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緒論
序言
第1章風險管理體系的必要性
1.導言
2.歷史演進
3.監(jiān)管環(huán)境
4.學術背景與技術變遷
5.會計體系與風險管理體系
6.最近的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教訓
7.風險敞口的分類
8.非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體系
第2章管制方面的新動向的公司環(huán)境
1.導言
2.30人小組(G-30)的政策建議
3.1988年巴塞爾協(xié)議
4."1996年修正案"或"1998年巴塞爾協(xié)議"
5.2000巴塞爾協(xié)議
第3章銀行風險管理程序的設計和管理
1.導言
2.風險管理的組織:3支柱框架
3.數據和技術性設施
4.風險授權和風險控制
5.建立資產負債缺口的風險限額和流動性管理
6.結語:通往成功的步驟
第4章新巴塞爾協(xié)議對金融風險的資本要求
1.導言
2.標準化方法
3.內部建模方法
4.標準化模型和內部模型方法的劫持和反對意見:一個新的建議--"預留方法"
5.根據標準經方法和內部建模方法計算出的資本要求比較
第5章測度市場風險:VaR方法
1.導言
2.測度風險:一個歷史視角
3.在險價值的界定
4.在險價值的計算
5.在險價值的計算
附錄:債券的持續(xù)期和凸性
第6章測度市場風險:VaR方法的擴展以及模型檢驗
1.導言
2.增量資產-VaR(IVaR).德爾塔VaR(DVaR)和最重要風險
3.應力測試和情景測試
4.動態(tài)-VaR
5.測度誤差和VaR模型的返回測試
6.改進的方差一協(xié)方差VaR模型
7.VaR作為風險測度指標的局限
附錄:德爾塔VaR性質的證明
第7章信用評級體系
1.導言
2.評級機構
3.內部風險評級導論
4.債務評級和轉移
5.財務評估(步驟1)
6.債務人信用評級的一組調整因素
7.貸款項目評級的第二組調整因素
8.結束語
附錄1:重要比率的定義
附錄2:重要的財務分析指標
附錄3A:典型的行業(yè)評估程序,加拿大的電信業(yè)
附錄3B:典型的行業(yè)評估,加拿大服裝業(yè)和制鞋業(yè)
附錄4:典型的國別分析(簡表,巴西)
第8章衡量信用風險的信用轉移方法
1.介紹
2.CreditMetrics的框架
3.債券的信用在險價值(支柱1)
4.貸款或者債券投資組合的信用在險價值(支柱2)
5.對信用風險分散化的分析(支柱2,附加說明)
6.信用在險價值和資本要求的計算
7.作為債券/貸款組合管理工具的CreditMetdce:邊際風險衡量(支柱2,附加說明)
8.對資產相關度的估計(支柱3)
9.風險敞口(支柱4)
10.有條件的信用等級轉移概率:CreditPortfolioView
附錄1:默頓模型的構成要素
附錄2:違約預測--經濟計量學模型
附錄3:不到1年期的信用等級轉移矩陣
第9章用于衡量信用風險的或有求償法
1.介紹
2.違約風險的一個結構模型:默頓模型(1974)
3.違約的概率.條件預期收益值和違約價差
4.將信用風險當作權益價值的函數加以估計
5.KMV方法
6.KMV對遭受違約風險的現(xiàn)金流進行估價的模型
7.資產收益相關度模型
附錄1:將期權方法同收益價差相結合
附錄2:使用"風險中性"EDFs進行風險中性估價
附錄3:默頓模型及其擴展模型的局限
第10章其他方法--衡量信用風險的實際的和簡化形式的方法
1.介紹
2.精算方法:CreditRisk+
3.簡化形式的方法或以分布密度為基礎的模型
第11章對各行業(yè)開發(fā)的信用模型的比較以及相關測試問題
1.介紹
2.對行業(yè)開發(fā)的信用風險模型的比較
3.應力測試和情景分析
4.實施和實證的問題
第12章信用風險的套期
1.導言
2.信用增級
3.衍生產品公司
4.信用衍生產品
5.信用衍生產品的種類
6.貸款和高收益?zhèn)男庞蔑L險證券化
7.管制方面的問題
第13章管理操作風險
1.介紹
2.操作風險的分類
3.誰應該管理操作風險
4.進行銀行整體操作風險管理的關鍵
5.測度操作風險的4個步驟
6.針對操作風險的資本分配
7.自我評估和風險管理層評估
8.整合的操作風險
9.總結
附錄1:30人小組,衍生品和操作風險
附錄2:操作風險損失的類型
附錄3:損失后果和可能性
附錄4:培訓和風險教育
附錄5:對操作風險的識別和量化
第14章資本分配與業(yè)績評估
1.導言
2.趾ROC實施的指導原則
3.趾ROC資本同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的關系
4.貸款等價法
5.測度衍生品的風險敞口和損失
6.衡量風險調整業(yè)績:趾ROC模型的第二代
7.結語
附錄:第一代RAROC模型--在計算風險敞口.預期違約和預期損失中的假設
第15章模型風險
1.導言
2.定價模型和模型風險的來源
3.模型風險的種類
4.為什么會出錯?
5.市場風險管理層如何減輕模型風險?
6.結語
第16章非銀行機構的風險管理
1.導言
2.為什么要進行風險管理?
3.風險管理程序
4.會計報告
5.證券監(jiān)管部門對報告的規(guī)定
附錄:耐克公司.默克公司以及微軟公司的報告(1998)
第17章未來的風險管理
1.完全面對風險的銀行
2.外部客戶盈利性:PartnerPlusTM"方法
3.極端市場中風險的考察程序將趨向標準化
4.信用分析過程和對整合風險的需要
5.未來理想化的銀行
附錄:市場風險.商業(yè)風險與信用風險之間的關系
4.會計報告
5.證券監(jiān)管部門對報告的規(guī)定
附錄:耐克公司.默克公司以及微軟公司的報告(1998)
第17章未來的風險管理
1.完全面對風險的銀行
2.外部客戶盈利性:PartnerPlusTM方法
3.極端市場中風險的考察程序將趨向標準化
4.信用分析過程和對整合風險的需要
5.未來理想化的銀行
附錄:市場風險.商業(yè)風險與信用風險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