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是人類社會的一項基本活動。它是人類在為獲取必要的物質財富而開展的生產活動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沒有社交就沒有社會性的生產,社會就難于存在和發(fā)展。一定的生產方式決定人們的交往方式和禮儀規(guī)范。禮儀是在社交中產生并為社交服務的。社交必須重視禮儀;禮儀存在于社交之中。沒有社交,就無所謂禮儀;沒有禮儀,社交也就難于順利進行。我國廣大青少年,包括作為跨世紀人才的當代大學生和年輕干部,其總體素質是不錯的。他們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但是,他們中的許多人對社交與禮儀的知識卻知之甚少;有些人不注意社會公德。在社交活動中,許多人往往不知如何為人處事、待人接物;常常出言不遜,行為不檢,以致釀出糾紛。在涉外交往中,不文明、不禮貌的言談舉止也時有出現(xiàn),有的甚至影響國家形象。他們之所以會這樣,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完善人格的過程中,在總體素質方面沒有受到全面系統(tǒng)而嚴格的教育,包括社交與禮儀方面的教育。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缺陷。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認為必須把它納入我們國家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系中,方能全面而有效地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