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五章。第一章介紹了大眾傳媒的概況。媒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媒介的全部內涵是:普天之下,莫非媒介。狹義的媒介,即大眾傳播媒介,簡稱大眾傳媒。大眾傳媒是所有用以向廣大受眾傳遞各種信息的物質載體,傳統上指傳播范圍廣大的圖書、報紙、雜志、廣播、電影、電視六種傳媒,前三種又稱印刷媒介,后三種稱電子媒介,再加上互聯網、音像出版物等新興傳媒。在狹義上,大眾傳媒特指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四種傳媒及互聯網,本書在狹義范圍內使用大眾傳媒,有時把大眾傳媒與新聞傳媒視為同義。本章介紹了媒介的起源與發(fā)展,并闡述了印刷媒介、電子媒介及網絡媒介的特征,大眾傳媒的社會功能以及在中國社會發(fā)展中的影響和作用。第二章探討了大眾傳媒與名譽權的關系。從人類早期社會伊始,名譽權就受到保護,但確認和保護名譽權的現代人格權制度乃是資產階級的立法所建立的。世界各國對名譽權的保護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英美法主要以侵權行為制度對名譽權加以保護,而大陸法制則注重于將名譽權作為人格權的內容加以保護,我國的法律體系形成了對名譽權從根本大法到基本法的完整保護體系。但隨著大眾傳媒在當代社會的崛起,大眾傳媒在其傳播活動中,侵犯公民、法人名譽權的現象日益增多,并呈現出新特點。如何解決言論自由與名譽權的關系,是本章遇到的較難的問題。作者認為,應該借鑒西方國家的一些做法,如“真實性原則”、“公正評論”、“特許權”等解決言論自由與名譽權的沖突與平衡。第三章探討了大眾傳媒與隱私權的關系。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大眾傳媒的社會信息傳播也更加快捷。大眾傳媒對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扮演各種角色的相關報道令人目不暇接,由此產生的媒體報道侵犯隱私權的沖突也愈加引人注目。第四章探討了大眾傳媒與肖像權的關系。第五章探討了大眾傳媒與法制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