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教師用書教育溝通論

教育溝通論

教育溝通論

定 價:¥19.00

作 者: 張東嬌著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中青年學(xué)者教育學(xué)術(shù)文庫
標(biāo) 簽: 教育理論

ISBN: 9787544024358 出版時間: 2003-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23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從無效教育的現(xiàn)實入手,剖析教育過程和教育結(jié)果,敘述文化背景和教育現(xiàn)狀,闡述教育現(xiàn)實和教育理想。

作者簡介

暫缺《教育溝通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dǎo) 論 走向溝通之路的教育 …………………………………(1)
第一節(jié) 問題之源………………………………………………(1)
一 無效教育………………………………………………(2)
二 研究乏力………………………………………………(7)
第二節(jié) 理性維度 ……………………………………………(10)
一 科技理性的尷尬………………………………………(10)
二 溝通理性的介入………………………………………(12)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 ……………………………………………(13)
一 基本原則與方法………………………………………(14)
二 整體構(gòu)架………………………………………………(17)
第一章 溝通與教育溝通………………………………………(20)
第一節(jié) 溝通及其活性價值……………………………………(20)
一 基本概念的梳理………………………………………(20)
二 溝通的活性價值………………………………………(33)
第二節(jié) 教育溝通及其特征……………………………………(36)
一 教育溝通的界定………………………………………(36)
二 教育溝通的特征………………………………………(37)
第三節(jié) 溝通和教育溝通的類別………………………………(40)
一 溝通的類別……………………………………………(40)
二 教育溝通類別…………………………………………(44)
三 教育的三分……………………………………………(47)
第二章 兩種主要教育模型的敘述……………………………(50)
第一節(jié) 文化傳承方式與教育模型……………………………(51)
一 三大社會范式…………………………………………(51)
二 三種文化傳承方式……………………………………(55)
第二節(jié) 教育的傳遞模型………………………………………(59)
一 教育傳遞模型的素描與肖像…………………………(60)
二 被動文化的詮釋………………………………………(66)
第三節(jié) 教育溝通模型…………………………………………(79)
一 溝通模型的圖景與特性………………………………(79)
二 溝通模型成為可能的條件……………………………(88)
第三章 教育即溝通……………………………………………(95)
第一節(jié) 教育與溝通的經(jīng)典聯(lián)系………………………………(96)
一 前提……………………………………………………(96)
二 事實……………………………………………………(106)
三 疏忽……………………………………………………(116)
第二節(jié) 教育定義的演進(jìn)及動力………………………………(118)
一 歷程……………………………………………………(118)
二 一個重要的動力………………………………………(125)
第三節(jié) 教育即溝通……………………………………………(133)
一 三重含義………………………………………………(133)
二 探討表現(xiàn)形式…………………………………………(137)
第四章 教育溝通的機理分析…………………………………(152)
第一節(jié) 教育溝通的動力………………………………………(153)
一 溝通動機………………………………………………(153)
二 教育溝通的發(fā)生條件…………………………………(161)
第二節(jié) 教育溝通的發(fā)生機理…………………………………(169)
一 “溝”的機制…………………………………………(169)
二 “通”的機理…………………………………………(175)
第三節(jié) 教育溝通的過程特性…………………………………(187)
一 伴生性…………………………………………………(188)
二 均衡性…………………………………………………(190)
三 轉(zhuǎn)換性…………………………………………………(194)
第五章 教育溝通的前臺策略…………………………………(200)
第一節(jié) 教育溝通的前臺遭遇…………………………………(201)
一 可能的影響因素………………………………………(201)
二 前臺溝通障礙…………………………………………(212)
第二節(jié) 教育溝通的關(guān)鍵………………………………………(220)
一 完整的“我”…………………………………………(220)
二 權(quán)力轉(zhuǎn)換………………………………………………(226)
三 權(quán)力讓渡………………………………………………(230)
第三節(jié) 師生溝通策略…………………………………………(236)
一 權(quán)變策略………………………………………………(237)
二 分類指導(dǎo)策略…………………………………………(240)
三 心理相容策略…………………………………………(246)
四 小組討論策略…………………………………………(249)
五 認(rèn)知與多元智能溝通策略……………………………(254)
第六章 有效教育:教育溝通的終極關(guān)懷……………………(263)
第一節(jié) 有效教育………………………………………………(264)
一 定義描述………………………………………………(264)
二 二維指標(biāo)………………………………………………(266)
第二節(jié) 教育溝通的實踐探索…………………………………(275)
一 諦聽“溝通”的世界腳步……………………………(275)
二 走向溝通的中國基礎(chǔ)教育……………………………(285)
三 中小學(xué)的團體溝通游戲………………………………(293)
第三節(jié) 結(jié)論:三大理念的重申………………………………(295)
一 教育成長論……………………………………………(295)
二 教師成長論……………………………………………(300)
三 教育服務(wù)論……………………………………………(307)
參考文獻(xiàn)…………………………………………………………(312)
后記………………………………………………………………(322)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