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家庭與辦公軟件計算機技術導論

計算機技術導論

計算機技術導論

定 價:¥30.00

作 者: 劉桂喜等編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及應用教材
標 簽: 微計算機技術

ISBN: 9787121002977 出版時間: 2004-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4cm 頁數(shù): 35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為高等學校理工科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學習計算機實用技術做基本知識準備而編寫的教材。全書分為計算機概論、數(shù)字邏輯和離散數(shù)學三個部分。計算機概論部分對計算機及軟、硬件各部分做概要性描述,使學生對計算機有一個框架性的認識;數(shù)字邏輯部分為學生學習計算機硬件技術的知識基礎;離散數(shù)學是學習計算機軟件技術的知識基礎。本書內(nèi)容難點分散、通俗易懂、概念清晰,適合作為高等學校理工科非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材,可以用做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概論”教材,以及高職高專計算機專業(yè)的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計算機技術自學者入門知識的學習材料。

作者簡介

暫缺《計算機技術導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篇  計算機概論
第1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的發(fā)展歷史
1.1.1  計算機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
1.1.2  計算機的誕生
1.1.3  馮·諾依曼與阿蘭·圖靈
1.1.4  計算機發(fā)展歷程
1.1.5  各種計算機技術簡介
1.1.6  計算機與信息化社會
1.2  馮·諾依曼型計算機系統(tǒng)
1.2.1  馮·諾依曼型計算機的基本組成
1.2.2  采用二進制
1.2.3  程序存儲
1.3  二進制數(shù)制
1.3.1  進位制數(shù)的相互轉換
1.3.2  二進制數(shù)的小數(shù)點處理
1.3.3  二進制數(shù)的正、負號表示
1.4  二進制運算
1.4.1  二進制的四則運算
1.4.2  定點加、減法運算及溢出判斷
1.5  二進制編碼
1.5.1  BCD碼
1.5.2  ASCII碼與EBCDIC碼
1.5.3  校驗編碼
1.5.4  漢字編碼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
2.1  中央處理器(CPU)
2.1.1  運算器及其工作原理
2.1.2  控制器的組成及功能
2.1.3  指令系統(tǒng)
2.1.4  CPU核心的設計
2.2  存儲系統(tǒng)
2.2.1  存儲系統(tǒng)的層次結構
2.2.2  主存儲器
2.2.3  外部存儲器
2.3  輸入/輸出系統(tǒng)
2.3.1  接口
2.3.2  常用的輸入設備
2.3.3  常用的輸出設備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
3.1  概述
3.1.1  計算機軟件
3.1.2  計算機軟件的特點
3.1.3  軟件功能在實現(xiàn)上的變化
3.2  計算機常用系統(tǒng)軟件簡述
3.2.1  操作系統(tǒng)
3.2.2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
3.2.3  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
3.3  程序設計語言
3.3.1  計算機的指令系統(tǒng)
3.3.2  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
3.3.3  結構化程序設計
3.3.4  面向?qū)ο蠹夹g
3.4  計算機軟件執(zhí)行過程
3.4.1  高級語言源程序
3.4.2  匯編語言源程序
3.4.3  機器語言程序
3.4.4  程序的執(zhí)行過程
本章小結
習題3
第2篇  邏輯設計基礎
第4章  數(shù)字邏輯基礎
4.1  邏輯運算
4.1.1  概述
4.1.2  邏輯代數(shù)中的三種基本運算
4.1.3  復合邏輯運算
4.2  邏輯函數(shù)及其表示方法
4.2.1  邏輯函數(shù)
4.2.2  邏輯函數(shù)的表示方法
4.2.3  各種表示方法之間的相互轉換
4.3  邏輯代數(shù)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4.3.1  基本公式
4.3.2  常用公式
4.4  邏輯代數(shù)的基本定理
4.4.1  代入定理
4.4.2  反演定理
4.4.3  對偶定理
4.5  邏輯函數(shù)的公式化簡法
4.5.1  邏輯函數(shù)的最簡形式
4.5.2  邏輯函數(shù)的公式化簡法
4.6  邏輯函數(shù)的卡諾圖化簡法
4.6.1  邏輯函數(shù)的最小項及最小項表達式
4.6.2  邏輯函數(shù)的卡諾圖表示法
4.6.3  邏輯函數(shù)的卡諾圖化簡法
4.7  具有無關項的邏輯函數(shù)及其化簡方法
4.7.1  無關項
4.7.2  具有無關項的邏輯函數(shù)的化簡方法
本章小結
習題4
第5章  組合邏輯電路
5.1  數(shù)字集成電路簡介
5.1.1  TTL和CMOS兩大類結構的集成電路及使用特點
5.1.2  幾種有特殊用途的集成門電路
5.2  用SSI構成的組合電路的分析和設計
5.2.1  組合邏輯電路的特點
5.2.2  用SSI構成的組合電路的分析方法
5.2.3  用SSI構成的組合電路的設計方法
5.3  編碼器
5.3.1  二進制編碼器
5.3.2  十進制編碼器
5.4  譯碼器
5.4.1  二進制譯碼器
5.4.2  十進制譯碼器
5.4.3  用最小項譯碼器實現(xiàn)組合邏輯函數(shù)
5.4.4  七段譯碼器
5.5  數(shù)據(jù)選擇器
5.5.1  數(shù)據(jù)選擇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5.5.2  利用數(shù)據(jù)選擇器實現(xiàn)組合邏輯函數(shù)
5.6  數(shù)值比較器
5.6.1  多位數(shù)值比較器的設計思想
5.6.2  四位數(shù)值比較器CC14585
5.7  加法器
5.7.1  多位串行加法器
5.7.2  多位并行加法器
5.8  組合邏輯電路中的競爭-冒險現(xiàn)象
5.8.1  在邏輯電路中信號的傳輸延遲時間
5.8.2  競爭-冒險的現(xiàn)象及產(chǎn)生的原因
5.8.3  消除競爭-冒險的方法
本章小結
習題5
第6章  時序邏輯電路
6.1  觸發(fā)器
6.1.1  觸發(fā)器的結構特點
6.1.2  觸發(fā)器的邏輯功能及其表示方法
6.1.3  觸發(fā)器的直接置位和復位端
6.2  時序邏輯電路的特點及其表示方法
6.2.1  時序邏輯電路的結構和工作特點
6.2.2  時序邏輯電路的三個方程組
6.3  用SSI構成的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
6.3.1  同步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
6.3.2  異步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
6.4  用SSI設計時序邏輯電路的方法
6.4.1  用SSI構成的同步計數(shù)器的設計
6.4.2  一般同步時序邏輯電路的設計
6.5  并行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6.5.1  并行寄存器
6.5.2  移位寄存器
6.5.3  移位寄存器的應用
6.6  計數(shù)器
6.6.1  同步計數(shù)器
6.6.2  異步計數(shù)器
6.6.3  MSI計數(shù)器的使用方法
本章小結
習題6
第7章  可編程邏輯器件
7.1  概述
7.2  PLD的幾種基本結構
7.2.1  可編程只讀存儲器PROM和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PROM
7.2.2  可編程邏輯陣列PLA
7.2.3  可編程陣列邏輯PAL
7.2.4  通用陣列邏輯GAL
7.2.5  可擦除的可編程邏輯器件EPLD
7.2.6  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
7.3  PLD的編程
7.3.1  現(xiàn)代數(shù)字系統(tǒng)的設計方法
7.3.2  PLD的開發(fā)過程
7.4  在系統(tǒng)編程技術
7.4.1  在系統(tǒng)可編程邏輯器件ISP-PLD
7.4.2  ISP器件的設計流程
7.4.3  在系統(tǒng)編程技術對數(shù)字系統(tǒng)的貢獻
本章小結
習題7
第3篇  離散數(shù)學基礎
第8章  命題邏輯
8.1  命題符號化
8.1.1  命題的概念
8.1.2  聯(lián)結詞
8.2  命題公式及其分類
8.3  命題演算的關系式
8.3.1  等價關系式
8.3.2  等價關系的性質(zhì)
8.4  命題演算的推理
8.4.1  推理理論
8.4.2  推理證明方法
本章小結
習題8
第9章  謂詞邏輯
9.1  詞邏輯的基本概念
9.1.1  個體和謂詞
9.1.2  量詞
9.2  謂詞合式公式及其分類
9.3  謂詞演算的關系式
9.4  謂詞演算的推理
9.4.1  推理理論
9.4.2  推理問題的證明
本章小結
習題9
第10章  集合和函數(shù)
10.1  集合
10.1.1  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
10.1.2  集合間的關系
10.1.3  集合的運算
10.2  集合的計算機表示
10.3  笛卡兒積
10.3.1  序偶和有序n元組
10.3.2  笛卡兒積
10.4  函數(shù)(映射)
10.4.1  函數(shù)的定義
10.4.2  特殊函數(shù)
10.5  復合函數(shù)(復合映射)
10.6  反函數(shù)(逆映射)
本章小結
習題10
第11章  關系
11.1  關系的概念
11.2  關系的表示法
11.2.1  用集合表示關系
11.2.2  用關系圖表示關系
11.2.3  用矩陣表示關系
11.3  關系的運算
11.3.1  關系的復合運算
11.3.2  逆關系
11.4  關系的性質(zhì)
11.5  關系的閉包
11.6  等價關系和等價類
11.6.1  等價關系
11.6.2  等價類
11.7  偏序關系
本章小結
習題11
第12章  圖論
12.1  圖的基本概念
12.1.1  無向圖和有向圖
12.1.2  度的概念
12.1.3  圖的分類
12.1.4  子圖與補圖
12.1.5  圖的同構
12.2  通路與回路、連通的概念
12.2.1  通路與回路
12.2.2  連通的概念
12.3  圖的矩陣表示
12.3.1  鄰接矩陣
12.3.2  關聯(lián)矩陣
12.4  歐拉圖與哈密頓圖
12.4.1  歐拉圖
12.4.2  哈密頓圖
12.4.3  旅行商問題
12.5  平面圖與二分圖
12.5.1  平面圖
12.5.2  連通平面圖的歐拉公式
12.5.3  對偶圖與著色
12.5.4  二分圖
12.6  樹
12.6.1  無向樹和生成樹
12.6.2  有向樹和有序樹
本章小結
習題12
附錄A  常用邏輯符號對照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