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xué)藝術(shù)文學(xué)文學(xué)評論與研究《左傳》選評

《左傳》選評

《左傳》選評

定 價:¥19.00

作 者: 王維堤撰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叢編項: 新世紀(jì)古代歷史經(jīng)典讀本
標(biāo) 簽: 學(xué)術(shù)著作

ISBN: 9787532535286 出版時間: 2005-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289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楚莊王伐陸渾之戎,表面上是效法齊桓公的“尊王攘夷”,實際上是對晉國的一次示威。陸渾之戎,史載是由秦、晉遷至伊、洛上游一帶的。而在遷的過程中,二國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秦國是迫之遷,晉國是誘之來。這一點,《襄公十四年》戎子駒支的追敘和《昭公九年》詹桓伯的述史都講得很明白。當(dāng)時伊、洛上游一帶尚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是所謂“狐貍所居,豺狼所嗥”的荒無人煙之處。戎人翦除荊棘,開辟荒地,為中原文明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xiàn)。陸渾之戎把這片土地視作是晉人所賜的南鄙之田,因此自愿作晉國的附庸。在殽之役中晉國得以全殲秦師,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戎人之力。而早在陸渾之戎遷至此地之前,在成周南部的揚拒、泉皋等地已有隗姓的伊、洛之戎人居,在周襄王即位之初,曾因王子帶的召引,構(gòu)亂于京師,秦、晉、齊等大國先后致力于平戎。戎多年來成為周心腹之患。陸渾之戎遷來后,與原有戎人錯雜而居,形成允、姜、隗等姓共存的諸P173戎,難免因逼近周而有入侵其郊甸之事。所以楚莊王伐陸渾之戎,周王是嘉獎的,要派大夫去慰勞他。晉國因晉靈公奢侈,不君,原本實力就“不競于楚”(《宣公元年》),上一年又發(fā)生趙盾被迫出亡、趙穿殺靈公之事。趙盾雖然迅速回歸,迎立襄公少弟黑臀為君(即晉成公),平定了局勢,但此時晉國的實力,不免更為削弱了。這年春天,新即位的晉成公很想振一振國威,就親自帥師伐鄭,迫使搖擺于晉、楚之間的鄭國與之締結(jié)盟約。這一舉動,與其說是晉要保持對楚的威懾力,不如說是晉欲以外強掩蓋它的中干。楚莊王立即作出反應(yīng),以伐晉之附庸陸渾之戎作為回?fù)簦驎x國作試探性的示威。面對楚國迫近家門口的直接挑釁,晉國竟不敢作出任何保護性的動作。這就使楚莊王的試探有了答案,對自己爭霸中原的雄心平添了十二分底氣。而伐陸渾之戎之分外順利,也使楚莊王心情大好。一路進(jìn)軍,鋒芒所及,望風(fēng)披靡,諸戎全都選擇了臣服。待軍次洛水之時,不覺已毫無阻力地進(jìn)入周王國疆域之內(nèi)了??磥硖熳拥膰T,不像原先想象的那么難以跨人,楚莊王的野心有點膨脹了。他決意在王畿的邊緣地帶舉行一次大規(guī)模的閱兵儀式,以盡顯楚之雄威。而當(dāng)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前來慰問時,他競對象征天子權(quán)威的傳國之器九鼎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問起它的大小輕重來了。王孫滿是個很有政治見解和識人之明的人,自然一眼看穿楚莊王心里涌動著什么樣的欲念。他不正面回答鼎有多大、多重,只強調(diào)“在德不在鼎”:有德,鼎“雖小,重也”;無德,鼎“雖大,輕也”。且告之以周德雖衰,天命猶在,給楚莊王發(fā)熱的頭腦恰如其分地降了點溫。王孫滿的話,對楚莊王影響P174極為深刻。他此后在建立霸業(yè)中,都看重一個“德”字。當(dāng)然,對于鄭國背叛楚國與晉國訂立同盟關(guān)系,楚莊王是不能容忍的。伐陸渾之戎勝利歸來,稍事休整,他就派兵攻入鄭國境內(nèi),表示懲儆。P175

作者簡介

  王維堤,1934年出生于上海,早年就讀于大連工學(xué)院,后改攻中國古代文史,曾任職于上海古籍出版社。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史研究,發(fā)表過學(xué)術(shù)論文、語文札記、文史小品數(shù)十篇,并整理點?!兑拐勲S錄》、《小山樂府》等古籍多種。主要著作有((龍的蹤跡》、《龍鳳文化》、《中國服飾文化》、《中國古代夢文化》、《春秋公羊傳譯灃》等

圖書目錄

編者的話1
導(dǎo)言1
一、多行不義必自斃
——鄭伯克段于鄢1
二、大義滅親
——石碏惡州吁而子厚與焉8
三、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鄭伯請成于陳13
四、賄賂掩蓋不了罪惡
——魯桓公取郜大鼎于宋17
五、子女不像話害老爸違了禮
——齊僖公送姜氏于謹(jǐn)22
六、繻葛之戰(zhàn)使周王威嚴(yán)掃地
——王以諸侯伐鄭28
七、諸侯稱王第一人
——楚武王伐隨33
八、“人盡夫也,父一而已”
——祭仲殺雍糾39
九、中國古代兵家的先驅(qū)
——曹劌論戰(zhàn)43
十、美麗不是女人的罪過
——楚滅息囚蔡侯48
十一、心狠手毒的政變連續(xù)制造者
——不去慶父,魯難未已53
十二、亡國之君和復(fù)興之君
——衛(wèi)懿公和衛(wèi)文公60
十三、春秋第一霸
——齊桓公侵蔡伐楚70
十四、貪賄者害人又害己
——宮之奇諫虞假道78
十五、過了頂峰就是下坡
——葵丘之盟86
十六、無德無能豈可稱霸
——泓之戰(zhàn)93
十七、流亡公子與三位女性
——晉公子重耳奔狄、及齊、至秦101
十八、“勤王”爭得先機實至名歸
——晉文公勤王114
十九、退避三舍一戰(zhàn)而霸
——城濮之戰(zhàn)123
二十、東方不亮西方亮
——秦穆公事跡136
二十一、國人向背與國君廢立
——宋公子鮑禮于國人155
二十二、“不君”之君二例
——齊懿公與晉靈公16l
二十三、問的是鼎答的是德
——王孫滿答楚莊王問鼎170
二十四、牽牛蹊田不對奪人之牛更錯
——申叔時說楚王復(fù)封陳176
二十五、得民心為上得土地為下
——楚許鄭平182
二十六、武功與武德
——泌之戰(zhàn)189
二十七、內(nèi)部矛盾怎樣變成敵我矛盾
——巫臣教吳叛楚204
二十八、和平是戰(zhàn)爭的間歇
——向戌弭212
二十九、聞善則行之聞惡則改之
——子產(chǎn)不毀鄉(xiāng)校225
三十、公室日卑政出卿大夫門
——晏嬰、叔向論齊、晉季世234
三十一、知儀而不知禮
——女叔齊論禮之本末245
三十二、統(tǒng)帥“三貪”兵敗如山倒
——吳王闔廬入郢254
三十三、無效的忠言有效的預(yù)言
——伍員諫吳王夫差許越平265
三十四、螳螂著意揚臂知否黃雀在后
——黃池之會273
三十五、最后的霸主
——笠澤之戰(zhàn),越誤吳、圍吳、滅吳282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