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邏輯學(論理學)邏輯學:推理和論證

邏輯學:推理和論證

邏輯學:推理和論證

定 價:¥18.00

作 者: 劉江編著
出版社: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標 簽: 邏輯學

ISBN: 9787562321200 出版時間: 2004-08-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5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邏輯學的起端發(fā)展在古希臘、古印度和中國的先秦時期。它們都是人類思想認識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當我們追溯到古希臘和中國先秦時期時,發(fā)現(xiàn)中西這兩個不同的時期卻有著一個共同的現(xiàn)象:諸子群起,百家爭鳴,論辯之風盛行,并出現(xiàn)一批以此為職業(yè)的人群。古希臘把這群人叫“智者”,中國把他們叫“訟師”、“辯者”、“察士”等。這些人或設壇講學,傳授辯論技巧;或聚眾爭訟,幫人打官司。他們“非”常人之“所是”,“是”常人之“所非”,“操兩可之說,設無窮之辭”,提出了許多巧辯、詭辯和悖論性命題,也發(fā)展了一些論辯技巧。但在歷史上多以“詭辯”來概括他們的職業(yè)和工作,他們的形象多是負面的。如果我們正面地去理解他們工作的意義,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實際上是一些智慧之士,最先意識到在人們的日常語言或思維中存在著某些機巧、環(huán)節(jié)和過程,如果不適當?shù)貙Ω逗吞幚硭鼈?,語言和思維就會陷入混亂和困境;同時,認識和思想的交流都是運用語言形式的過程,其中存在著技巧和策略性的東西及一定的啟發(fā)、誘導,是知識的“助產(chǎn)士”。他們所提出的那些巧辯、詭辯和悖論性命題,正是基于個人的智慧對語言和思維本身的好奇和把玩。這些機巧的論辯和悖論,實際上可以說是表現(xiàn)或引發(fā)了人類理智的自我反省,從而引發(fā)了人類智慧之學——邏輯學的產(chǎn)生。

作者簡介

暫缺《邏輯學:推理和論證》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基礎篇
1 邏輯學的性質(zhì)和作用
1.1 “邏輯”的含義
1.2 思維形式和思維形式的結構
1.3 思維形式和語言
1.4 邏輯學的性質(zhì)和作用
2 思維的基本形式
2.1 概念的概述
2.1.1 概念的特征
2.1.2 概念和語詞的關系
2.1.3 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
2.1.4 概念的概括和限制
2.1.5 概念的種類
2.2 判斷的概述
2.2.1 判斷的特征
2.2.2 判斷與語句
2.2.3 判斷的分類
2.3 推理的概述
2.3.1 推理的特征和作用
2.3.2 推理的分類
2.3.3 推理和論證
3 邏輯思維基本規(guī)律
3.1 邏輯思維基本要求
3.2 同一律
3.2.1 同一律的基本內(nèi)容和要求
3.2.2 違反同一律常見的錯誤
3.3 矛盾律
3.3.1 矛盾律的基本內(nèi)容和要求
3.3.2 違反矛盾律常見的錯誤
3.4 排中律
3.4.1 排中律的基本內(nèi)容和要求
3.4.2 違反排中律常見的錯誤
3.4.3 排中律與同一律、矛盾律的關系
3.5 充足理由律
3.5.1 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內(nèi)容和要求
3.5.2 違反充足理由律的典型錯誤
推理篇
4 演繹推理(一)
4.1 性質(zhì)判斷的邏輯特征
4.1.1 性質(zhì)判斷的邏輯性質(zhì)
4.1.2 性質(zhì)判斷的分類
4.1.3 性質(zhì)判斷詞項的周延問題
4.1.4 性質(zhì)判斷問的對當關系
4.2 直接推理
4.2.1 換質(zhì)法
4.2.2 換位法
4.2.3 換質(zhì)位法
……
5 演繹推理(二)
6 歸納推理
7 類比推理
8 分析推理
論證篇
9 論證的邏輯構成和邏輯要求
10 論證結論和爭論焦點
11 論證的支持和加強
12 論證的反駁和削弱
13 關于謬誤的理論
附錄 綜合練習題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