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軍事軍事技術縱橫捭闔:伐謀與伐交

縱橫捭闔:伐謀與伐交

縱橫捭闔:伐謀與伐交

定 價:¥15.00

作 者: 李炳彥,孫兢編著
出版社: 解放軍出版社
叢編項: 軍事謀略叢書
標 簽: 縱橫家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6517119 出版時間: 1991-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19cm 頁數(shù): 477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通過分析研究中外軍事外交斗爭史上、那些天才縱橫家們在攻伐交合中所采取的機智靈活的策略藝術,把讀者的視野引向國際斗爭舞臺,使之從中獲得一些能夠贏得民族未來的有益啟示,同時也為我們軍事謀略學的理論研究提供更豐富的材料和更廣闊的視野。本書盡我們的力量,收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縱橫家在軍事外交斗爭中審慎制定戰(zhàn)略,巧妙施展策略的大量史料,從軍事謀略運用的角度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在編寫方法上,這本書不是過多地注重歷史事件的連續(xù)性和詳細撰述,而是側重于謀略策略方面地分析。謀略運用是貫穿全書的主線,正是這本書同其他軍事、外交史書相區(qū)別的根本之點。在研究方法上,本書根據(jù)歷史時代的發(fā)展變化,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作者簡介

暫缺《縱橫捭闔:伐謀與伐交》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編 攻伐交合縱橫談
    軍事與外交
    “伐交”與“伐謀”
    相互牽制的國際力量
    只有永恒的利益 沒有永恒的朋友
    聯(lián)盟集團合力析
    地緣關系與軍事外交策略
    戰(zhàn)略欺騙與迷人的外交偽裝
    軍事外交中的用間
    中國歷史上縱橫家的興起與發(fā)展
    縱橫家的進取之道
   第二編 中國歷史上著名縱橫家的策略解析
    一善戰(zhàn)者謀交合
    ——春秋時期一些諸侯國著名策略選議
    “稱霸”與“結盟”
    策略思考中的美學價值
    適時地利用“信息差”
    創(chuàng)造優(yōu)越的戰(zhàn)略格局
    從“一邊倒”中謀取“保護傘”
    緩解和調(diào)停矛盾的藝術
    二 夾縫中求生存的藝術
    ——戰(zhàn)國時期東、西周的策略運用
    善于使用“第三者”的力量
    趙累讓“第三者”得利的用意
    史黡的兩面外交
    不為小怨多樹敵
    造成一個相互牽制的局面
    學會調(diào)整國際間的力量對比
    策略家應面向未來的利益
    “常不失重國之交”
    使用好平衡兩極力量的“第三砝碼”
    “握緊拳頭的笑臉”與等距離外交
    利用相互威懾的態(tài)勢,爭取相對穩(wěn)定的格局
    平衡外交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
    順其意而逆其志
    利用矛盾,以強制強
    切勿置身于爐火之上
    在對立的兩極中保持自己的靈活性
    三 爭霸圖強費運籌
    ——戰(zhàn)國時期秦在統(tǒng)一六國斗爭中的
    策略選擇
    把爭奪的重心推向對方
    正確的戰(zhàn)略要有靈活的策略相配合
    在利益與信義發(fā)生矛盾的時候
    以預見性決策為主
    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目標選擇
    賂其豪臣,以亂其謀
    “以正合,以奇勝”
    四 在激烈爭奪的局勢中乘機取利
    一一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策略運用
    “陰結韓之親,晚乘魏之弊”
    注意把握對方?jīng)Q策者的情趣
    “有此勢而重于天下者勝”
    “約不為人主怨,伐不為人挫強”
    在矛盾的“突變點”上把握轉化的契機
    五 無遠謀而求近利者終必失
    ——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策略運用
    策略一之矢應始終指向主要對手
    “伐交”也不可重地輕人
    示于一極,借于一極
    六 勝負常取決于戰(zhàn)場之外的爭斗
    一一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策略運用
    “伐交”中的疑兵計
    “圣人甚禍無故之利”
    謹防“憂大者不計而構”
    爭取和談的主動權
    七 四通之地 得交則安
    ——戰(zhàn)國時期韓、魏的策略運用
    “將欲取之 必姑與之”
    在“兩難”之中學會雙向性思考
    從對方聯(lián)盟的薄弱處突破
    避實擊虛與疏而示之親
    “伐交”中的間接路線
    不可“抱薪救火”
    唇齒相依者 利益相聯(lián)
    策略選擇切忌南轅北轍
    善察利害,方知進退之計
    八 從小環(huán)境與大環(huán)境的結合中把握主要目標
    ——戰(zhàn)國時期燕國的策略運用
    群雄逐鹿,“獨戰(zhàn)則不能”
    “因其強而強之,乃可折也”
    讓身邊的“老虎”斗起來
    多留一手,以應不測
    善除患者勝于無形
    九 三角關系中的微妙角逐
    ——三國時期曹 孫 劉集團的
    策略對抗
    大戰(zhàn)略決定著具體對策的選擇
    不可忽視必要的妥協(xié)
    利用對方聯(lián)盟的裂痕
    互相利用中的明暗緩急之術
    策略上沒有長久的對壘
   第三編 古希臘、古羅馬“伐交”策略選析
    談判桌前的“蘑菇戰(zhàn)術”
    波斯的“蹺蹺板”外交
    軍處不利謀交合
    ——漢尼拔的“伐交”策略
    強大還來自能分化自己的敵人
    ——古羅馬在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中
    的“伐交”策略
    堅持“攻心為上”的原則
    善順勢乘機者必取利于人
    從“間隙地”走上勝利之路
    笑里藏刀,外柔內(nèi)剛
    ——愷撒征服高盧的“伐交”策略
   第四編 中世紀歐洲及地中海地區(qū)各主要國家
    “伐交”策略選析
    誘彼自斗:盡力不讓他們壯大起來
    ——拜占廷帝國對付“蠻族”國家的策略
    簡析之一
    巧于示形:著力顯露自己的強大
    ——拜占廷帝國對付“蠻族”國家的策略
    簡析之二
    “祭壇和御座”的同盟
    ——教皇國的產(chǎn)生及教廷外交
    聯(lián)盟的網(wǎng)結在利益矛盾的沖擊下破損
    ——第二、三次十字軍遠征中變化多端的
    軍事外交
    努力置身于政治仲裁人的地位
    ——教皇英諾森三世的“伐交”策略
    有時“狡猾勝于實力”
    ——“世界的蜘蛛”路易十一世的“伐交”
    策略
   第五編 中世紀末期和近代史初期歐洲主要國家
    “伐交”策略選析
    法國奪取歐洲霸權的戰(zhàn)略與策略
    ——兼析“天然疆界”和“政治均勢”
    一手拿著寶劍 一手拿著祈禱書
    ——克倫威爾的“伐交”策略
    利益矛盾在力量均勢中求得緩解
    最好是讓我們先去欺詐別人
    ——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兩面欺詐”術
    準確的眼力比詭詐更為有用
    ——七年戰(zhàn)爭中英國奪取海上霸權及普
    奧、法、俄各國的“伐交”策略
    對外政策的力量 應集中于一個主要問題的解決上
    ——彼得大帝“伐交”活動的核心
    戰(zhàn)略家應成為駕馭機運的能手
    ——葉卡特琳娜二世的軍事外交藝術
   第六編 十八——十九世紀歐洲主要國家
    “伐交”策略選析
    在實行軍事行動前媾和的調(diào)子唱得更高
    ——拿破侖在打破第二次反法同盟中的
    策略
    緊緊抓住對方的矛盾心理
    ——拿破侖在打破第三次反法同盟中的
    策略
    盡力把孤立與被動之“球”踢給對方
    ——拿破侖在打破第四次反法同盟中的
    策略
    霸權主義者的必然下場
    ——拿破侖戰(zhàn)略策略的失誤之處
    經(jīng)濟巨人戰(zhàn)勝軍事巨人的奧秘
    ——拿破侖時期英國的戰(zhàn)略策略
    誰笑到最后 誰笑得最好
    ——亞歷山大對付拿破侖的策略
    抓住從身邊飛過的命運女神的衣襟
    ——俾斯麥統(tǒng)一德意志的“伐交”策略
   第七編 第一、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一些國家
    “伐交”策略選析
    對立的兩極為爭奪中間力量的“拉友藝術”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波譎云詭 變換無常
    的國際局面
    隔岸觀火 相機而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美國的策略運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歐洲主要國家“伐交”策略
    選擇
    在國際集團對抗中正確選擇“伐交”的基本目標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大國面對兩線作戰(zhàn)的
    “伐交”策略
   結束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