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操作系統(tǒng)WindowsWindows 2000 Server體系結構與規(guī)劃

Windows 2000 Server體系結構與規(guī)劃

Windows 2000 Server體系結構與規(guī)劃

定 價:¥68.00

作 者: (美)Morten Strunge Nielsen著;汪洲[等]譯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Windows技術叢書
標 簽: Windows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094852 出版時間: 2002-01-01 包裝:
開本: 24cm 頁數(shù): 641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完全涵蓋了Windows 2000的主要特征,同時還提供了許多有關設計的實例、指導和警告。另外,本書還對如何從Windows NT遷移到Windows 2000,如何同Exehange Server 5.5、Exehange 2000 Server和當前其他應用程序集成,以及如何同將來的集成活動目錄應用程序集成進行了精深的探討。本書內(nèi)容全面、深入淺出,從設計和計劃的角度為讀者全面理解Windows 2000提供了指導。

作者簡介

暫缺《Windows 2000 Server體系結構與規(guī)劃》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概 覽
第1章 市場概覽
1.1 Microsoft無處不在
1.2 NT與windows9x對比
1.3 面向高端的Windows 2000Server
1.4 追求新的商業(yè)機遇
1.4.1 個人數(shù)字助理
1.4.2 瘦客戶
1.4.3 集成電視
1.5 理解新的Microsoft思想:數(shù)字神經(jīng)系統(tǒng)
1.6 一切都導向Windows 2000Server
第2章 Windows 2000概述
2.1 Windows 2000是一個龐大的新版本
2.1.1 Windows 2000Server的文件、打印和Web服務
2.1.2 Windows 2000Server的應用程序、基礎結構和通信服務
2.1.3 Windows 2000Professional
2.1.4 理解Windows 2000
2.1.5 第一項革命:活動目錄
2.1.6 第二項革命:Microsoft管理控制臺
2.1.7 第三項革命:減輕桌面負擔的IntelliMirror和其他技術
2.1.8 第四項革命:真正的安全性
2.1.9 第五項革命:為分布式未來做準備
2.1.10 獲得正確的觀點
第二部分 規(guī) 劃
第3章 目錄服務導論
3.1 目錄服務由什么組成
3.1.1 為什么需要目錄服務
3.1.2 X.500是共同的根基
3.1.3 了解LDAP
3.2 當今的目錄服務
3.2.1 NDS
3.2.2 活動目錄
3.2.3 逐漸發(fā)展的目錄服務
第4章 理解活動目錄
4.1 進入活動目錄
4.2 基本的目錄服務定義
4.2.1 對象和屬性
4.2.2 容器
4.2.3 樹
4.2.4 名稱空間
4.2.5 命名上下文和分區(qū)
4.2.6 名稱
4.2.7 名稱解析
4.3 域:目錄的邏輯分區(qū)
4.3.1 樹
4.3.2 森林
4.4 組織單元--域的邏輯分區(qū)
4.5 全局編目:活動目錄的另一重要特點
4.6 域控制器和站點:目錄的物理部分
4.6.1 域控制器
4.6.2 站點
4.7 關鍵的活動目錄特性
4.7.1 DNS集成
4.7.2 Kerberos安全
4.7.3 訪問活動目錄
4.7.4 復制
4.8 活動目錄怎樣適應Windows 2000Server的體系結構
4.9 活動目錄摘要
第5章 活動目錄的關鍵概念
5.1 域和組織單元
5.1.1 域
5.1.2 組織單元
5.2 樹和森林
5.2.1 樹
5.2.2 森林
5.2.3 比較樹和森林
5.3 把重要塊集中在一起
5.4 DNS和LDAP
5.4.1 動態(tài)DNS
5.4.2 輕型目錄訪問協(xié)議
5.5 全局編目
5.6 物理方面:站點和DC
5.7 關于復制的討論
5.8 活動目錄名稱類型和命名規(guī)范
5.9 活動目錄的邏輯結構單元
5.10 活動目錄安全特征
5.10.1 對象保護
5.10.2 授權
5.10.3 繼承
5.10.4 信任關系
5.11 繼續(xù)
第6章 確定組織的目錄設置
6.1 有關規(guī)劃組的幾個問題
6.2 確定組織的特點
6.2.1 確認組織的模型
6.2.2 確定組織結構
6.2.3 組織的圖表
6.2.4 確定地理的結構
6.2.5 規(guī)劃組織的變化
6.2.6 確定安全需求
6.2.7 分析企業(yè)網(wǎng)絡基礎結構
6.3 你的需求及原因
6.4 繼續(xù)
第7章 決定DNS的結構
2.1 活動目錄設置中的一個DNS
7.2 從WINS到DDNS
7.2.1 介紹域名系統(tǒng)
7.2.2 理解DNS
7.2.3 DNS Server
7.2.4 標準資源記錄格式
7.2.5 DNS名稱的注冊和解析
7.3 熟悉DDNS和其他DNS新特征
7.3.1 討論DDNS
7.3.2 討論DNS-NOTIFY
7.3.3 討論增量區(qū)域傳輸
7.3.4 討論SRV RR
7.3.5 掌握集成活動目錄的DDNS
7.3.6 HDCP集成和WINS互操作性
7.4 設計DNS
7.4.1 選擇DNS Server
7.4.2 如何選擇DNS名
7.4.3 聚焦組織的根域
7.4.4 在內(nèi)部和外部根名間選擇
7.4.5 聚焦DNS區(qū)域和復制
7.4.6 WINS:類似"雞肋"--幾點建議
7.5 設計DNS的推薦步驟
7.6 開展業(yè)務
第8章 規(guī)劃域結構
8.1 堅持KISS
8.2 建立一個域
8.3 OU基本知識
8.4 OU概念的總結
8.4.1 分配管理權
8.4.2 替換資源域
8.4.3 應用策略
8.4.4 對象分組
8.5 OU與域
8.6 設計OU結構
8.7 典型的OU模型
8.7.1 基于地域的OU模型
8.7.2 基于部門的OU模型
8.7.3 基于業(yè)務單元的OU模型
8.7.4 基于項日的OU模型
8.7.5 基于管理的OU模型
8.7.6 基于對象的OU模型
8.8 規(guī)劃OU結構
8.8.1 考慮實現(xiàn)哪種OU對象
8.8.2 決定OU結構每一層應該是什么樣
8.8.3 決定OU的命名規(guī)范
8.8.4 規(guī)劃委托OU管理權
8.9 關于OU設計的一些建議
8.9.1 第一層
8.9.2 第二層
8.9.3 其他層
8.10 OU設計的例子
8.10.1 一個小組織的例子
8.10.2 一個州政府的例子
8.10.3 一個國際性企業(yè)的例子
8.11 最好的實踐經(jīng)驗
8.12 總結
第9章 規(guī)劃用戶和組管理方式
9.1 用戶賬號管理簡介
9.2 用戶賬號
9.2.1 何時超出域的范圍
9.2.2 其他用戶賬號選項
9.3 組賬號介紹
9.3.1 掌握組
9.3.2 其他組的新特征
9.3.3 組范圍概述
9.3.4 理解域模式和組
9.4 缺省組
9.4.1 內(nèi)置組
9.4.2 預定義組
9.4.3 理解缺省組
9.4.4 特殊組
9.4.5 可信任域組
9.4.6 用戶權限
9.5 組策略
9.6 最好的實踐經(jīng)驗
9.7 簡述用戶和組
第10章 規(guī)劃組策略和管理委托
10.1 管理委托
10.2 理解組策略
10.3 深入探討組策略
10.3.1 軟件設置--軟件安裝
10.3.2 Windows設置--安全設置
10.3.3 Windows設置--文件夾重定向
10.3.4 Windows設置--腳本
10.3.5 管理模板
10.4 開始做計劃
10.5 管理范圍
10.5.1 分層設計與整體設計
10.5.2 單一策略類型的設計與多策略類型的設計
10.5.3 功能角色與協(xié)同設計
10.5.4 集中式或分布式控制oU委托
10.5.5 更實際的問題
10.6 性能優(yōu)化
10.7 管理優(yōu)化
10.8 最好的實踐經(jīng)驗
10.9 組策略小結
第11章 規(guī)劃域樹和森林
11.1 使用單個域
11.2 介紹域樹和森林
11.2.1 域樹說明
11.2.2 森林說明
11.3 準備好了么--好了
11.4 開始設計域結構
11.5 確定組織所需要的域數(shù)量
11.5.1 設法滿足單個域
11.5.2 決定添加更多的域
11.5.3 安排域樹中的域
11.5.4 安排森林中的域
11.5.5 創(chuàng)建其他森林
11.6 定義域名稱空間
11.6.1 根
11.6.2 第一層
11.6.3 第二層
11.6.4 第三層及其他
11.7 域設計舉例
11.7.1 單個域解決方案
11.7.2 域樹解決方案
11,7.3 森林解決方案
11.8 最好的實踐經(jīng)驗
11.9 總結
第12章 物理結構規(guī)劃
12.1 介紹DC、GC和站點
12.1.1 域控制器
12.2.2 全局編目
12.1.3 站點
12.2 深入研究復制
12.2.1 站點內(nèi)部復制
12.2.2 站點之間復制
12.3 如何進行復制
12.3.1 確定要復制的改動:更新傳播
12.3.2 防止不必要的復制:循環(huán)傳播
12.3.3 解決更新沖突:沖突檢測
12.3.4 多主機復制的一個小例外:FSMO
12.3.5 另一個例外:緊急復制觸發(fā)器
12.4 深人研究DC和GC
12.4.1 理解DC
12.4.2 理解GC
12.5 深入研究站點
12.5.1 站點的定義
12.5.2 站點的含義
12.5.3 深入研究站點內(nèi)部的選項
12.5.4 深入研究站點之間的選項
12.5.5 選擇復制拓撲
12.6 不要忽略時間服務
12.7 其他復制拓撲:DFS和FRS
12.7.1 感受FRS
12.7.2 不要忽視DFS特征
12.8 如何設計物理屬性
12.8.1 站點設計簡介
12.8.2 檢查位置
12.8.3 確定連通性及可用帶寬
12.8.4 設立站點結構
12.8.5 確定站點屬性
12.8.6 決定放置OC和GC的地點
12.8.7 放置FSMO
12.8.8 優(yōu)化不同場景
12.8.9 優(yōu)化DFS復制拓撲
12.8.10 一些例子
12.9 最好的實踐經(jīng)驗
12.10 總結
第13章 結果評定
13.1 理解目錄服務
13.2 了解活動目錄
13.3 核心活動目錄概念
13.3.1 動態(tài)DNS
13.3.2 域
13.3.3 組織單元
13.3.4 域樹和森林
13.3.5 組
13.3.6 域控制器
13.3.7 站點
13.3.8 全局編目
13.4 規(guī)劃:從誤解到清楚
13.5 規(guī)劃活動目錄邏輯結構
13.6 規(guī)劃活動目錄物理結構
13.7 不要忘記安全
13.8 總結
第三部分 高級設計專題
第14章 高級安全主題
14.1 安全基礎結構的基本原理
14.1.1 SSPI
14.1.2 CryptoAPI
14.2 基本驗證系統(tǒng):Kerberos
14.2.1 工作原理
14.2.2 Kerberos是如何安全保護本地區(qū)域的
14.2.3 Kerberos是如何安全保護全局區(qū)域的
14.2.4 人無完人
14.3 兩種選擇:PKI和智能卡
14.3.1 了解公共密鑰加密
14.3.2 PKI里是什么
14.4 網(wǎng)絡層安全:IPSEC
14.4.1 使用IPSEC
14.4.2 IPSEC選項
14.4.3 IPSEC內(nèi)幕
14.5 磁盤層安全:EFS
14.6 實現(xiàn)安全
14.6.1 了解安全配置工具包
14.6.2 理解安全模板
14.6.3 使用安全模板
14.6.4 如何配置和分析安全設置
14.7 一種有很少缺陷的真正偉大的解決方案
第15章 如何設計Exchange Server
15.1 Exchange Server互操作
15.1.1 從Windows NT Server移植到Windows 2000Server
15.1.2 保持目錄同步
15.2 Exchange 2000Server介紹
15.2.1 活動目錄的美好前景
15.2.2 幾點綜述
15.2.3 新增的主要目錄對象
15.3 升級到Exchange 2000Server
15.3.1 Exchange 2000 Server設計
15.3.2 遷移到Exchange 2000 Server
15.4 最好的實踐經(jīng)驗
15.5 這就是Exchange
第16章 如何設計支持活動目錄的應用程序
16.1 什么是集成
16.1.1 服務連接點
16.1.2 使用現(xiàn)有目錄對象
16.1.3 服務主體名
16.1.4 單次登錄
16.1.5 全部或部分目錄集成
16.2 當前情況
16.3 通用集成
16.3.1 MMS簡介
16.3.2 MMS基本原理
16.4 這僅僅(希望)是開始
第四部分 測 試
第17章 實現(xiàn)活動目錄
17.1 安裝WiRdows 2000Server
17.1.1 選擇合適的文件系統(tǒng)
17.1.2 為活動目錄準備服務器
17.1.3 安裝活動目錄DC
17.1.4 完成DNS的最后細節(jié)工作
17.1.5 使用集成活動目錄的DNS
17.1.6 完成活動目錄的最后細節(jié)
17.1.7 管理活動目錄
17.2 到目前為止一切順利
第18章 高級活動目錄實現(xiàn)專題
18.1 高級選項
18.2 為管理授權和策略創(chuàng)建OU
18.2.1 管理授權
18.2.2 組策略
18.3 創(chuàng)建站點并定義復制屬性
18.3.1 創(chuàng)建子網(wǎng)和站點
18.3.2 創(chuàng)建復制拓撲結構
18.3.3 將DC轉(zhuǎn)換成GC
18.4 使用Windows 2000Server進行災難預防
18.4.1 容錯卷
18.4.2 備份活動目錄
18.5 關鍵域和森林屬性的使用
18.5.1 改變域運行模式
18.5.2 管理UPN后綴
18.5.3 FSMO介紹
18.6 主要的活動目錄工具
18.6.1 ADSI編輯器
18.6.2 CLONEPR
18.6.3 DCDIAG
18.6.4 DSACLS
18.6.5 DSASTAT
18.6.6 活動目錄管理工具
18.6.7 活動目錄對象管理器
18.6.8 網(wǎng)絡連通性測試器
18.6.9 Windows2000域管理器
18.6.10 NLTEST
18.6.11 NTDSUTIL
18.6.12 復制診斷工具
18.6.13 活動目錄復制監(jiān)視器
18.6.14 安全管理工具
18.7 雜貨袋
第19章 模式管理
19.1 模式概覽
19.2 最重要的活動目錄對象類
19.2.1 用于選擇的大量對象
19.2.2 類定義對象
19.2.3 屬性定義對象
19.3 何時修改模式
19.3.1 決定如何修改模式
19.3.2 如何處理模式修改
19.4修改模式
19.4.1 移去安全互鎖以修改模式
19.4.2 添加類
19.4.3 修改類
19.4.4 添加屬性
19.4.5 修改屬性
19.4.6 對模式添加和修改進行系統(tǒng)檢查
19.4.7 與修改模式相關的問題
19.5 如何進行大量數(shù)據(jù)輸入
19.5.1 導出和導入目錄信息的命令行工具
19.5.2 處理活動目錄大量數(shù)據(jù)的簡單方法
19.6 最好的實踐經(jīng)驗
19.7 對模式更新保持冷靜
第20章 估計活動目錄大小的藝術
20.1 活動目錄技術內(nèi)幕
20.1.1 認識數(shù)據(jù)表
20.1.2 理解數(shù)據(jù)庫的工作原理
20.2 活動目錄數(shù)據(jù)庫大小估計和優(yōu)化
20.2.1 自己進行測試以確定數(shù)據(jù)庫大小
20.2.2 體驗數(shù)據(jù)庫大小
20.2.3 單一對象加載
20.2.4 團體方案加載
20.3 活動目錄的復制負載
20.3.1 站點內(nèi)DC復制
20.3.2 站點內(nèi)GC復制
20.3.3 站點間DC復制
20.3.4 站點問GC復制
20.4 理解和優(yōu)化網(wǎng)絡行為
20.4.1 客戶登錄情況
20.4.2 服務器復制
20.4.3 減輕WAN的網(wǎng)絡負載
20.4.4 注意慢速WAN
20.4.5 提高DC/GC的性能:給網(wǎng)絡增加更重的負載
20.5 最好的實踐經(jīng)驗
20.6 總結
第五部分 適應當前基礎結構
第2l章 使用活動目錄實現(xiàn)NT Server 4
21.1 設計NT Server 4解決方案的重要建議
21.2 枯燥的TCP/IP細節(jié)
21.2.1 DHCP、WINS和DNS簡介
21.2.2 客戶機和服務器
21.3 選擇域模式
21.4 關鍵的組和用戶學習課程
21.5 Exchange Server
21.6 最好的實踐經(jīng)驗
21.7 總結
第22章 遷移到活動目錄
22.1 縱觀升級
22.2 預計劃:檢查當前的NT Server結構
22.3 決定如何遷移NT域
22.3.1 理解clean-sheet方式
22.3.2 理解現(xiàn)場方式
22.3.3 單域模式
22.3.4 單主控域模式
22.3.5 多主控域模式
22.3.6 完全信任模式:
22.3.7 了解你的工具
22.4 制定恢復計劃
22.5 決定何時遷移到本地模式
22.6 遷移及域合并基礎
22.6.1 關于森林之間的遷移
22.6.2 關于森林內(nèi)部的遷移和域合并
22.7 掌握工具
22.7.1 Active Directory Migration Tool
22.7.2 ColnePrincipal
22.7.3 MoveTree
22.7.4 NetDom
22.7.5 SIDWalker
22.8 Clean-sheet方式的遷移
22.9 現(xiàn)場方式的升級
22.9.1 決定如何形成活動目錄域
22.9.2 決定如何升級DC
22.9.3 域的重建和合并
22.10 最好的實踐經(jīng)驗
22.11 實施一個真正的升級
第23章 非微軟環(huán)境的遷移和共存
23.1 理解微軟集成策略
23.2 第一個目標:提供單次登錄
23.2.1 使用Kerberos協(xié)議實現(xiàn)SSO
23.2.2 使用公共密鑰的SSO
23.2.3 通過HostIntegrationServer實現(xiàn)SSO
23.3 第二個目標:提供更緊密的集成
23.4 事件的當前狀態(tài)
23.4.1 NovellNetWare互操作和遷移
23.4.2 Unix的互操作和遷移
23.4.3 其他流行操作系統(tǒng)的互操作和遷移
23.4.4 主機系統(tǒng)互操作性
23.5 迄今為止的遷移和共存
附 錄
附錄A Windows 2000Server項目實施指南
附錄B 活動目錄設計案例
附錄C Whistler:Windows的下一個
版本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