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序言
前言
致謝
關于作者
第一部分 EJB模式語言
第1章 EJB層次構架模式 2
1.1 會話外觀(Session Fa峚de) 3
1.2 消息外觀(Message Fa峚de) 9
1.3 EJB 命令(EJB Command) 14
1.4 數據傳送對象工廠(Data Transfer
Object Factory) 20
1.5 通用屬性訪問(Generic Attribute
Access) 25
1.6 業(yè)務接口(Business Interface) 31
第2章 層間數據傳送模式 35
2.1 數據傳送對象(DTO) 35
2.2 域數據傳送對象(Domain Dto) 39
2.3 定制數據傳送對象(Custom DTO) 43
2.4 數據傳送散列映像(Data Transfer
HashMap) 45
2.5 數據傳送行集(Data Transfer RowSet) 48
第3章 事務和持久性模式 53
3.1 版本號 53
3.2 用JDBC 讀取數據 59
3.3 數據訪問命令bean 63
3.4 雙重持久性實體bean 69
第4章 客戶端EJB交互模式 72
4.1 EJBHome工廠 72
4.2 業(yè)務代理 77
第5章 主鍵生成策略 83
5.1 序列塊 83
5.2 EJB的全局惟一標識符 89
5.3 自動生成鍵的存儲過程 93
第二部分 EJB設計與實現的最佳實踐
第6章 從需求到模式驅動的設計 98
6.1 TheServerSide論壇消息系統(tǒng)用例 98
6.2 設計問題和術語的快速回顧 100
6.2.1 什么是域模型 100
6.2.2 理解J2EE系統(tǒng)中的層 101
6.3 模式驅動EJB架構 103
6.4 服務層模式 107
6.4.1 異步用例 107
6.4.2 同步用例 107
6.4.3 其他服務層模式 109
6.5 層間數據傳送模式 110
6.6 應用層模式 113
6.7 小結 114
第7章 EJB開發(fā)過程:用Ant構建, 用
Junit單元測試 115
7.1 開發(fā)順序 115
7.1.1 獨立于層的編碼 117
7.1.2 首先是域層 117
7.1.3 其次是持久層 118
7.1.4 第三是服務層 119
7.1.5 最后是客戶端層 119
7.2 自動化環(huán)境: 用Ant管理 120
7.2.1 什么是J2EE應用環(huán)境 120
7.2.2 管理J2EE應用環(huán)境意味著什么 120
7.2.3 使用Ant 122
7.3 用JUnit進行單元測試 136
7.4 小結 144
第8章 實體bean的替代品 146
8.1 實體bean的特性 146
8.2 實體bean和認知差異 147
8.3 捍衛(wèi)實體bean 148
8.4 實體bean的替代品簡介 149
8.4.1 使用直接JDBC操作/存儲過程 150
8.4.2 使用第三方的O/R映像產品 150
8.4.3 構建定制的持久性框架 150
8.4.4 使用java數據對象 150
8.5 Java數據對象簡介 151
8.5.1 需要的類及其依賴關系 151
8.5.2 構建和部署過程 152
8.5.3 繼承 153
8.5.4 客戶端API 154
8.5.5 動態(tài)與靜態(tài)的查找機制 154
8.6 EJB開發(fā)者使用JDO的指南 154
8.6.1 準備EJB環(huán)境 155
8.6.2 配置會話bean 155
8.6.3 執(zhí)行用例和事務管理 156
8.6.4 容器管理的事務 156
8.6.5 bean管理的事務 158
8.6.6 緩存/惰性加載和引用定位 159
8.6.7 查找JDO 159
8.6.8 層間數據傳送 161
8.7 小結 162
第9章 EJB的設計策略. 習慣用語和
技巧 163
9.1 不使用組合實體bean模式 163
9.2 采用Field命名慣例以允許在EJB 2.0
CMP 實體bean中執(zhí)行數據確認 164
9.3 不要在實體bean上Get和Set值/數據
傳送對象 164
9.4 如果能夠被正確使用, 就可以使用
Java的Singleton類 164
9.5 使用預定更新而不是實時計算 165
9.6 使用一個被序列化的java類來將編譯器
類型檢查添加到與消息驅動bean的交互
操作中 166
9.7 在發(fā)生應用異常時總是調用setRollback
Only 166
9.8 限制傳遞給ejbCreate的參數 167
9.9 不要在ejbCreate中使用數據傳送對象 167
9.10 不要使用XML作為一種DTO機制來
進行通信, 除非確實需要使用它 168
附錄 模式代碼清單 169
參考文獻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