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文學屆聞一多的故事

聞一多的故事

聞一多的故事

定 價:¥69.80

作 者: 李思樂著
出版社: 時代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作家故事文庫
標 簽: 聞一多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8710755 出版時間: 1997-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9cm 頁數(shù): 22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聞一多,本世紀最有個性的詩人、學者、民主斗士。1925年6月,聞一多從美國留學回到中國,準備在國內(nèi)開展戲劇運動,并和一批熱血文人創(chuàng)辦大江會,奉行以國家強盛為本旨的國家主義,想借歐洲文藝復興的歷史經(jīng)驗來振興中國。 聞一多回到北京后,和留美歸來的余上沅、趙太侔聯(lián)合北大教授胡適、新月派詩人徐志摩等一起籌辦“北京藝術劇院”,并創(chuàng)辦崇尚唯美的格律詩派,但終因經(jīng)費無法籌齊,“北京藝術劇院”終成泡影,經(jīng)徐志摩等人推薦,聞一多進入國立藝專任教務長,并教授西洋畫。當時北京軍閥混戰(zhàn),執(zhí)政府濫殺抗議示威的學生,激起聞一多等人極大憤慨,又因仗義執(zhí)言力請蔡元培任藝專校長,與當時校長劉百昭發(fā)生沖突,被同人誣為自己想當校長,遂拂袖而去。 1928年,聞一多和梁實秋赴青島大學分別任文學院院長和外文學院院長,期間因支持學校開除鬧學潮學生,遭學生們罷課反對,一些教授也認為青島大學被新月派壟斷,青島大學上下同聲,釀成一場驅(qū)逐聞一多、梁實秋的運動,校長楊振聲辭職,聞一多和梁實秋也相繼不辭而別。 1930年,聞一多赴清華大學任教授,鑒于前兩次經(jīng)驗,聞一多力辭清華文學院院長職務,一付自命清流的名士派頭,生活安逸家庭和美,進入中國上流社會。 1933年“七七事變”的炮聲摧毀了聞一多清靜的學者生活。聞一多隨清華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合并為長沙臨時大學。不久,政府決定三校繼續(xù)西遷昆明,成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聞一多與幾位教授一起隨學生步行團,長途跋涉三千里,步行至昆明。 剛到昆明的聞一多一心研究《詩經(jīng)》、古代神話,不問時事,被人戲稱為“何妨一下樓先生”。日本軍隊攻陷鄭州長沙后,繼續(xù)攻打貴陽,昆明形勢十分危急,聞一多對國民政府的消極抗日十分不滿,開始參加學生組織的講演會,十分善于演講的聞一多頗受學生擁戴,并且極大鼓勵了昆明的抗日熱潮,聞一多也加入了改造國民黨一黨專制的民主運動,極受國民黨忌恨,但因云南省主席龍云支持民主運動,國民黨政府也奈何不得聞一多等人。 1945年日本投降,北大、清華、南開復員北上,已經(jīng)參加民主同盟的聞一多被選為昆明支部宣傳部長,并主持《民主周刊》。國民黨政府趁日本軍隊受降之機,調(diào)龍云的部隊到越南河內(nèi),龍云不知有詐,國民黨第五軍和杜聿明的部隊開進昆明,包圍了省政府,逼迫龍云北上重慶調(diào)任閑職。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控制昆明,開始迫害要求民主的進步知名人士。 1946年,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師生大部分復員北上,昆明警備司令霍揆彰為討好蔣介石,密擬黑名單,經(jīng)國防部長陳誠同意后于七月十一日暗殺知名人士李公樸,昆明城里人心惶惶,許多人都力勸聞一多不要再在公眾面前演講,已知悉內(nèi)情的朋友也告訴黑名單上排在李公樸后面的就是聞一多,聞一多明知有險,仍毫不畏懼,主持召開李公樸的追悼會,并當場怒斥搗亂的軍統(tǒng)特務,發(fā)表了有名的“最后一次講演”。1946年7月15日,聞一多在回家途中距離家門口僅十步之遙的府甬道被一群特務射殺,護送父親回家的大兒子聞立鶴撲上去用身體護住父親,被射成重傷。 全國各黨派均十分憤怒,紛紛譴責這種暗殺行為。

作者簡介

  聞一多小傳聞一多(1889—1946)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詩人,杰出的學者,偉大的民主戰(zhàn)士。族名家驊,亦名亦多,字益善,號友山,亦號友三。進清華學校讀書后改名多,“五四”后又改為一多。早年曾用風葉、H、S、L、夕夕等筆名。188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己亥)11月24日(農(nóng)歷10月22日)未時,出生于湖北省莉水(今浠水)縣巴河鎮(zhèn)望天湖畔聞家鋪一個望族世家。浠水聞氏系客籍,據(jù)其族譜記載為文天祥后裔。聞一多6歲入家塾,讀《幼學瓊林》、“四書”等。七歲始學歷史、博物、修身等課程。1910年,至武昌,入兩湖師范附屬高等小學讀書,開始學算術、英文。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首義,使他興高彩烈。不久,北洋軍閥向武昌反撲,因而“避難”返里,在家曾繪武昌起義畫。1912年春回到武昌,先入國民公校,俄而轉(zhuǎn)入實修學校。少年聞一多老成持重,在校刻苦攻讀,沉默寡言。尤喜讀史書及古典詩詞及梁啟超等人的時文,業(yè)余,又喜好美術。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每年寒暑假回家,必“閉戶讀書”兩個月,遂將其讀書的一個儲物室命名曰“二月廬”。此間曾圈點過《史記》和《漢書》。1913年,在清華創(chuàng)作演出話?。〒沃饕巧陡锩姟?,歌頌武昌起義勝利,揭露封建勢力的丑惡。1914年,擔任了《清華周刊》編輯。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發(fā)表舊詩和隨筆性的評論文章,其文辭之犀利,為教師和同學輩所注目。他是清華園早期的文學、美術、戲劇方面的活躍分子,多次被推舉為學生社團的組織者。1917年在清華中等科畢業(yè)。主編級刊《辛酉鏡》,裝幀設計、插圖均出其手,并作自傳《聞多》。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北京各校奉命“放假三日,以資慶賀”,清華學生舉行提燈游行,他拒絕參加,一個人在“俯思國難,感而成韻”,寫下了早期著名的愛國反帝的五言古體長詩《提燈會》。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被推舉為清華代表團成員并兼任文書工作。其間手抄岳飛《滿江紅》,張貼于餐廳門旁。代表清華學生到上海出席全國學聯(lián)成立大會,聆聽孫中山先生講話?;厍迦A后,任《清華學報》美術編輯。1920年4月,發(fā)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同年9月發(fā)表新詩《西岸》。1921年6月,因支持李大釗、馬敘倫領導的“八校教職員索薪團”的“索薪”斗爭,與同學舉行“同情罷考”,遂同另外27位同學遭到清華校方“留級一年,推遲出洋”的處分。同年11月,清華文學社成立,聞一多是發(fā)起人之一。1923年5月,在清華畢業(yè)。7月去美國,先在芝加哥美術學院攻讀繪畫。翌年暑假后,轉(zhuǎn)入珂泉珂拉多學院美術系,一邊學美術,一邊攻讀西方文學,尤其愛好近代英國詩及中國古代詩詞。因受帝國主義種族歧視,激發(fā)了反帝愛國的熱情,說“詩人的主要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作新詩《太陽吟》、《憶菊》、《洗衣歌》等。1923年9月,聞一多的充滿愛國主義思想的第一部詩集《紅燭》在上海出版。1925年春,轉(zhuǎn)入紐約美術學生聯(lián)合會,繼續(xù)作畫寫詩,此時,又對戲劇發(fā)生興趣,參加中國留學生演出的《琵琶記》工作,親自制作布景。不久,參加了一個“國家主義”團體,籌備創(chuàng)辦《大江》雜志,主張“文化上的國家主義”。同年5月14日在美國西海岸登船回國,6月1日回到上海,正值“五卅”運動,作愛國反帝新詩《醒呀!》,公開譴責帝國主義的罪行。暑假后,到北京,任國立美術??茖W校教務長。1926年,“三·一八”慘案,聞一多站在群眾一邊,立即在《國魂周刊》發(fā)表《唁詞》一詩,歌頌“青年的鮮血再寶貴沒有了”,希望看到這熱血“開成燦爛的花”,又發(fā)表《天安門》一詩,控訴軍閥的滔天罪行。此間,與徐志摩、劉夢葦?shù)仍诒本﹦?chuàng)辦《晨報·詩鐫》,在4月1日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表《文藝與愛國——紀念三月十八》,明確表示文藝必須和愛國結(jié)合起來。暑假后,到上海吳淞國立政治大學主持訓導工作,不久,回故鄉(xiāng)浠水。1927年春,應鄧演達之邀約,到武漢北伐軍總政治部任藝術股股長,繪制大型宣傳畫。旋即離去,仍回吳淞政治大學?!八摹ひ欢焙?,政治大學解體,在上海與徐志摩、饒孟侃籌辦《新月》雜志。同年秋后到南京國立第四中山大學任外文系主任,講授英美詩及戲劇、散文。1928年1月,第二本詩集《死水》在上海新月書店出版,收新詩28首。是歸國后作新詩的一個結(jié)集。《死水》的主要傾向與《紅燭》一脈相承,表現(xiàn)了詩人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在形式上,主張新詩格律化,講求節(jié)的勻稱,句的均齊。是他倡導新格律詩實踐的范例。同年3月,《新月》在上海創(chuàng)刊,為編輯之一,編滿一卷后,辭職。秋后到武昌任國立武漢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長,開始研究中國古代文學。1930年6月,辭去武漢大學職務,到上海應楊振聲之邀請去青島,在楊振聲的一次歡迎宴會上決定應國立青島大學之聘到該校任教授。8月攜眷到青島,任青島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長、中文系主任。繼續(xù)研究中國古代文學。1931年發(fā)表長詩《奇跡》,這是聞一多脫離詩壇走向?qū)W術研究領域的告白。1932年秋,回母校清華大學任中文系教授,開始與朱自清先生共事論學。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藝術??茖W校兼課。研究工作從唐詩研究上溯到漢魏六朝詩的研究,再上溯到先秦文學研究,特別致力于《詩經(jīng)》、《楚辭》的研究工作,同時開始研究古文字學、古音韻學。1935年,北京爆發(fā)了“一二·九”學生運動,支持學生的正義斗爭。1937年7月7日,抗戰(zhàn)全面開始,19日,由北京至天津,轉(zhuǎn)津浦路南下,經(jīng)南京抵武漢。不久,清華、北大、南開三大學在長沙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1月開學,聞一多單身至長沙臨大上課。1938年1月,長沙臨大奉命遷昆明,29日,聞一多參加了臨大師生組成的“湘黔滇旅行團”,同青年一道步行入滇,說:“應該認識認識祖國了?!币宦飞仙钊胛髂仙贁?shù)民族地區(qū)的鄉(xiāng)村調(diào)查研究,了解人民疾苦,體查民情。作民俗寫生畫百余幅,說:“人民的斗爭史是‘磨不爛的口碑’”。4月28日,抵昆明。5月24日,長沙臨大奉命改為西南聯(lián)合大學,隨文學院到邊陲小城蒙自,住歌臚士洋行,潛心于古代文學研究,很少下樓,被同仁稱為“何妨一下樓主人”。后隨文學院遷回昆明,在聯(lián)大講授《楚辭》、《爾雅》并開始整理《詩經(jīng)》、《樂府》等舊稿,又進一步研究《周易》。1941年,清華大學文科研究所成立,聞一多主持文學部研究工作。所址在昆明東北郊龍泉鎮(zhèn)司家營。住所學者除聞一多外,尚有朱自清、浦江清、許維遹、李嘉言、何善周等先生。聞一多開始研究《莊子》,手批馬敘倫《莊子義證》。不久發(fā)表《莊子內(nèi)篇校釋》。1943年,以詩人的資格開始了“中國新詩選”工作,與英國朋友合作編輯《中國新詩選譯》。此時,接觸到解放區(qū)詩人田間、艾青的作品,寫《時代的歌手——讀田間的詩》,贊譽田間為“時代的鼓手”,希望中國產(chǎn)生更多的“時代鼓手”。這是自早期的《〈女神〉的時代精神》、《〈女神〉的地方特色》詩評后的一個飛躍,升華到詩為時代、詩為人民而作的高度。1944年暑假,參加了華崗領導成立的一個秘密團體,此后直接地接受了黨的領導,閱讀到一些重要文獻——《論聯(lián)合政府》、《新民主主義論》、《整風文獻》等。此后又讀了一些馬列著作。走出了書齋,參加社會活動,投身于群眾運動的實際斗爭。1944年暑假中,參加了中國民主同盟。在紀念“雙十節(jié)”的群眾大會上,作題為《組織民眾與保衛(wèi)大西南》的演說。8月初,國民黨第5軍軍長邱清泉在昆明北校場軍部舉行時事座談會,聞一多與吳晗等11位教授應邀與會。當聞一多聽到軍部報告前線作戰(zhàn)失利時,大聲說道:“現(xiàn)在只有一條路——革命!”會場為之啞然。10月19日,聯(lián)大舉行魯迅逝世八周年大會,聞一多到會講話,作自我批評,說:“魯迅對了,我們錯了!”12月出任民盟云南支部委員兼民盟云南支部機關刊物《民主周刊》編委。同月,昆明各界舉行云南護國紀念大會,聞一多到會演講,說:“袁世凱還活著”,“誰不要人民,人民就不要誰!”會后參加了游行。1945年,除在聯(lián)大上課外,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發(fā)表演說,起草宣言,主持會議,參加游行。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立即剃去蓄了八年的胡須。9月,出任民盟中央執(zhí)行委員及云南支部宣傳委員兼《民主周刊》社社長。同年12月,昆明發(fā)生“一二·一”慘案,聞一多稱這一天為“中華民國最黑暗的日子!”。作《一二·一運動始末記》,控訴了反動派的罪行,歌頌死難烈士以自己的鮮血為中華民族打開了一條生路的豐功偉績。此間,聞一多的侄兒黎智從延安調(diào)來南方局跟周恩來工作,托地下黨帶給聞一多一封信,讀信后表示自己“心向北方”。1946年2月,聞一多委托人帶信給侄兒黎智,信中表示自己決心投身于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7月11日晚,中國民盟負責人之一的李公樸在昆明被特務暗殺,12日晨逝世。15日上午,云南各界在云南大學至公堂開會,報告李公樸被害經(jīng)過。此時昆明風聲很緊,特務四處揚言第二個目標便是聞一多,反動當局又派一名女特務到聞一多住處的西倉坡聯(lián)大宿舍附近恐嚇聞一多“命不保夕”。聞一多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到會。當李公樸夫人張曼筠泣不成聲報告李公樸被害經(jīng)過后,聞一多再也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怒火,拍案而起,發(fā)表了悲憤激昂的講話,這便是著名的《最后一次講演》,他面對會場里橫行的特務,為人民伸張正義,怒斥反動派的卑鄙無恥。警告特務們“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個李公樸站起來!你們將失去千百萬人民!”他最后發(fā)誓說:“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精神,我們要準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后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表現(xiàn)了聞一多威武不屈的戰(zhàn)斗精神,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當天下午,到民主周刊社主持記者招待會,會后天色已近傍晚,聞一多在前來迎接的長子立鶴陪同下回家,路經(jīng)西倉坡,快到家門口時,被埋伏的特務開槍殺害,立鶴身中數(shù)彈,雖經(jīng)搶救治療,留下了終身殘疾。18日,聞一多遺體在云大醫(yī)院門前廣場火化。聞一多遇難后,毛澤東、朱德在延安聯(lián)名致電聞一多親屬表示慰問,說聞一多“為民族而奮斗,不屈不撓,可敬可佩”。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致電聞夫人,表示“中國人民將踏著李公樸、聞一多諸烈士的血跡前進”!聞一多遺著先由郭沫若、朱自清、吳晗、葉圣陶四人編成《聞一多全集》8卷4巨冊,1948年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1994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武漢大學聞一多研究室編輯的新的《聞一多全集》,共12巨冊,基本上收入了聞一多的全部著作。作為民主戰(zhàn)士的聞一多,其為爭取民主無私無畏的崇高精神,在中國已經(jīng)是婦孺皆知了。作為詩人的聞一多,他的詩作,已經(jīng)影響過幾代詩人,今后仍將會有更大的影響。作為學者的聞一多,他在中國學術史上,今后必將產(chǎn)生更大、更深、更遠的影響。他對《周易》、《詩經(jīng)》、《楚辭》、《樂府》、《唐詩》研究的貢獻巨大。郭沫若說他“考索的賅博,眼光的犀利,立說的新穎而翔實,不僅是前無古人,恐怕還要后無來者的”。

圖書目錄

     目錄
   聞一多小傳
   少年時代
   清華園里的一個“東方老憨”
   “蜈蚣!蜈蚣!”與“二月廬”
   “俛思國難”
   高唱一曲《滿江紅》
   敢于諷刺杜威的青年
   “擊鼓罵‘閥’”
   在芝加哥的“中國陳列室”里
   孤雁的悲鳴
   “我是中國人!”
   憶 菊
   紅 燭
   “你們肯干?”“你們肯干?”
   憤然提前回國
   滬港晨霧
   “睡獅醒來!”
   一句不朽的話
   文藝與愛國
   與徐志摩的始終
   一個重大的發(fā)現(xiàn)
   珞珈山上
   從青島回到清華園
   真“名士”
   兒女情長
   “應該認識認識祖國了!”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安南夜坐
   “這是最大的犯罪!”
   磨不爛的“口碑”
   蓄須明志
   “何妨一下樓主人”
   創(chuàng) 傷
   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
   司家營
   敢于否定自己
   轉(zhuǎn) 變
   “現(xiàn)在只有一條路——革命!”
   為民主而戰(zhàn)
   “袁世凱還活著哩!”
   “你們要做鋪路的沙子”
   “官倉”領米
   “餓兵”和“病兵’
   月夜采風
   “手工業(yè)”
   “這是天洗兵!”
   “我心則悅!”
   “頂好!頂好!”
   “獸·人·鬼”
   身在南方心向北方
   “誰不要人民,人民就不要誰!”
   殉道的決心
   斗士犧牲在黎明前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