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古代史中古士人遷移與文化交流

中古士人遷移與文化交流

中古士人遷移與文化交流

定 價:¥24.00

作 者: 王永平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揚泰文庫 社會文化系列
標 簽: 古代史

ISBN: 9787801905864 出版時間: 2005-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2cm 頁數(shù): 32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在通訊和交通等信息手段十分落后的古代社會,學術文化的傳播一般是通過士人來直接實現(xiàn)的。他們總是懷著一種強烈的文化意識,自覺以傳承為己任。這決定了他們在文化交流和變遷中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華民族學術文化融合、發(fā)展的每一頁,都凝聚著他們的辛勞。但他們的命運又往往取決于大的社會環(huán)境,與統(tǒng)治者的文化修養(yǎng)、文化政策密切相關,所以,又總是坎坷曲折,充滿荊棘。本書通過對中古江淮之間士人流動與文化交流的透視,展現(xiàn)的正是這樣一幅生動而又包含幾多辛酸的圖畫。本書前言這部題為《中古士人遷移與文化交流》的書稿編校整理大體告一段落,即將交付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作為作者,需要將自己寫作該書的立意、主要內容及相關感受略作說明。近十多年來,在歷史學研究中,社會史、文化史等領域比較受到重視。在這些領域中,學人們又特別注意將社會文化現(xiàn)象與特定的地域或人群、社會集團、社會階層聯(lián)系起來,作更深入、更廣泛的綜合性考察。這樣的學術思路的轉換,不僅使人們對許多歷史現(xiàn)象獲得了新的解釋,而且大大地拓展了學術空間,“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新的學術課題。每每地在報紙雜志上看到視角獨到的論文,在書店里看到選題別致的學術著作,作為個中之人,我們自然會感受到這一時代學術思潮的涌動。當然,從學術史的角度看,任何所謂的新論,甚至所謂的新思潮、新方法,都有其歷史的承繼與歸依。相對于20世紀80年代,上述學術現(xiàn)象固然是“新變”,但若追溯至20世紀30~40年代,則是對陳寅恪、湯用彤等學術大師研究路徑及取向的一種“回歸”。作為這個變動時代的一分子,我與同時代的大多數(shù)青年學者一樣,在不斷觀察學術風尚變化的同時,思考和調整著自己的研究課題。作為一名中國“中古史”的研究者,我最關注的是當時的社會文化問題。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化(即強調文化的歷時性發(fā)展與變化),一地域有一地域之文化(即強調文化的空間性分布與差異)。一般說來,人們對前者比較重視,而對后者則易于忽略。對地域社會發(fā)展處于關鍵時期的中古時代而言,以地域為中心的社會文化史研究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具體歷史時期的內在特點決定著我們必須凸顯這種“地域”視角和意識。確實,社會文化的形成、發(fā)展從來與地域因素不可分離。地域環(huán)境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具有相當大的影響,有時甚至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便造成了各地區(qū)社會發(fā)展的不平衡和多樣化。歷史越古老,時代越久遠,文化的地域性差異便越明顯。古人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風俗觀便是對這一現(xiàn)象的概括。

作者簡介

  王永平,1962年出生,江蘇南京市人。歷史學博士。現(xiàn)為揚州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中古社會文化史的研究,對六朝時代的世族文化、江南區(qū)域社會史及南北文化交流史等課題有較為深入的探討。先后出版有《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家學研究》、《擁抱文明——十六國北朝社會改革的啟示》的學術著作,并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中華文史論叢》、《漢學研究》(臺北)等高水平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專題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

圖書目錄

序胡阿祥
前言
第一章 兩漢時期江南士人群體的成長與區(qū)域社會文化的發(fā)展
 一 西漢時期江南士人的顯露
 二 東漢時期江南士人群體的壯大
第二章 漢末士人之流動與劉表政權之興衰
 一 荊襄士人的歸附與劉表政權的建立
 二 異域士人匯聚荊州與學術文化的短暫繁榮
 三 士人離棄與劉表政權的衰亡
第三章 孫吳時期僑寓士人的學術文化貢獻
 一 漢末北方文士之南徙及其“江東化”
 二 僑寓士人代表的文化修養(yǎng)及其興學傳教
 三 僑寓士人的學術研究與文辭創(chuàng)作
第四章 孫吳時期之學術文化風尚
 一 孫吳統(tǒng)治者之文化素養(yǎng)及其文化政策
 二 孫吳時期僑、土學者經(jīng)學風尚的異同
 三 孫吳之史學、子學、小學及術數(shù)
第五章 蜀漢時期之學術文化風尚
 一 蜀漢統(tǒng)治者的文化修養(yǎng)及其文化政策
 二 蜀漢僑寓士人的學術文化風尚
 三 蜀漢本土士人的學術文化風尚
第六章 入晉之蜀漢人士命運的浮沉
 一 司馬氏強行遷移蜀漢上層王公
 二 蜀地土著士人入洛之遭遇
第七章 陸機陸云兄弟之死與南北地域沖突
 一 入洛南士之當然領袖
 二 “二陸”所受北人之輕辱
 三 陸氏兄弟之死及其原因
第八章 北魏之南朝流亡士人與南北文化交流
 一 入魏南朝流亡士人的類型及其主要代表
 二 入魏南朝流亡士人的境遇
 三 南人北奔與南風北漸
第九章 青齊士人之北徙與北魏文化之變遷
 一 北魏時期青齊士人命運的沉浮
 二 青齊士人的文化素養(yǎng)及其家族文化的傳承
 三 青齊士人對北魏制度文化建設的貢獻
 四 青齊士人之學術文化業(yè)績及其方伎文化
 五 關于青齊士人學風南朝化特征問題
第十章 隋代江南士人之北播及其命運之沉浮
 一 隋文帝時期對江南士人的壓制及其危害
 二 隋煬帝對江南士人的提攜及其影響
第十一章 隋煬帝之文化趣味與江左文化之北傳
 一 隋煬帝之提攜南士及其喜好江左文化之原因
 二 隋煬帝與江南佛教、道教代表人物的交往及其對南方宗教文化的汲引
 三 隋煬帝與江左文士的交往及江左文風、學風的北傳
第十二章 楊素、楊玄感父子與江左文士之交往
 一 有關楊素與南士交往之史實及考釋
 二 有關楊玄感與南土交往之史實及考釋
附 錄 沮授的地域情結及其悲劇人生
 一 沮授早年行跡考釋
 二 沮授與袁紹之“鄴中對”
 三 沮授與袁紹在迎奉漢獻帝及立嗣問題上的分歧
 四 沮授與袁紹在南進戰(zhàn)略上的分歧及其悲劇性結局
主要參考文獻與引用書目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