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tǒng)LinuxRed Hat Linux 9實務應用

Red Hat Linux 9實務應用

Red Hat Linux 9實務應用

定 價:¥48.00

作 者: 施威銘研究室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Red Hat Linux實務系列叢書
標 簽: UNIX操作系統(tǒng) Linux

ISBN: 9787302097006 出版時間: 2004-10-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6cm 頁數: 541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以RedHatLinux9為操作平臺,共分7篇29章,其中第1~3篇適用于Linux初學者學習;后4篇為進階篇,沒有特定的先后順序,讀者可根據需要自行選擇所需的部分進行閱讀。內容全面翔實、范例完整、實用性強是本書的最大特色。本書適用于計算機網絡管理、開發(fā)和應用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同時也可以作為Linux培訓班的輔導教材及自學教材。本書中文繁體字版由臺灣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版權歸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本書中文簡體字版由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授權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專有出版權屬清華大學出版社所有。未經本書原版出版者和本書出版者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復制或傳播本書的部分或全部。

作者簡介

暫缺《Red Hat Linux 9實務應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篇Linux簡介
第1章認識Linux
1.1Linux的起源
1.2各式各樣的Linux發(fā)行版
1.2.1—Linux的內核與發(fā)行版
1.2.2常見的Linux發(fā)行版
1.3為何要用Linux
1.4Linux的中文化
1.5Linux信息的收集
1.5.1新聞群組與BBS網站
1.5.2全球信息網
1.5.3在線助手
第2章軟硬件需求
2.1硬件需求
2.2如何取得新版的Linux
2.2.1購買Linux光盤
2.2.2從FTP站點下載
第2篇安裝與問題排解
第3章安裝前的準備
3.1認識硬盤分區(qū)
3.1.1設備名稱
3.1.2分區(qū)
3.2硬盤的規(guī)劃
第4章安裝Linux
4.1選擇啟動方式
4.1.1用光盤啟動
4.1.2用軟盤啟動
4.2選擇語系、鍵盤、鼠標和安裝類型
4.3硬盤分區(qū).
4.3.1選擇硬盤分割方式
4.3.2Linux需要的分區(qū)
4.3.3每個ext3文件系統(tǒng)的分區(qū)都要指定加載點..
4.3.4創(chuàng)建ext3文件系統(tǒng)的分區(qū)
4.3.5創(chuàng)建swap文件系統(tǒng)的分區(qū)
4.3.6讓Linux也能讀取Windows分區(qū)
4.4安裝引導裝載程序
4.4.1選擇使用的引導裝載程序
4.4.2選擇默認啟動的操作系統(tǒng)
4.4.3設置引導裝載程序的口令
4.4.4決定引導裝載程序安裝的位置
4.5設置網絡環(huán)境
4.5.1設置網絡的TCP/IP設置值
4.5.2設置防火墻
4.6設置語系、時區(qū)、賬號及認證加密配置.
4.6.1設置系統(tǒng)語系
4.6.2設置時區(qū)
4.6.3設置系統(tǒng)管理員的口令
4.6.4設置認證加密配置
4.7選擇及安裝軟件包
4.7.1選擇要安裝的軟件包
4.7.2安裝軟件包
4.8創(chuàng)建引導盤、設置XWindow
4.8.1制作啟動盤
4.8.2設置XWindow
4.9啟動Linux
4.9.1啟動引導裝載程序
4.9.2第一次啟動RedHatLinux
4.9.3以圖形模式啟動
4.9.4以文字模式啟動
第5章安裝問題解疑
5.1在文字模式下安裝Linux
5.2顯卡或分辨率設置錯誤
5.3更換鼠標或設置錯誤,,無法進入XWlndow
5.4安裝完Linux后,卻無法進入-Windows
5.5用WindowsXP的OSLoader程序管理啟動
5.6重新安裝Windows之后引導裝載程序被覆蓋
5.6.1以啟動盤進入Linux重新安裝
5.6.2以安裝光盤進入Linux重新安裝
5.7如何在一臺計算機上安裝多套Linux發(fā)行版
5.8快速安裝Linux
5.8.1快速安裝設置文件
5.8.2由Kickstart制作設置文件
5.8.3由光盤啟動安裝
5.8.4—由磁盤啟動安裝
5.9其他常見的安裝問題排解
5.9.1無法使用光盤啟動
5.9.2安裝過程中出現不明的錯誤信息
5.9.3顯卡型號檢測錯誤
’第3篇Linux基本操作
第6章XWindow基本操作
6.1XWindow與XFree86
6.1.1XFree86計劃
6.1.2XWindow的稱呼
6.1.3XServer和XCUent
6.2窗口環(huán)境簡介
6.2.1窗口管理程序
6.2.2,桌面環(huán)境
6.2.3首次進入XWindow
6.3桌面環(huán)境的基本操作
6.3.1桌面的組成組件
6.3.2快捷菜單
6.33移動窗口、改變窗口大小
6.3.4善用虛擬桌面
6.3.5注銷與再次登錄系統(tǒng)
6.4目錄架構及文件管理
6.4.1認識系統(tǒng)默認的目錄
6.4.2Linux目錄結構與Windows的最大差別
6.4.3新增、復制、移動、搜索與刪除文件
6.5如何打開文件與運行程序
6.5.1打開文件及文件夾
6.5.2如何運行程序
6.5.3創(chuàng)建常用程序鏈接
6.6存取Windows分區(qū)及光盤、軟盤的數據
6.6.1存取Windows分區(qū)的數據
6.6.2存取光盤及軟盤上的資料
6.6.3解決加載目錄看不到中文文件名的問題
第7章打造個性化工作環(huán)境
7.1布置桌面DIY
7.1.1設置屏幕分辨率及顏色數
7.1.2更換桌面與背景主題
7.1.3更改系統(tǒng)默認字體
7.1.4設置屏幕保護程序
7.2設置虛擬桌面與面板
7.2.1設置虛擬桌面
7.2.2設置面板
7.3設置啟動自動登錄及登錄畫面
7.3.1設置啟動自動登錄
7.3.2更改登錄畫面
7.4設置GRUB引導裝載程序
7:4.1,更改啟動菜單
7.4.2重新安裝田R(JB
7.4.3更改啟動背景圖片
7.5KDE桌面環(huán)境與TWM窗口管理程序
7.5.1切換桌面環(huán)境
7.5.2完美整合的KDE桌面環(huán)境
7.5.3TWM窗口管理程序
第8章文字環(huán)境的操作
8.1如何進入文字模式
8.1.1在XWindow中打開文字模式窗口
8.1.2切換虛擬主控臺進入文字模式
8.1.3啟動直接進入文字模式
8.2登錄、注銷、關機
8.2.1登錄系統(tǒng)
8.2.2注銷系統(tǒng)的logout命令
8.2.3關機或重新啟動的shutdown命令
8.Z4重新啟動計算機的reboot命令
8.3文件與目錄的操作
8.3.1列出文件列表的1s命令
8.3.2切換目錄的cd命令
8.3.3創(chuàng)建目錄的mkdir命令
8.3.4刪除目錄的rmdir命令
8.3.5復制文件的cp命令
8.3.6刪除文件或目錄的rill命令
8.3.7讓顯示畫面暫停的more命令
8.3.8連接文件的cat命令
8.3.9移動或更改文件、目錄名稱的mv命令
8.3.10顯示當前所在目錄的pwd命令
8.3.11查找文件的locate命令
8.3.12搜索字符串的grep命令
8.3,13重導與管道
8.4使用光盤及軟盤
8.4.1加載的mount命令
8.4.2卸載的umount命令
8.4.3啟動自動加載光盤或軟盤
8.4.4允許一般用戶加載光盤或軟盤
8.5在后臺運行程序
8,5.1在后臺運行程序的&、bS命令
8.5.2前臺運行程序的fg命令
8.5.3在退出后讓程序繼續(xù)運行的nohup命令
8.6任務調度命令
8.6.1任務調度的crond常駐命令
8.6.2任務調度設置文件的寫法
8.6.3任務調度的系統(tǒng)工作
8.6.4任務調度的個人工作.
8.6.5任務調度程序的輸出結果
8.6.6設置系統(tǒng)啟動后執(zhí)行的程序
8.7打包、壓縮與解壓縮
8.7.1打包文件的tar命令
8.7.2壓縮與解壓縮的zip和unzip命令
8.7.3壓縮與解壓縮的S2中和gunzip命令
8.7.4壓縮與解壓縮的bzip2和bfifi'~ip2命令
8.8其他常用命令
8.8.1修改密碼的passwd命令
8.8.2創(chuàng)建引導盤的mkbootdisk命令
8.8.3顯示與設置時間的date、clock和nWdme命令
第9章安裝及設置外圍設備
9.1安裝打印機
9.1.1安裝本機的打印機
9.1.2安裝遠程Linux共享的打印機
9.1.3安裝遠程Windows/Samba共享的打印機
9.1.4RedHatLinux打印管理器
9.1.5在文字模式下打印文件
9.2設置聲卡
9.3安裝第2個硬盤
9.3.1創(chuàng)建ext3分區(qū)
9.3.2新增swap分區(qū)
9.4使用U盤
9.5使用數碼相機
9.6硬件驅動程序下載網站列表
第10章設定Internet連接
10.1以非固定制ADSL上網
10.1.1非固定制ADSL的連接設置
10.1.2開始連接
10.1.3設置啟動自動撥號
10.1.4無法以網絡名稱上網
10.2使用調制解調器上網
10.2.1設置56K調制解調器的撥號賬號
10.2.2設置調制解調器
10.2.3開始撥號
10.3利用專線或固定制ADSL上網
10.3.1在圖形模式下設置固定制ADSL的網絡環(huán)境
10.3.2在文字模式下設置網卡
10.4讓局域網內的計算機共享寬帶上網
10.4.1Linux端的設置
10.4.2設置其他Linux計算機使用共享寬帶
10.4.3設置Windows計算機使用共享寬帶
10.5網絡連接問題排解二
第4篇實用軟件大觀園
第11章Internet軟件
11.1WWW瀏覽器
11.1.1以Mozilla瀏覽網頁
11.1.2讓Mozilla可以觀看Flash、JavaApplet網頁
11.1.3備份Mozilla通訊簿、郵件等個人數據
11.2電子郵件軟件
11.2.1圖形模式的郵件軟件——MozillaMail
11.2.2文字模式的郵件命令——pine
11.3FTP文件傳輸軟件
11.3.1圖形模式的FTP軟件——gFTP
11.3.2文字模式的FTP命令——ncftp
11.41CQ、MSN及Yahoo!Messenger實時通信
11.4.1加載模塊
11.4.2設置賬號、登錄服務器
11.4.3設置好友名單
11.4.4與在線好友聊天
第12章文本編輯軟件
12.1圖形模式的Gedit文本編輯軟件
12.1.1編輯一份新的文本文件
12.1.2打開既有的文件
12.1.3Gedit的操作技巧
12.1.4設置友善的工作環(huán)境
12.2最易上手的pico文本編輯軟件
12.2.1pico的編輯環(huán)境
12.2.2pico的操作按鍵
12.3功能強大的vim文本編輯軟件
12.3.1vim的基本操作
12.3.2vim的操作命令
第13章OpenOffice辦公軟件
13.1OpenOffice簡介
13.2Writer文字處理軟件
13.2.1打開Writer文件
13.2.2輸入文字前的準備工作
13.2.3輸入文字與保存文件
13.2.4使用表格
13.2.5調整段落外觀
13.2.6插入圖片
13.2.7利用Writer的美術字體制作封面
13.2.8制作直式文件
13.3Calc電子表格軟件
13.3.1打開Calc文件
13.3.2輸入數據前的準備工作
13.3.3輸入單元格數據
13.3.4設計Calc版面
13.3.5創(chuàng)建統(tǒng)計圖表
13.41mpress演示文稿軟件
13.4.1演示文稿制作流程
13.4.2制作一份精美的演示文稿
13.5KO伍ce
13.5.1KOffice簡介
13.5.2文本編輯軟件
13.5.3電子表格軟件
13.5.4演示文稿軟件
第14章應用工具軟件
14.1秀圖軟件
14.1.1執(zhí)行GQview
14.1.2縮圖預覽
14.1.3,文件管理
14.1.4編輯圖像
14.1.5幻燈片功能
14.1.6圖片索引功能
14.2圖像處理大師
14.3查看PS、PDF文件
14.3.1查看PostScript文件
14.3.2查看PDF文件
第15章視聽娛樂軟件
15.1播放MPEG與VCD/DVD
15.1.1下載Xine
15.1.2安裝Kine
15.1.3執(zhí)行xine
15.2聽MP3與音樂CD
15.2.1聽MP3XMMS
15.2.2聽音樂CDGNOMECD播放程序
15.3在Linux中玩游戲
第16章網絡工具軟件
16.1網上鄰居——使用遠程共享的資源
16.1.1下載與安裝LinNeighborhood
16.1.2執(zhí)行與設置LinNeighborhood
16.1.3加載其他主機共享的目錄
16.1.4卸載已加載的目錄
16.2遠程登錄Linux主機
16.2.1以telnet命令遠程登錄
16.2.2以ssh命令遠程登錄
16.3在Linux上玩BBS
16.3.1連上BBS站
16.3.2調整文字模式窗口的背景色
16.4設置防火墻
16.4.1軟件需求
16.4.2通過lokkit設置防火墻
第17章在Linux上玩Windows
17.1VMware虛擬機器軟件
17.1.1VMware簡介
17.1.2安裝VMware
17.1.3安裝客戶操作系統(tǒng)——WindowsXP
17.1.4讓虛擬機器走出象牙塔
17.1.5再次執(zhí)行客戶操作系統(tǒng)
17.2跨網絡遠程遙控計算機
17.2.1什么是VNC
17.2.2在Linux啟動VNCserver
17.2.3結束VNCsener..
17.2.4在Windows安裝VNC并啟動VNCserver
17.2.5從Linux主機遠程遙控
第18章軟件的安裝、升級與刪除
18.1利用軟件包管理程序安裝軟件包
18.1.1打開軟件包管理程序查看安裝的軟件包
18.1.2安裝軟件包
18.2以RPM命令管理軟件包
18.2.1rpm命令概念說明
18.2.2rpm命令的操作方法
18.2.3rpm命令常用的查詢實例
18.2.4如何解決軟件包依賴關系的問題
18.3在線更新軟件—--RedHatUpdateAgent
18.3.1啟動RedHatUpdateAgent
18.3.2注冊系統(tǒng)信息
18.3.3在線更新軟件包
第5篇系統(tǒng)管理
第19章賬號與磁盤空間管理
19.1賬號簡介
19.1.1為何要創(chuàng)建用戶賬號
19.1.2系統(tǒng)管理員賬號與一般用戶賬號的差別
19.2創(chuàng)建用戶賬號
19.2.1使用useradd命令創(chuàng)建賬號
19.2.2編輯passwd與shadow文件來創(chuàng)建賬號
19.3管理員賬號
19.3.1設置root賬號的口令
19.3.2切換賬號、變換身份
19.3.3只允許root登錄的維護模式
19.3.4單用戶模式——忘記root口令時的救星
19.4停用與刪除用戶賬號
19.4.1停用賬號
19.4.2刪除賬號
19.5自定義組
19,5.1創(chuàng)建組
19.5.2變更所屬的組
19.5.3刪除組
19.6用戶磁盤空間管理
19.6.1編輯fstab文件
19.6.2產生配置文件
19.6.3使用edquota編輯磁盤限制
19.6.4執(zhí)行quotaon
19.6.5檢查是否超過磁盤限制
第20章文件系統(tǒng)與權限設置
20.1認識系統(tǒng)的目錄
20.2文件系統(tǒng)的結構
20.2.1ext3的優(yōu)點
20.2.2ext3使用的inode文件結構
20.2.3實際保存文件的數據區(qū)塊
20.2.4inode的數量
20.2.5inode的內容
20.3設置目錄與文件使用權限
20.3.1權限的意義
20.3.2文件屬性
20.3.3改變權限
20.3.4改變擁有權
20.4用戶與組的權限關系
20.5鏈接與符號鏈接
20.5.1創(chuàng)建鏈接
20.5.2檢查inode編號
20.5.3創(chuàng)建符號鏈結
20.5.4使用文件管理器創(chuàng)建符號鏈接
第21章查看系統(tǒng)信息
21.1查看登錄的用戶
21.1.1觀察用戶舉動的w命令
21.1.2查看當前有哪些用戶登錄的who命令
21.1.3查看曾登錄此系統(tǒng)用戶的last命令
21.2管理執(zhí)行中的程序
21.2.1監(jiān)視系統(tǒng)資源的使用狀況
21.2.2報告執(zhí)行中的程序
21.2.3查看其他用戶的程序
21.2.4查看后臺執(zhí)行的程序
21.2.5替程序列表排序
21.2.6搭配其他命令查詢特定程序
21.2.7刪除執(zhí)行中的程序
21.3查看系統(tǒng)狀況的窗口程序
第22章利用WWW瀏覽器管Linux-Webmin
22.1安裝與登錄Webmin
22.1.1安裝與設置Webmin
22.1.2登錄Webmin
22.2設置Webmin操作環(huán)境
22.2.1將Webmin改為中文界面
22.2.2創(chuàng)建新的組與用戶
22.2.3安全性設置
22.3用戶及賬號管理
22.3..1新增用戶賬號
22.3.2新增組
22.4軟件包管理
22.4.1查詢軟件包
22.4.2安裝軟件包
22.5開機菜單管理
22.6磁盤分區(qū)管理
22.6.1增加Linux分區(qū)
22.6.2格式化分區(qū)的文件系統(tǒng)
22.6.3指定分區(qū)的力口載點
22.7在Webmin中執(zhí)行Linux命令
22.8Webmin的資源管理器
第23章創(chuàng)建磁盤陣列
23.1磁盤陣列簡介
23.1.1使用磁盤陣列的好處
23.1.2磁盤陣列的分類方式
23.1.3Linux支持的磁盤陣列
23.2創(chuàng)建Linear磁盤陣列
23.2.1硬件需求.
23.2.2創(chuàng)建磁盤陣列
23.2.3查看磁盤陣列狀態(tài)記錄文件,停止或啟動磁盤陣列
23.2.4變更磁盤陣列配置狀況與刪除磁盤陣列
23.2.5容錯能力分析
23.2.6空間利用率分析
23.2.7讀寫性能分析
23.3創(chuàng)建RAID-0磁盤陣列
23.3.1硬件需求
23.3.2創(chuàng)建磁盤陣列
23.3.3容錯能力分析
23.4創(chuàng)建RAID-1磁盤陣列
23.4.1硬件需求
23.4.2創(chuàng)建磁盤陣列
23.4.3查看磁盤陣列狀態(tài)記錄文件
23.4.4容錯能力分析
23.4.5空間利用率分析
23.4.6讀寫性能分析
23.5創(chuàng)建RAID-5磁盤陣列
23.5.I硬件需求
23.5.2創(chuàng)建磁盤陣列
23.5.3查看磁盤陣列狀態(tài)記錄文件
23.5.4容錯能力分析
23.5.5空間利用率分析
23.5,6讀寫性能分析
第24章用戶環(huán)境
24.1Shell簡介
24.1.1種類繁多的Shell
24.1.2查看與更換Shell.
24.2Shell的各種功能
24.2.1命令歷程
24.2.2定義命令別名
24.2.3命令補全
24.2.4作控制
24.2.5拼寫檢查
24.3Shell下的特殊字符
24.4Shell的環(huán)境變量與設置
24.4.1顯示環(huán)境變量
24.4.2修改環(huán)境變量
24.5.proect、.plan和.forward配置文件
24.5.1設置項目與計劃的.project與.plan文件
24.5.2設置轉發(fā)郵件的.forward文件
第6篇架設網絡服務器
第25章架設WWW服務器—
25.1安裝與啟動Apache服務器
25.1.1啟動Apache服務器
25.1.2安裝Apache服務器
25.1.3如何取得新版的Apache
25.1.4重新啟動.Apache
25.1.5開機時自動啟動Apache
25.2維護系統(tǒng)首頁
25.2.1如何上傳網頁
25.2.2更改網頁默認顯示的語系
25.3設置用戶網頁空間
25.3.1開放個人網站的功能
25.3.2創(chuàng)建個人網站目錄
25.4允許或拒絕某些網域訪問網站
25.4.1適用的場合
25.4.2修改httpd.conf設置文件
25.4.3·重新啟動Apache
25.5定期備份網頁
25.5.1備份系統(tǒng)網頁
25.5.2備份用戶個人網頁
第26章架設FTP服務器
26.1啟動FTP服務器
26.1.1啟動FTP服務器
26.1.2安裝FTP服務器
26.2哪些人可以登錄FrP服務器
26.3拒絕某些賬號使用服務器
26.4讓匿名登錄的用戶可以上傳文件
26.5設置登錄時的歡迎信息.
第27章架設Mail服務器
27.1E-mail系統(tǒng)運作簡介
27.1.1E-mail系統(tǒng)的服務程序
27.1.2傳送E-mail的方式
27.1.3檢查名稱服務器是否設置正確
27.2啟動Sendmail服務器
27.3轉遞別臺主機發(fā)送的郵件
27.4查看寄送郵件的狀況
27.5安裝可從Windows讀郵件的POP/IMAP服務器
27.5.1安裝POP與IMAP服務器
27.5.2設置與啟動POP與IMAP服務器
27.5.3Windows端的設置
第28章架設Samba服務器
28.1啟動與設置Samba服務器
28.1.1設置工作組
28.1.2設置安全等級
28.1.3讓Sanlba服務器能正確顯示中文
28.2共享只讀的目錄
28.3共享可寫入的目錄;
28.4共享只允許特定用戶存取的目錄
28.4.1限制用戶的p地址
28.4.2限制用戶的賬號
28.5共享打印機
28.6在Windows使用共享的目錄及打印機
28.6.1連接Samba服務器與使用共享的目錄
28.6.2加載為網絡磁盤驅動器
28.6.3使用Samba共享出來的打印機
第7篇系統(tǒng)升級
第29章操作系統(tǒng)內核升級
29.1內核升級的準備
29.1.1為何要升級
29.1.2升級前的注意事項
29.2設置內核
29.3編譯內核
29.4更換內核
29.5修補內核
29.6編譯目前的內核并加載NTFS文件系統(tǒng)
29.6.1編譯系統(tǒng)內核
29.6.2加載NTFS分區(qū)
附錄如何刪除Linux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