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遠去的鼓聲
1 他把大公司送上審判席
曾民的文章又一次證明了媒體的公正和力量。正因為他的文章,讓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熔基先生批示嚴肅查處毀壞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的有關責任人。
2 調查硬新聞的女記者
做錯事的人免不了要為自己辯解,只要你給他營造了說話的環(huán)境,問一些他不得不說的問題。
3 驚險的參與式調查
“我那時真像個跟班,穿著民工的衣服,毫不起眼,沒有人想到會有記者到這么偏遠的地方來。大大小小的老板在這里進行赤裸裸的談判,有的還帶著威脅性質。”
4 什么新聞更有價值?
好的新聞人應該不斷修正自己的采訪思路,不應主題先行,這就如同一開始你是去挖銀子的,現(xiàn)在你看到了金子,那當然先去挖金子了。后來又發(fā)現(xiàn)了鉆石,你應該馬上轉而去挖鉆石。
5 令人驚嘆的樸救式采訪
南香紅有一項令同事嘆服的本領,她是補救式采訪的高手,對于那些無法去現(xiàn)場的報道,她可以呈現(xiàn)出非常強的現(xiàn)場感,以至于很多人誤以為她就在現(xiàn)場。
6 我要自由快樂的寫作
不要去干預觀察對象的行為,如果你試著去調動觀察對象,以期獲得較好的表現(xiàn),那么適得其反,結果會使被觀察者失去本能的反應,有些非常好的細節(jié)就會消失了。
7 超越極限的采訪
誰都明白希望工程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沒有比揭開一個以巨大的“善名”為由的謊言更有賣點的新聞了。而我們對希望工程在某些地方的敗壞也耳聞已久了。
8 我說故我在
我們把殼打開了,各地的記者都撲過去調查,有的細節(jié)后來都被炒得變形了,加入了很多合理想象的成分,因為他們接觸不到案件的核心人物。
9 中國第一災難記者的無奈
“這種采風式的采訪,在收集資料過程申就要有一種終極關懷,不到西部不知道人的渺小啊。來甘肅旅游的人看到成群的牛羊可能會興奮,但我看到的卻是背后不堪重負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那里的人們現(xiàn)在就已經在遭受自然界的報復了?!?br />10 臥底式調查
中午,陳海在街上買了15元錢的西褲、10元錢的襯衣、5元錢的領帶。穿上以后,賈明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再夾一廉價的公文包,很荒誕的感覺!
這是陳海去ABA公司臥底的造型。
11 人物報道需要的洞察力
有趣的是,鞏海厚老師后來告訴劉天時,當時村里人都覺得她不是記者,因為記者都是由縣領導陪著來的,而且也不會在他們那兒吃飯,在他們那兒住,這么細致地關心他們的生活,臨走還給他們買東西。
12 平等地與蝗蟲對話
“我突然生出一個奇怪的想法,既然人類在破壞自己的家園,蝗蟲為什么不能以集體的力量來奪取你的領地,它們也要生存啊?!苯A說,“我從一開始就沒有俯視蝗蟲,而是平視它的,我沒有把它們當害蟲看,我企圖與它們對話?!?br />13 跨國調查“偽慈善家”
當甄茜揭露那個43歲女人“偽慈善家”的真實面孔時,她38歲,她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調查完了這個題目,此后她到美國做國際訪問學者時還作了補充采訪。她做新聞的興趣和熱情讓年輕人汗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