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基督教奮進的歷程:中國基督教的本色化

奮進的歷程:中國基督教的本色化

奮進的歷程:中國基督教的本色化

定 價:¥30.00

作 者: 段琦著
出版社: 商務(wù)印書館
叢編項:
標(biāo) 簽: 基督教

ISBN: 9787100041386 出版時間: 2004-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2cm 頁數(shù): 590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研究中國基督教(新教),本色化是一個無法回避的重要問題之一。什么是本色化?中國近現(xiàn)代較為著名的基督教學(xué)者們對它所下的定義不盡相同。應(yīng)元道先生曾對20世紀(jì)20年代開展的中國基督教本色運動的討論加以概括,認為所謂本色的基督教會應(yīng)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中華國民的教會;二是根據(jù)中國基督教徒自己的經(jīng)驗而設(shè)立的;三是富有中國文化的質(zhì)素的;四是要把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合而為一的;五是能適合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心理的;六是能使中國基督徒的宗教生活和經(jīng)驗合乎中國風(fēng)土的?!睂τ凇氨旧边@個名詞的理解,教會人士從一開始就有不同的闡釋,但大家都承認一個不爭的事實:一種外來宗教要在某地生根,必須與當(dāng)?shù)氐纳鐣c文化相適應(yīng),否則必然被淘汰;對中國基督教來說,“本色化”就是跟隨時代,調(diào)整自己,以適應(yīng)中國的社會與文化的客觀現(xiàn)實。事實上,基督教從傳人中國的一開始就存在著與自身生存發(fā)展的“本色化”問題,這個問題也始終貫穿在中國基督教歷史的進程中。本書著力對中國基督教的這一歷史使命進行探討,我們認為“本色化”、“本土化”、“處境處”等都是同義詞,所以仍然使用“本色化”這個名詞。歷史就是歷史,尊重歷史是研究歷史的基本原則。<

作者簡介

暫缺《奮進的歷程:中國基督教的本色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打開中國福音的大門
第二章 以上帝的名義——“拜上帝會”
 第一節(jié) 洪秀全與“拜上帝會”之建立
 第二節(jié) 早期的“拜上帝會”
 第三節(jié) “拜上帝會”本色基督教性質(zhì)的變質(zhì)
 第四節(jié) 洪仁玕對太平天國宗教改革的失敗
第三章 19世紀(jì)下半葉的基督教
 第一節(jié) 時代背景
 第二節(jié) 戴德生與中華內(nèi)地會的活動
 第三節(jié) 林樂知、李提摩太等教會自由派人士的傳教活動及影響
 第四節(jié) 教育傳統(tǒng)與本色化
 第五節(jié) 教會慈善事業(yè)與本色化
 第六節(jié) 推進中國基督教會自立的嘗試
第四章 自立運動
 第一節(jié) 20世紀(jì)初期中國基督教會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中國基督教會的早期自立運動
第五章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中國基督教
 第一節(jié)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基督教的沖擊
 第二節(jié)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中國教會的影響
第六章 非基督教運動與基督教
 第一節(jié) 早期非基運動的形成及其思想基礎(chǔ)
 第二節(jié) 中國教會對非基督教運動的回應(yīng)
第七章 中國基督教會國大會(1922年)
 第一節(jié) 中國基督教全國大會的籌備與召開
 第二節(jié) 中國教會本色化討論的繼續(xù)
第八章 收回教育權(quán)運動與基督教
第九章 五卅運動和北伐時期的中國基督教
第十章 20世紀(jì)30年代的中國基督教
第十一章 解放前夕的中國基督教
第十二章 解放后的中國基督教革新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