天》的內容
    第七節(jié) 近代天文事業(yè)的基礎
    第十章 古代天文學家
    劉 歆(?-23年)
    賈 逵(30-101年)
    張 衡(78-139年)
    何承天(370-447年)
    祖沖之(429-500年)
    張子信
    劉 焯(542-608年)
    李淳風(602-670年)
    瞿曇家族
    一 行(683-727年)
    蘇 頌(1020-1101年)
    沈 括(1031-1095年)
    耶律楚材(1190-1244年)
    扎馬魯丁
    郭守敬(1231-1316年)
    貝 琳(?-1490年)
    徐光啟(1562-1633年)
    梅文鼎(1633-1721年)
    明安圖(約1692-約1765年)
    李善蘭(1811-1882年)
    中國古代天文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編 地理學史綱
    第一章 中國地理學史的一些理論問題
    第一節(jié) 什么是中國地理學史
    第二節(jié) 為什么要研究中國地理學史
    第三節(jié) 中國古代的地理學是一個基本獨立的體系
    第四節(jié) 中國地理學史研究的內容
    第五節(jié) 地理學史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第二章 中國古代地理學思想簡論
    第一節(jié) “陰陽變易、生生不息”的地理思想
    第二節(jié) 大地活體、經絡、穴位、循環(huán)說
    第三節(jié) 生氣與藏風、得水說
    第四節(jié) “天人合一”的地理思想
    第五節(jié) “五行生克”的地理思想
    第六節(jié) 追求人地關系的和諧
    第三章 上古地理知識的起源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石器時代地理知識的萌芽
    第二節(jié) 夏、商時期的地理知識
    第三節(jié) 周代的地理知識
    第四章 部門地理知識
    第一節(jié) 《詩經》中的地理知識
    第二節(jié) 區(qū)劃地理的萌芽——《禹貢》
    第三節(jié) 神話與傳說的地理著作——《山海經》
    第四節(jié) 因勢利導、一匡天下的《管子》地理知識
    第五節(jié) 以水系為地理坐標——酈道元的《水經注》
    第六節(jié) 樊綽《蠻書》的地理成就
    第五章 測量和地圖學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先秦測量和地圖的記載
    第二節(jié) 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墓地圖與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稀世地圖
    第三節(jié) 裴秀制圖的理論和實踐
    第四節(jié) 僧一行的子午線測量和賈耽的《海內華夷圖》
    第五節(jié) 沈括及其對地理學的貢獻
    第六節(jié) 宋元輿圖
    第七節(jié) 近代制圖學的傳入
    第六章 野外考察與地理視野擴展
    第一節(jié) 周覽四海名山大川的司馬遷
    第二節(jié) 張騫、班超通西域
    第三節(jié) 法顯和《佛國記》
    第四節(jié) 玄奘和《大唐西域記》
    第五節(jié) 《宋人行記》在地理學上的貢獻
    第六節(jié) 元代陸路的長途旅行家
    第七節(jié) 楊慎的旅行及其地理學貢獻
    第八節(jié) 漢代南海交通與南海地理知識
    第九節(jié) 宋元的海上交通與地理知識
    第十節(jié) 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下西洋
    第七章 地方志編修與區(qū)域地理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中國方志的起源
    第二節(jié) 《漢書·地理志》和漢魏方志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隋、唐行政管理與地方志繁榮發(fā)展
    第四節(jié) 宋代方志的變革
    第五節(jié) 元明清及民國時期方志的大發(fā)展
    第六節(jié) 中國方志發(fā)展史上的流派
    第八章 中古時代晚期的地理學及近代地理學萌芽
    第一節(jié) 近代先驅地理學家徐弘祖及其貢獻
    第二節(jié) 明代幾位有貢獻的地理學家
    第三節(jié) 清代幾位經世致用的地理學家
    中國古代地理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編 生物學史綱
    第一章 古代生物學的淵源
    第一節(jié) 古代生物學知識的萌芽
    第二節(jié) 甲骨文中的動、植物知識
    第三節(jié) 《詩經》中的動、植物知識
    第四節(jié) 《夏小正》——最早的物候記錄
    第二章 古代生物學的初步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早期有關動、植物地理分布的知識
    第二節(jié) 《管子·地員篇》——杰出的生態(tài)學著作
    第三節(jié) 早期的食物鏈記載
    第四節(jié) 生物資源保護思想
    第五節(jié) 關于人體形態(tài)構造和機能的研究
    第六節(jié) 草木、蟲魚、鳥獸分類系統(tǒng)的形成
    第七節(jié) 蠶的研究和利用
    第三章 描述性生物學體系的奠定
    第一節(jié) 藥用動、植物的研究
    第二節(jié) 動、植物名實的考訂
    第三節(jié) 西域和南方動、植物的研究
    第四節(jié) 專譜的出現(xiàn)
    第五節(jié) 《齊民要術》的生物學知識
    第六節(jié) 昆蟲寄生的發(fā)現(xiàn)
    第七節(jié) 以蟲治蟲的發(fā)明
    第八節(jié) 對生物遺傳性和變異性的認識
    第四章 古代生物學的全面發(fā)展
    第一節(jié) 藥用動、植物研究的空前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動、植物名實考證研究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園林植物研究之興起
    第四節(jié) 對南方動、植物研究的發(fā)展
    第五節(jié) 對昆蟲的研究
    第六節(jié) 我國第一部鳥類學著作——《禽經》
    第七節(jié) 解剖學的發(fā)展
    第八節(jié) 對化石的認識
    第五章 古代生物學發(fā)展的巔峰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藥用動、植物學的新發(fā)展
    第二節(jié) 野生食用植物的研究
    第三節(jié) 植物圖譜的發(fā)展
    第四節(jié) 國外重要植物的輸入和研究
    第五節(jié) 對水產動物的研究
    第六節(jié) 昆蟲研究的發(fā)展
    第七節(jié) 對免疫的研究
    第八節(jié) 解剖學的新發(fā)展
    第九節(jié) 遺傳變異研究的發(fā)展
    第十節(jié) 西人對中國動、植物的考察和研究
    第十一節(jié) 西方近代生物學的傳入
    中國古代生物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編 農學史綱
    第一章 中國農業(yè)的起源
    第一節(jié) 農業(yè)的發(fā)生
    第二節(jié) 中國原始農業(yè)的分布
    第三節(jié) 早期的農作物和家畜
    第四節(jié) 原始的生產方法——刀耕火種
    第二章 中國古代的土地利用與土壤改良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的土地利用方式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的土壤改良
    第三章 中國古代的農田水利
    第一節(jié) 我國農田水利建設的偉大開端——夏禹治水
    第二節(jié) 古代的農田水利工程
    第三節(jié) 水資源的利用
    第四章 中國古代的肥料積制與施肥技術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對施肥作用的認識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的肥料及其積制技術的演變
    第三節(jié) 中國古代的施肥技術
    第五章 中國古代的農具及其演變
    第一節(jié) 農具材料及動力的演變
    第二節(jié) 農具種類的演變
    第六章 中國古代的作物結構及品種選育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的作物結構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的品種選育
    第七章 中國古代的耕作栽培技術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的耕作技術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的耕作制度與復種技術
    第三節(jié) 中國古代的栽培技術
    第八章 中國古代的貯藏與加工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的貯藏技術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的農產品加工
    第九章 中國古代的農學思想和農學家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的農學思想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的農學家
    中國古代農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八編 醫(yī)學史綱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中國醫(yī)藥衛(wèi)生的起源
    第三章 早期醫(yī)療與醫(yī)巫斗爭
    第一節(jié) 農業(yè)發(fā)展促進醫(yī)藥進步
    第二節(jié) 醫(yī)食同源與伊尹創(chuàng)制湯液
    第三節(jié) 甲骨文反映的殷商疾病觀
    第四節(jié) 從《詩經》等文獻看商周醫(yī)藥水平
    第五節(jié) 大儺與預防傳染病的風俗
    第六節(jié) 巫術與巫醫(yī)的活動
    第七節(jié) 《周禮》反映的醫(yī)事管理與醫(yī)學分科
    第八節(jié) 環(huán)境衛(wèi)生與個人衛(wèi)生
    第四章 醫(yī)療經驗積累與理論形成
    第一節(jié) 最早的醫(yī)學分科
    第二節(jié) 專職醫(yī)師的出現(xiàn)
    第三節(jié) 藥物知識的積累
    第四節(jié) 尸體防腐敗與保護
    第五節(jié) 馬王堆漢墓醫(yī)書
    第六節(jié) 中醫(yī)學典籍《內經》的誕生
    第五章 醫(yī)藥學的整理提高
    第一節(jié) 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
    第二節(jié) 淳于意與《診籍》
    第三節(jié) 醫(yī)學釋難之作《難經》
    第四節(jié) 針灸在民間普及
    第五節(jié) 外科鼻祖——華佗
    第六節(jié) 醫(yī)圣——張仲景
    第七節(jié) 杏林春暖與虎守杏林
    第六章 醫(yī)學實踐領域不斷擴大
    第一節(jié) 葛洪的杰出貢獻與醫(yī)療手冊
    第二節(jié) 王叔和《脈經》與疾病診斷
    第三節(jié) 山中宰相——陶弘景
    第四節(jié) 皇甫謐與《針灸甲乙經》
    第五節(jié) 外科手術與外科學發(fā)展
    第六節(jié) 陳延之與《小品方》
    第七章 醫(yī)學藥學發(fā)展的集大成
    第一節(jié) 醫(yī)學文獻的征集與整理
    第二節(jié) 第一部病因證候專著《諸病源候論》
    第三節(jié) 政府頒布的第一部藥典——《新修本草》
    第四節(jié) 孫思邈與臨床百科全書《千金方》
    第五節(jié) 醫(yī)學文獻整理大師王燾
    第六節(jié) 藏醫(yī)學集大成巨著《四部醫(yī)典》
    第七節(jié) 藺道人與《理傷續(xù)斷方》
    第八節(jié) 法醫(yī)學與《疑獄集》
    第九節(jié) 醫(yī)學教育與醫(yī)事管理制度
    第十節(jié) 繁榮的國內外醫(yī)藥交流
    第十一節(jié) 統(tǒng)治階級對醫(yī)學家的迫害
    第十二節(jié) 非醫(yī)學書籍對外科手術的記載
    第八章 醫(yī)藥學步入全面大發(fā)展
    第一節(jié) 王安石變法與醫(yī)學教育改革
    第二節(jié) 政府創(chuàng)設校正醫(yī)書局
    第三節(jié) 整理刻印醫(yī)方巨著
    第四節(jié) 創(chuàng)辦專營藥物的官藥局
    第五節(jié) 解剖人體和繪制解剖圖
    第六節(jié) 國家修訂和頒布藥典
    第七節(jié) 針灸發(fā)展與鑄造針灸銅人
    第八節(jié) 婦產科學的發(fā)展
    第九節(jié) 小兒科學的進步
    第十節(jié) 疾病診斷水平提高
    第十一節(jié) 宋慈與法醫(yī)學的發(fā)展
    第十二節(jié) 科學家沈括與醫(yī)學
    第十三節(jié) 藏醫(yī)學的發(fā)展
    第九章 國內各民族醫(yī)學交流與學派爭鳴
    第一節(jié) 契丹族醫(yī)學
    第二節(jié) 回鵑族醫(yī)學
    第三節(jié) 吐蕃醫(yī)學
    第四節(jié) 女貞族醫(yī)學
    第五節(jié) 黨項族醫(yī)學
    第六節(jié) 回回醫(yī)學
    第七節(jié) 蒙古族醫(yī)學
    第八節(jié) 金元時期的醫(yī)學爭鳴
    第十章 醫(yī)藥學發(fā)展的革新傾向與進步
    第一節(jié) 藥物學的蓬勃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李時珍的杰出成就與《本草綱目》
    第三節(jié) 方劑學空前發(fā)展與普及
    第四節(jié) 接種人痘預防天花之創(chuàng)造
    第五節(jié) 傳染病學說之革新
    第六節(jié) 內科學之發(fā)展
    第七節(jié) 外科學發(fā)展之成就
    第八節(jié) 針灸學之發(fā)展
    第九節(jié) 婦兒科學之進展
    第十節(jié) 眼科、口齒科與耳鼻咽喉科成就
    第十一節(jié) 醫(yī)學家醫(yī)療經驗的寶庫《名醫(yī)類案》
    第十二節(jié) 醫(yī)籍整理與全書編纂
    第十三節(jié) 醫(yī)德與醫(yī)林故事
    第十四節(jié) 中外醫(yī)學交流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藥衛(wèi)生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 醫(yī)學發(fā)展趨于普及提高
    第一節(jié) 普及發(fā)展中的方藥學
    第二節(jié) 溫病學派的蓬勃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內科學發(fā)展與學派之爭
    第四節(jié) 外科學發(fā)展趨于保守
    第五節(jié) 正骨學經驗豐富多彩
    第六節(jié) 外治法形成豐富寶庫
    第七節(jié) 婦兒科的經驗積累和推廣
    第八節(jié) 五官科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
    第九節(jié) 針灸與養(yǎng)生學的發(fā)展
    第十節(jié) 醫(yī)學普及與文獻整理
    第十一節(jié) 人體解剖學的進步
    第十二節(jié) 醫(yī)學革新的阻力
    第十三節(jié) 西醫(yī)學之傳入及其影響
    中國古代醫(yī)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