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竹文化:在適應自然中創(chuàng)造出人與自然和諧
一、豐富的竹類資源:文化賴以生成與演進的環(huán)境特征
二、走出混沌:竹的文化開啟之功
三、從采集——狩獵到集約農業(yè):竹與食物獲取方式的演進
四、從原始崇拜到人為宗教:竹與精神文化和思想觀念的演進
五、竹涉及范圍的廣泛性:以拉祜族和獨龍族村寨的三個調查為例
六、縱橫交織的文化結叢:云南少數民族竹文化事象的性質
七、在適應和創(chuàng)造中達到和諧:竹文化事象所構筑的人與自然的關系
擦竹取火:文明之光
從采集到農耕:竹與農業(yè)的起源與演進
一、采集竹具:竹農具的源頭
二、竹農具的演化與存留
竹制漁獵工具:人的力量的延伸
一、竹制獵具
二、竹制漁具
竹制用具:生活必備之物
……
食筍之風:飲食文化的組成部分
竹樓:特色獨具的重要民居
竹制交通工具:經濟文化交往的載體
種竹護竹習俗:人與自然的調協(xié)
竹編:人的本制力量的進一步確證
自然崇拜:竹所表現的人與自然的關系
圖騰崇拜:竹在規(guī)范社會秩序中的功用
祖先崇拜:竹所表現的倫理關系
禮物的法力:竹在巫術中的作用
禁忌和占卜:竹與禳災避禍和預知未來
樂舞:竹在審美表現中的多重功用
走向現代:云南民族文化的開發(fā)前景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