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日本昭和天皇裕仁1926年即位,1989年逝世,在位63年。由于日本皇室和政府的嚴密封鎖,有關他的一生,世人了解甚少,尤其是他與那場以他的名義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的關系則知之更少。裕仁逝世后,世界對他的關注程度不僅沒有減弱,反而越發(fā)高漲。關注的焦點集中在裕仁與日本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的關系上。隨著昭和時代的結束,裕仁身邊的一些工作人員的日記和回憶錄逐漸公之于世。另外,美國國家檔案館也公開了許多有關太平洋戰(zhàn)爭以及裕仁個人的機密資料。終于,躲在鐵幕后面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裕仁被拉到了前臺?!墩嫦唷H侍旎逝c日本侵華戰(zhàn)爭》一書聚焦了日本這位不同尋常的政治領袖的性格、行為和思考方式,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解讀20世紀的日本社會和政治。全書關注的中心在于昭和天皇是如何在近臣的幫助下為自己開創(chuàng)了一方政治空間,并從此(在這片空間里)逐漸成為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在決策過程中行使了領導者的權力。作者明確指出,裕仁對日本侵華戰(zhàn)爭以及日軍暴行負有直接責任,他在制定日本戰(zhàn)爭戰(zhàn)略方面發(fā)揮了決定性作用,并指揮了對中國的所有軍事行動。作者簡介比克斯,1938年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哈佛大學歷史學及東洋語言學博士。長期從事日本近現(xiàn)代史研究。1997-2001年,曾行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教授,現(xiàn)為紐約州立大學教授。編輯推薦美國普利策大獎傳記作品。美國普利策獎頒獎委員會認為:“這是改寫傳統(tǒng)看法,揭示歷史真面目,對日本有歷史警示的好書!”美國《洛杉磯時報》在評論這本書時說:“內容具有爆炸性,粉碎了日本戰(zhàn)時天皇只是消極被動,甚至是‘傀儡’的一貫說法。”美國《出版周刊》評論說:“展示了引人爭論的日本天皇的驚人一面,是同類政治傳記中最出色的一本書。”美國《外交季刊》評論說:“這本書的巨大貢獻在于:推翻了現(xiàn)有的錯誤認識,來了個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