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高中教輔基礎化學實驗教程(第二版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國家工科基地教材)

基礎化學實驗教程(第二版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國家工科基地教材)

基礎化學實驗教程(第二版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國家工科基地教材)

定 價:¥42.00

作 者: 古鳳才等主編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030139184 出版時間: 2005-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4cm 頁數(shù): 50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jù)工科(化工類)基礎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融合了面向21世紀工科(化工類)化學系列課程體系教學改革成果并經(jīng)過四年實際使用、修改后而編寫的基礎化學實驗教材。全書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化學實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術;第二部分按照"基本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三個層次,選編了基本操作與基本原理驗證性實驗,制備實驗,定量分析、分離與儀器分析實驗,基本物理量與物化參數(shù)的測定共84個實驗;第三部分為附錄,包括化學實驗中的常用儀器與數(shù)據(jù)表。本書既可作為化工、材料類專業(yè)基礎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教材或過渡性教材使用,也可供應用化學、環(huán)境化學、輕工、礦冶類專業(yè)作為實驗教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基礎化學實驗教程(第二版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國家工科基地教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化學實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術
第一章緒論
1.1基礎化學實驗課程的目的
1.2基礎化學實驗課程的要求
1.3實驗報告格式舉例
第二章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
2.1化學實驗基本知識
2.1.1化學實驗規(guī)則
2.1.2化學實驗安全規(guī)則
2.1.3化學實驗意外事故的處理
2.1.4消防
2.1.5三廢處理
2.2常用玻璃儀器
2.2.1常用玻璃儀器簡表
2.2.2玻璃儀器的洗滌和干燥
2.2.3干燥器的使用
2.3化學試劑的規(guī)格.存放及取用
2.3.1化學試劑的規(guī)格
2.3.2試劑的存放
2.3.3試劑的取用
2.3.4試劑的配制
2.4氣體的制備.凈化及氣體鋼瓶的使用
2.4.1氣體的發(fā)生
2.4.2氣體的收集
2.4.3氣體的凈化與干燥
2.4.4氣體鋼瓶.減壓閥及使用
2.5試劑與濾紙
2.5.1用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2.5.2用試紙檢驗氣體
2.5.3濾紙
2.6常用溶劑
2.6.1純水
2.6.2常用有機溶劑及純化
2.7常見有機化學實驗裝置
2.7.1蒸餾裝置
2.7.2分餾裝置
2.7.3回流裝置
2.7.4機械攪拌回流裝置
2.7.5玻璃儀器的安裝及拆卸
第三章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3.1玻璃工操作
3.2玻璃量器及其使用
3.2.1滴定管
3.2.2吸管
3.2.3容量瓶
3.2.4量筒和最杯
3.2.5微量進樣器
3.2.6量器的校準
3.3稱量儀器的使用
3.3.1托盤天平
3.3.2化學天平
3.3.3電光分析天平
3.3.4電子分析天平
3.3.5試樣的稱取方法
3.4加熱與冷卻
3.4.1加熱裝置
3.4.2加熱操作
3.4.3冷卻方法
3.5干燥
3.6熔點的測定和溫度計的校正
3.6.1熔點的測定方法
3.6.2溫度計校正
第四章化學實驗中的分離與提取
4.1固液分離
4.1.1固液分離的方法
4.1.2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4.2重結晶
4.2.1溶劑的選擇
4.2.2重結晶操作
4.3升華
4.4蒸餾
4.4.1簡單蒸餾原理
4.4.2簡單蒸餾操作
4.5分餾
4.5.1理想溶液的分餾原理
4.5.2共沸混合物分餾簡介
4.5.3分餾柱與填料
4.5.4分餾操作
4.6減壓蒸餾
4.6.1減壓蒸餾原理
4.6.2減壓蒸餾裝置及操作
4.7水蒸氣蒸餾
4.7.1水蒸氣蒸餾原理
4.7.2水蒸氣蒸餾裝置與操作
4.8萃取分離
4.8.1基本原理
4.8.2實驗方法
4.8.3萃取分離的操作
4.9薄層色譜分離法
4.9.1概述
4.9.2薄層色譜分離法
第五章化學實驗中的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
5.1無機化合物制備方法和原理簡述
5.1.1無機合成簡述
5.1.2選擇合成路線的基本原則
5.1.3無機化合物的常規(guī)制備方法
5.1.4無機制備中的分離與純制
5.1.5無機制備中的結構鑒定和分析
5.2混合離子的分離與鑒定
5.2.1鑒定反應的靈敏度和選擇性
5.2.2鑒定反應進行的條件
5.2.3分離方法
5.2.4離子分離與鑒定的原則和方法
5.3誤差理論與數(shù)據(jù)處理
5.3.1準確度與精密度
5.3.2誤差的分類與減免
5.3.3實驗數(shù)據(jù)的記錄與處理
5.3.4誤差的傳遞
5.3.5實驗結果的表達
5.4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驟
5.4.1試樣的抽取和制備
5.4.2試樣的分解
5.4.3分析測定方法的選擇
第六章基本物理量的測定技術
6.1密度的測量
6.1.1密度定義及術語
6.1.2液體密度的測量
6.1.3固體密度的測量
6.2真空的獲得與測量
6.2.1真空獲得與測量的基礎知識
6.2.2真空的獲得
6.2.3真空測量——真空計
6.2.4真空檢漏與修補
6.3壓力的測量
6.3.1概述
6.3.2液柱式壓力計——U型管壓力計
6.3.3彈性式壓力計
6.4溫度的測量
6.4.1概論
6.4.2玻璃液體溫度計
6.4.3熱電偶溫度計
6.4.4熱敏電阻溫度計
第二部分實驗
第七章基本操作與基本原理驗證性實驗
實驗一玻璃工操作
實驗二單.多相離子平衡
實驗三氧化還原反應
實驗四物質結構和性質的關系
實驗五平衡原理綜合實驗
第八章重要元素及化合物性質實驗
實驗六p區(qū)重要非金屬化合物的性質
實驗七p區(qū)重要金屬化合物的性質
實驗八常見陰離子的分離與鑒定
實驗九d區(qū)重要化合物的性質(一)
實驗十d區(qū)重要化合物的性質(二)
實驗十一ds區(qū)重要化合物的性質
實驗十二常見陽離子的分離和鑒定
實驗十三元素性質綜合實驗
第九章制備實驗
9.1無機制備
9.1.1基本公驗
實驗十四試劑氯化鈉的制備
實驗十五去離子水的制備
實驗十六硫酸亞鐵銨的制備(常量和微型實驗)
實驗十七高錳酸鉀的制備
實驗十八四碘化錫的制備及最簡式的確定
實驗十九氮化硼的制備
9.1.2系列實驗
實驗二十五水合硫酸銅的制備
實驗二十一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實驗二十二硫酸銅中銅含量的測定
實驗二十三硫酸銅中結晶水及其脫水溫度的測定
9.1.3綜合性實驗
實驗二十四三草酸合鐵(Ⅲ)酸鉀的制備.組成測定及表征
9.1.4設計性實驗
實驗二十五活性氧化鋅的制備
實驗二十六磷系列化合物的制備
實驗二十七硫代硫酸鈉的制備
9.2有機制備
9.2.1基本實驗
實驗二十八環(huán)己烯的制備
實驗二十九苯甲醇的制備
實驗三十正丁醚的制備
實驗三十一正丁醛的制備
實驗三十二苯乙酮的制備
實驗三十三苯甲酸的制備
實驗三十四乙酸丁酯的制備(固體超強酸催化劑)
實驗三十五對甲苯磺酸鈉的制備
實驗三十六肉桂酸的制備
實驗三十七苯甲醇與苯甲酸的制備
9.2.2系列實驗(1)
實驗三十八溴乙烷的制備
實驗三十九苯乙醚的制備
9.2.3系列實驗(2)
實驗四十溴苯的制備
實驗四十一三苯甲醇的制備
9.2.4系列實驗(3)
實驗四十二硝基苯的制備
實驗四十三苯胺的制備
實驗四十四乙酰苯胺的制備
9.2.5系列實驗(4)
實驗四十五乙酸乙酯的制備
實驗四十六1-溴丁烷的制備
實驗四十七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備
實驗四十八正丁基乙酰乙酸乙酯和α-庚酮的制備
9.2.6設計性實驗
實驗四十九苯甲酸乙酯的制備
第十章定量分析.分離與儀器分析實驗
10.1基本實驗
實驗五十分析天平的使用
實驗五十一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濃度比較
實驗五十二酸堿標準溶液濃度的標定
實驗五十三混合堿的測定
實驗五十四EDTA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實驗五十五鉛.鉍混合液中鉛.鉍含量的連續(xù)測定
實驗五十六石灰石中鈣.鎂含量的測定
實驗五十七KMnO4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實驗五十八石灰石中鈣含量的測定
實驗五十九離子交換法測鈉
實驗六十鈷鎳的萃取分離
實驗六十一紙上層析法分離氨基酸
實驗六十二α-蒽醌磺酸含量的測定(薄層層析法)
實驗六十三天然色素的提取及薄層色譜分析
實驗六十四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微量鐵
實驗六十五離子選擇性電極法測定水中氟含量
實驗六十六水樣中鎘的極譜分析
實驗六十七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自來水中鈣.鎂的含量
實驗六十八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含銅廢液中銅的含量
實驗六十九光譜定性分析
實驗七十氣相色譜法分析空氣中的氧.氮含量
實驗七十一醇系物的氣相色譜分析
10.2綜合性實驗
實驗七十二洗衣粉中活性組分與堿度的測定
實驗七十三鋁合金的綜合分析
10.3設計性實驗
實驗七十四漂粉精中有效氯和固體總鈣量的測定
第十一章基本物理量與物化參數(shù)的測定實驗
11.1基本物理量測定
實驗七十五氣體常數(shù)的測定
實驗七十六恒溫槽的調節(jié)及黏度測定
實驗七十七易揮發(fā)液體摩爾質量的測定
實驗七十八凝固點降低法測定摩爾質量
實驗七十九液體飽和蒸氣壓的測定
11.2熱力學性質測定
實驗八十乙酸解離常數(shù)的測定
實驗八十一平衡常數(shù)的測定
實驗八十二反應焓的測定
實驗八十三用氧彈法測量燃燒反應的反應焓
實驗八十四二組分凝聚系統(tǒng)相圖
實驗八十五二組分液相完全互溶系統(tǒng)的沸點-組成圖
實驗八十六三組分液體溶解度圖
11.3電化學性質的測定
實驗八十七離子遷移數(shù)的測定
實驗八十八原電池熱力學
11.4動力學性質的測定
實驗八十九反應速率與活化能的測定
實驗九十蔗糖水解反應速度常數(shù)的測定
實驗九十一過氧化氫催化分解
實驗九十二甲酸氧化動力學
實驗九十三乙酸乙酯皂化反應
11.5表面與膠體性質的測定
實驗九十四用最大泡壓法測定液體的表面張力
實驗九十五溶膠的制備.ξ電勢與電解質聚沉值的測定
11.6結構參數(shù)的測定
實驗九十六偶極矩的測定
第三部分附錄
第十二章化學實驗室中的常用儀器
12.1pXD-2型通用離子計
12.1.1測量原理
12.1.2使用方法
12.2電導儀和電導率儀
12.2.1測量原理
12.2.2使用方法
12.2.3注意事項
12.3酸度計
12.3.1測量原理
12.3.2使用方法
12.4883型筆錄式極譜儀
12.4.1測量原理
12.4.2使用方法
12.4.3注意事項
12.5直流電位差計
12.5.1工作原理
12.5.2UJ-25型電位差計的線路分析及使用方法
12.6102G型氣相色譜儀
12.6.1測量原理
12.6.2使用方法
12.6.3注意事項
12.7722S型分光光度計
12.7.1測量原理
12.7.2使用方法
12.7.3注意事項
12.8阿貝折射儀
12.8.1測量原理
12.8.2使用方法
12.8.3折射儀的維護
12.9旋光儀
12.9.1偏振光與旋光度
12.9.2旋光儀的結構及測量原理
12.10Q-24型中型石英攝譜儀
12.10.1測量原理
12.10.2使用方法
12.10.3注意事項
12.11WFX-1F2B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12.11.1測量原理
12.11.2使用方法(以火焰原子吸收法為例)
12.11.3注意事項
12.12HP845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12.12.1測量原理
12.12.2使用方法
12.13BIO-RADFTS3000型紅外分光光度計
12.13.1測量原理
12.13.2使用方法
12.14WCT-1微機差熱天平
12.14.1測量原理
12.14.2使用方法
12.15磁天平
12.15.1測量原理
12.15.2使用方法
12.16BDX自動X射線衍射儀
12.16.1測量原理
12.16.2使用方法
第十三章常用數(shù)據(jù)表
13.1常見陽離子的主要鑒定反應
13.2常見陰離子的主要鑒定反應
13.3常見陽離子與常用試劑的反應
13.4常見陰離子與常用試劑的反應
13.5常見離子和化合物的顏色
13.6不同溫度下水的飽和蒸氣壓/Pa
13.7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13.8常用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
13.9實驗室常用酸.堿溶液的濃度
13.10酸堿指示劑
13.11氧化還原指示劑
13.12金屬離子指示劑
13.13實驗室中一些試劑的配制方法
13.14常用緩沖溶液的pH范圍
13.15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積
13.16弱酸.弱堿在水中的解離常數(shù)
13.17金屬離子-氨羧絡合劑絡合物的穩(wěn)定常數(shù)(lgKMY)
13.18EDTA的lgαY(H)值
13.19水的表面張力
13.20水的折射率
13.210~100℃水的黏度
13.22不同溫度下液體的密度
13.23不同溫度下KCl的溶解熱
13.24摩爾凝固點降低常數(shù)
13.2525℃時在水溶液中一些電極的標準電極電勢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