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定名為“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也就是力圖把民間信仰作為理解鄉(xiāng)村社會結構、地域支配關系和普通百姓生活的一種途徑,特別是通過這種研究加深對民間信仰所表達的“社會空間”之所以存在的歷史過程的了解,揭示在這些過程中所蘊含和積淀的社會文化內涵??紤]到中國(特別是大陸地區(qū))的同間宗教研究還處于很初步的階段,本書特別注意收錄區(qū)域的、社區(qū)的、個案的研究論文,關注較多地發(fā)掘、利用新資料的作品,提倡田野調查和文獻分析相結合的研究風格。為了討淪方便,我們把全書分成“國家意識與國家認同”、“社會風俗與民眾心態(tài)”、“神祇崇拜與地方社會的變遷”、“鄉(xiāng)村廟宇與家族組織”和“社區(qū)組織與村際關系”五個部分。和所有的人文學科的研究一樣,任何類型化的工作都可能引致“削足適履”的誤導,既然我們把民間信仰研究視為一種認識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方法,那么更恰當的做法就是把閱讀本書當作一個讀者與作者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而不要囿于上述分類所可能造成的簡單化理解的成見。正如下面的討論所力圖揭示的,書中每一個研究的意義都是多方面的,同時回應著許多不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