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工程及軟件方法學CMMI軟件過程改進與評估

CMMI軟件過程改進與評估

CMMI軟件過程改進與評估

定 價:¥38.00

作 者: 羅運模[等]編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20000622 出版時間: 2004-06-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8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CMMI(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指導軟件企業(yè)進行軟件開發(fā)的規(guī)范文件,本書全面詳細講解應用CMMI原理進行軟件過程改進和評估的具體方法。軟件企業(yè)的軟件開管理人員(如總經(jīng)理、總工程師、項目經(jīng)理等)和軟件開發(fā)人員,通過閱讀本書可心理解CMMI的具體內(nèi)容,按照CMMI的規(guī)范來管理軟件開始過程,進行軟件開發(fā),從而保證軟件過程執(zhí)行的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進而保證軟件產(chǎn)品的高質(zhì)量。軟件學院和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yè)的學生,通過閱讀本書可以全面掌握CMMI方面的知識。將來在工作時就可以直接應用,而不需要現(xiàn)進行培訓。本書可作為軟件學院和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專業(yè)的CMMI(CMM)課程教材。本書詳細介紹應用CMMI(CapabilityMaturityModelIntegrationForSoftware,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原理進行軟件過程改進和評估的具體方法,其目的是讓軟件開發(fā)人員和軟件開發(fā)管理人員應用CMMI的原理和方法來改進其軟件過程,從而提高軟件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軟件開發(fā)效????本書將軟件開發(fā)過程改進具體實施中的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中的軟件開發(fā)/軟件工程模型(CMMI-SW/SE)規(guī)程轉(zhuǎn)換成具體的類似于軟件開發(fā)流程的可操作流程,便于軟件工程帥理解和操作。在具體實施CMMI規(guī)程的軟件過程改進時,軟件工程師只要參照書中的操作步驟一步一步地進行操作,即可基本達到CMMI標準過程的要求。

作者簡介

暫缺《CMMI軟件過程改進與評估》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關于CMMI 1
0.1 軟件危機 1
0.2 CMM的提出 3
0.3 CMMI的推出 3
0.4 CMMI的基本思想 4
0.5 CMMI的基本內(nèi)容 6
0.6 成熟度等級中過程域的結構 9
0.7 CMMI中的主要術語 9
0.8 關于CMMI的幾個問題 13
第1篇 受管理級篇
第1章 需求管理 19
1.1 需求管理概述 19
1.2 需求管理流程 19
1.3 制訂需求管理計劃 20
1.4 管理需求 23
1.4.1 求得對需求的理解 24
1.4.2 求得對需求的承諾 25
1.4.3 管理需求變更 26
1.4.4 維護對需求的雙向溯源性 27
1.4.5 識別項目工作與需求之間的不一致 28
1.5 實施建議 29
第2章 項目策劃 31
2.1 項目策劃概述 31
2.2 項目策劃流程 31
2.3 制訂項目策劃計劃 31
2.4 完成參數(shù)估計 34
2.4.1 估計項目的范圍 35
2.4.2 估計項目屬性 36
2.4.3 確定項目生存周期 37
2.4.4 估計工作量和成本 38
2.5 擬訂項目計劃 40
2.5.1 編制預算和進度 40
2.5.2 識別項目風險 42
2.5.3 策劃資料管理 43
2.5.4 策劃項目資源 45
2.5.5 策劃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46
2.5.6 策劃共利益者介入 47
2.5.7 制訂項目計劃 48
2.6 獲得對計劃的承諾 49
2.6.1 審查從屬計劃 49
2.6.2 使工作和資源協(xié)調(diào) 50
2.6.3 獲得對計劃的承諾 50
2.7 實施建議 52
第3章 項目監(jiān)督和控制 53
3.1 項目監(jiān)督和控制概述 53
3.2 項目監(jiān)督和控制流程 53
3.3 制訂項目監(jiān)督和控制計劃 53
3.4 對照計劃監(jiān)督項目 56
3.4.1 監(jiān)督項目策劃參數(shù) 56
3.4.2 監(jiān)督承諾 58
3.4.3 監(jiān)督項目風險 58
3.4.4 監(jiān)督資料管理 59
3.4.5 監(jiān)督共利益者介入情況 60
3.4.6 執(zhí)行進展審查 61
3.4.7 里程碑審查 62
3.5 管理糾正措施, 直到結束 63
3.5.1 分析問題 63
3.5.2 采取糾正措施 64
3.5.3 對糾正措施進行管理 64
3.6 實施建議 65
第4章 供方協(xié)定管理 67
4.1 供方協(xié)定管理概述 67
4.2 供方協(xié)定管理流程 67
4.3 制訂供方協(xié)定管理計劃 69
4.4 建立供方協(xié)定 70
4.4.1 確定獲得方式 70
4.4.2 選擇供方 71
4.4.3 簽訂供方協(xié)定 72
4.5 滿足供方協(xié)定 74
4.5.1 采辦商業(yè)現(xiàn)貨產(chǎn)品 74
4.5.2 執(zhí)行供方協(xié)定 75
4.5.3 進行驗收測試 77
4.5.4 轉(zhuǎn)移產(chǎn)品 78
4.6 實施建議 79
第5章 測量和分析 81
5.1 測量和分析概述 81
5.2 測量和分析流程 81
5.3 制訂測量和分析計劃 81
5.4 協(xié)調(diào)測量和分析活動 84
5.4.1 建立測量目標 84
5.4.2 規(guī)定度量項目 85
5.4.3 規(guī)定數(shù)據(jù)收集和存儲規(guī)程 87
5.4.4 規(guī)定分析規(guī)程 88
5.5 提供度量結果 90
5.5.1 收集度量數(shù)據(jù) 90
5.5.2 分析度量數(shù)據(jù) 91
5.5.3 存儲數(shù)據(jù)和結果 92
5.5.4 通報分析結果 94
5.6 實施建議 95
第6章 過程和產(chǎn)品質(zhì)量保證 97
6.1 過程和產(chǎn)品質(zhì)量保證概述 97
6.2 過程和產(chǎn)品質(zhì)量保證流程 98
6.3 制訂過程和產(chǎn)品質(zhì)量保證計劃 99
6.4 客觀評價過程和工作產(chǎn)品 100
6.4.1 客觀地評價過程 100
6.4.2 客觀地評價工作產(chǎn)品 101
6.5 通報并確保解決問題 102
6.5.1 通報不符合問題, 并且確保解決它們 102
6.5.2 建立記錄 104
6.6 實施建議 104
第7章 配置管理 107
7.1 配置管理概述 107
7.2 配置管理流程 108
7.3 制訂配置管理計劃 110
7.4 建立基線 114
7.4.1 識別配置項 114
7.4.2 建立配置管理系統(tǒng) 116
7.4.3 創(chuàng)建建造基線或放行基線 118
7.5 跟蹤和控制變更 119
7.5.1 跟蹤變更 119
7.5.2 控制變更 120
7.6 建立完整性 121
7.6.1 建立配置管理記錄 121
7.6.2 進行配置審核 122
7.7 版本控制 123
7.7.1 角色與職責 123
7.7.2 配置項狀態(tài)變遷規(guī)則 123
7.7.3 配置項版本號規(guī)則 124
7.7.4 配置項版本控制流程 124
7.8 實施建議 125
第2篇 已定義級篇
第8章 需求開發(fā) 129
8.1 需求開發(fā)概述 129
8.2 需求開發(fā)流程 130
8.3 制訂需求開發(fā)計劃 130
8.4 開發(fā)顧客需求 133
8.4.1 導出需求 134
8.4.2 開發(fā)顧客需求 135
8.5 開發(fā)產(chǎn)品需求 136
8.5.1 確定產(chǎn)品和產(chǎn)品構件需求 136
8.5.2 分配產(chǎn)品構件需求 137
8.5.3 確定接口需求 138
8.6 分析和確認需求 139
8.6.1 建立操作概念和場景 139
8.6.2 建立所要求的功能度的定義 141
8.6.3 分析需求 142
8.6.4 分析需求求得平衡 143
8.6.5 用綜合性的方法確認需求 144
8.7 實施建議 145
第9章 技術開發(fā) 147
9.1 技術解決概述 147
9.2 技術解決流程 147
9.3 制訂技術解決計劃 149
9.4 選擇產(chǎn)品構件解決方案 151
9.4.1 開發(fā)詳細候選解決方案和選擇準則 151
9.4.2 發(fā)展操作概念和場景 153
9.4.3 選擇產(chǎn)品構件解決方案 154
9.5 開發(fā)設計 155
9.5.1 設計產(chǎn)品或產(chǎn)品構件 155
9.5.2 建立技術數(shù)據(jù)包 157
9.5.3 利用標準設計接口 159
9.5.4 進行制作. 購買或復用分析 160
9.6 實現(xiàn)產(chǎn)品設計 162
9.6.1 實現(xiàn)設計 162
9.6.2 編制產(chǎn)品支持文檔 164
9.7 實施建議 165
第10章 產(chǎn)品集成 167
10.1 產(chǎn)品集成概述 167
10.2 產(chǎn)品集成流程 167
10.3 制訂產(chǎn)品集成計劃 167
10.4 準備產(chǎn)品集成 170
10.4.1 制訂產(chǎn)品集成策略 170
10.4.2 建立產(chǎn)品集成環(huán)境 172
10.4.3 建立產(chǎn)品集成過程和準則 173
10.5 確保接口兼容性 174
10.5.1 審查接口描述的完備性 174
10.5.2 管理接口 175
10.6 組裝產(chǎn)品構件和交付產(chǎn)品 176
10.6.1 確認集成用的產(chǎn)品構件已經(jīng)準備就緒 176
10.6.2 組裝產(chǎn)品構件 178
10.6.3 核查組裝的產(chǎn)品構件 179
10.6.4 打包和交付產(chǎn)品或產(chǎn)品構件 180
10.7 實施建議 181
第11章 驗證 183
11.1 驗證概述 183
11.2 驗證流程 183
11.3 制訂驗證計劃 185
11.4 準備驗證 186
11.4.1 選擇驗證工作產(chǎn)品 186
11.4.2 建立驗證環(huán)境 188
11.4.3 建立驗證過程和準則 188
11.5 執(zhí)行同行評審 189
11.5.1 準備同行評審 190
11.5.2 進行同行審查 191
11.5.3 分析同行審查數(shù)據(jù) 193
11.6 驗證所選擇的工作產(chǎn)品 193
11.6.1 執(zhí)行驗證 194
11.6.2 分析驗證結果和確定糾正措施 194
11.7 實施建議 195
第12章 確認 197
12.1 確認概述 197
12.2 確認流程 197
12.3 制訂確認計劃 197
12.4 準備確認 200
12.4.1 選擇確認產(chǎn)品 200
12.4.2 建立確認環(huán)境 201
12.4.3 建立確認過程和準則 203
12.5 確認產(chǎn)品或產(chǎn)品構件 204
12.5.1 執(zhí)行確認 204
12.5.2 分析確認結果 205
12.6 實施建議 206
第13章 組織過程聚焦 207
13.1 組織過程聚焦概述 207
13.2 組織過程聚焦流程 207
13.3 制訂組織過程聚焦計劃 208
13.4 確定過程改進機會 210
13.4.1 確定組織的過程需要 210
13.4.2 評估組織的過程 212
13.4.3 確定組織的過程改進項目 213
13.5 策劃和實施過程改進活動 214
13.5.1 制訂過程行動計劃 214
13.5.2 實施過程行動計劃 216
13.5.3 部署過程和相關的過程財富 217
13.5.4 把過程相關的經(jīng)驗納入組織的過程財富 218
13.6 實施建議 220
第14章 組織過程定義 221
14.1 組織過程定義概述 221
14.2 組織過程定義流程 221
14.3 制訂組織過程定義計劃 222
11.4 創(chuàng)建組織過程財富 224
11.4.1 建立標準過程集 224
11.4.2 建立生存周期模型描述 226
11.4.3 制訂剪裁準則和指南 227
11.4.4 建立組織度量數(shù)據(jù)庫 229
11.4.5 建立組織的過程財富庫 230
11.5 實施建議 231
第15章 組織培訓 233
15.1 組織培訓概述 233
15.2 組織培訓流程 233
15.3 制訂組織培訓計劃 235
15.4 確定組織培訓目標 236
15.4.1 確定戰(zhàn)略培訓需求 236
15.4.2 確定由組織負責的培訓需求 237
15.4.3 建立組織的戰(zhàn)術培訓計劃 238
15.4.4 確保培訓能力 239
15.5 提供必要的培訓 241
15.5.1 交付培訓 242
15.5.2 建立培訓記錄 243
15.5.3 評價培訓效果 243
15.6 實施建議 244
第16章 集成項目管理 247
16.1 集成項目管理概述 247
16.2 集成項目管理流程 248
16.3 制訂集成項目管理計劃 249
16.4 運用項目已定義過程 251
16.4.1 建立項目已定義過程 251
16.4.2 運用組織過程財富策劃項目活動 252
16.4.3 合成計劃 253
16.4.4 運用綜合計劃管理項目 255
16.4.5 充實組織過程財富 256
16.5 與共利益者協(xié)調(diào)和合作 258
16.5.1 管理共利益者介入事宜 258
16.5.2 管理依存關系 259
16.5.3 解決協(xié)調(diào)問題 260
16.6 實施建議 261
第17章 風險管理 263
17.1 風險管理概述 263
17.2 風險管理流程 263
17.3 制訂風險管理計劃 265
17.4 準備風險管理 266
17.4.1 確定風險來源和類別 266
17.4.2 定義風險參數(shù) 268
17.4.3 制訂風險管理策略 269
17.5 識別和分析風險 270
17.5.1 識別風險 270
17.5.2 對風險進行評價. 分類和排 272
17.6 緩解風險 273
17.6.1 擬訂風險緩解方案 274
17.6.2 實施風險緩解計劃 276
17.7 實施建議 277
第18章 決策分析與決定 279
18.1 決策分析與決定概述 279
18.2 決策分析與決定流程 280
18.3 制訂決策分析與決定計劃 280
18.4 評價候選解決方案 282
18.4.1 建立決策分析的指導原則 282
18.4.2 建立評價準則 283
18.4.3 確定推薦的候選方案 284
18.4.4 選擇評價方法 285
18.4.5 評價候選解決方案 286
18.4.6 選擇解決方案 287
18.5 實施建議 288
第3篇 定量管理級篇
第19章 組織過程性能 293
19.1 組織過程性能概述 293
19.2 組織過程性能流程 293
19.3 制訂組織過程性能計劃 294
19.4 建立性能基線和模型 296
19.4.1 選擇過程 296
19.4.2 建立過程性能度量項目 297
19.4.3 建立質(zhì)量和過程性能目標 298
19.4.4 建立過程性能基線 299
19.4.5 建立過程性能模型 300
19.5 實施建議 302
第20章 定量項目管理 303
20.1 定量項目管理概述 303
20.2 定量項目管理流程 304
20.3 制訂定量項目管理計劃 304
20.4 定量管理項目 307
20.4.1 建立項目目標 307
20.4.2 合成已定義過程 309
20.4.3 選擇將予以統(tǒng)計管理的子過程 311
20.4.4 管理項目性能 312
20.5 統(tǒng)計管理子過程性能 314
20.5.1 選擇度量項目和分析技術 314
20.5.2 運用統(tǒng)計方法掌握變化情況 316
20.5.3 監(jiān)督子過程性能 318
20.5.4 記錄統(tǒng)計管理數(shù)據(jù) 320
20.6 實施建議 321
第4篇 持續(xù)優(yōu)化級篇
第21章 組織革新和部署 325
21.1 組織革新和部署概述 325
21.2 組織革新和部署流程 326
21.3 制訂組織革新和部署計劃 327
21.4 選擇改進項目 329
21.4.1 收集和分析改進建議 329
21.4.2 識別革新 331
21.4.3 試行改進 333
21.4.4 選擇改進建議 334
21.5 部署改進 335
21.5.1 策劃部署 335
21.5.2 管理部署 336
21.5.3 度量改進效果 338
21.6 實施建議 339
第22章 原因分析和決定 341
22.1 原因分析和決定概述 341
22.2 原因分析和決定流程 342
22.3 制訂原因分析和決定計劃 343
22.4 確定缺陷原因 344
22.4.1 選擇缺陷分析數(shù)據(jù) 344
22.4.2 分析原因 345
22.5 處理缺陷原因 347
22.5.1 實施措施建議 347
22.5.2 評價變更的效果 348
22.5.3 記錄數(shù)據(jù) 349
22.6 實施建議 350
第5篇 評 估 篇
第23章 CMMI的評估 355
23.1 CMMI評估方法簡介 355
23.2 選擇適合組織商業(yè)目標的CMMI模型 356
23.2.1 選擇適當?shù)膶W科模型 356
23.2.2 選擇模型表示法 358
23.3 剪裁模型 359
23.3.1 連續(xù)式表示模型剪裁 359
23.3.2 階段式表示模型剪裁 362
23.4 評估類型 364
23.5 選擇評估時機 365
23.6 評估定級判斷準則 366
23.6.1 實踐實施程度的判斷規(guī)則 367
23.6.2 定級為滿意的目標須具備的條件 367
23.6.3 能力等級判斷準則 368
23.6.4 確定過程域的滿意程度 369
23.6.5 確定能力輪廓 369
23.6.6 確定成熟度等級 370
23.7 確定評估目標和需求 370
23.7.1 確定評估目標 370
23.7.2 確定評估限制條件 371
23.7.3 確定評估范圍 372
23.7.4 確定輸出 373
23.8 成立評估組 374
23.8.1 確定評估組長 374
23.8.2 選擇評估成員 375
23.8.3 準備參加人員 376
23.9 檢查驗證客觀證據(jù) 376
23.9.1 檢查來自調(diào)查工具的客觀證據(jù) 376
23.9.2 檢查來自于情況介紹的客觀證據(jù) 377
23.9.3 檢查來自于文件的客觀證據(jù) 378
23.9.4 檢查來自于訪問的客觀證據(jù) 379
23.9.5 驗證客觀證據(jù) 380
23.10 確定評估結果 382
23.11 報告評估結果 382
23.12 擬定后續(xù)改進計劃 383
23.13 向評估機構提交報告 384
23.14 歸檔/銷毀關鍵評估產(chǎn)品 385
主要參考文獻 38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