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計算機網絡網絡犯罪比較研究

網絡犯罪比較研究

網絡犯罪比較研究

定 價:¥26.00

作 者: 皮勇著
出版社: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刑法分則比較研究叢書
標 簽: 司法案例

ISBN: 9787810878609 出版時間: 2005-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 368 字數:  

內容簡介

  比較法是研究法律的一種重要方法,也是法學領域的一門分支學科。由于世界上存在著不同的法律制度和各國法律的互有異同,出于借鑒其他國家法律的需要,遂有比較法的產生,作為法律重要部門之一的刑法也不例外。由于各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習慣和歷史傳統(tǒng)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從而使它們的刑法理論各具特色。但是,刑法作為一種社會文化,是人類智慧的共同結晶,在維護社會秩序這一點上又是共通的,這就形成各國刑法的可比性。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世界上的事物,“總是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fā)展的”。有比較才能評定優(yōu)劣,有比較才能借鑒和吸收。對一般事物是如此,對刑事立法也是如此。所以。加強對刑法的比較研究,了解和借鑒國外刑法,做到“洋為中用”,對于完善我國的刑事法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前,中國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體制轉型期,體制轉型造成的影響是深遠的,特別是隨著對外開放過程中國際交往的頻繁和涉外刑事案件的日益增多,法律沖突也屢見不鮮。因而,如何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fā)展,優(yōu)化我國的投資法律環(huán)境,使我國刑法面向世界,并逐步同國際接軌,是我國刑法理論研究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中國“入世”之后,這一任務顯得尤為緊迫?;谶@一考慮,我們組織編寫了這套比較研究叢書,希望“借他山之石”,以促進我國的刑事法治建設。????本“叢書”以刑法分則為選題范圍。這是因為,我國關于?刑法的比較研究起步較晚,而且從研究的范圍來看,過去主要集中于宏觀方面刑法基本理論的比較研究,這一方面固然重要,但是對刑法分則的比較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就我國研究的現狀而言,對刑法個罪的比較研究還非常薄弱。故我們根據理論研究和司法實務的需要,選擇了刑法分則中一些常見和經常發(fā)生的犯罪及當前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比較研究。第一批選定的比較研究的題目是:????1.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比較研究????2.侵犯知識產權罪比較研究????3.網絡犯罪比較研究????4.醫(yī)療犯罪比較研究????本“叢書”的編寫目的,是在分析和比較各國有關刑法制度的基礎上,為我國的刑法立法完善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為實現這一目的,該“叢書”力圖體現以下幾個特點:(1)全面系統(tǒng)。為了更好地吸收、借鑒國外先進的刑法立法經驗,各位作者廣泛收集了包括大陸法系、英美法系國家以及我國港澳臺地區(qū)的有關立法資料,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第一手的外文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充分論證,提出可資借鑒之處。(2)深入細致。比較研究重在以理服人,在“叢書”中,各位作者不僅認真考察了各國刑法制度的相同性和差異性,而且深入探討了這些刑法制度所產生的背景,對其的利弊得失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使該書更具有說服力。(3)突出重點。各國刑法制度有同有異,而比較研究通常重在“異”。根據這一特點,“叢書”一方面區(qū)分常見多發(fā)犯罪和一般犯罪,以及這些犯罪中的重點熱點問題和一般問題.分別給予詳略不同的論述;另一方面重點對中外有關刑法制度的差異進行剖析,對其他問題則只作一般性介紹。????在“叢書”作者的選擇和安排上,為保證本“叢書”的學術質量和理論水平,作者均為刑法專業(yè)的博士或博士研究生,其中不乏從事多年司法實務工作的法官、檢察官。在寫作方式上也體現了靈活性,既可以是一人獨著,也可以是二三人合著。????本套“叢書”先由主編確定選題和編寫計劃,并同時確定各本書的作者,然后作者提出編寫大綱和內容設想,交主編審查。作者撰寫完書稿后,再交主編審定。主編審定每本書的主要觀點和技術規(guī)范,以使整套叢書的體例、風格一致。

作者簡介

  皮勇,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后研究人員。主要從事刑法學、犯罪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相關犯罪的犯罪學、刑法學、證據學、偵查學等。已出版法學專著兩部,在《中國法學》、《月旦法學》、《法學家》等法學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相關圖書醫(yī)療犯罪比較研究侵犯知識產權罪比較研究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罪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網絡犯罪的概念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一節(jié) 網絡犯罪的名稱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二節(jié) 網絡犯罪的定義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三節(jié) 網絡犯罪的分類
第二章 網絡犯罪的刑法學特征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一節(jié)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網絡犯罪侵犯的法益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二節(jié) 網絡犯罪的行為特征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三節(jié)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網絡犯罪的主體特征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四節(jié)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網絡犯罪的主觀方面特征
第三章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網絡犯罪的犯罪形態(tài)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一節(jié) 網絡犯罪的未完成形態(tài)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二節(jié) 網絡犯罪的共同犯罪形態(tài)
第四章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網絡犯罪的刑事責任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一節(jié)color=#ffffff>acolor=#ffffff>a自然人的刑事責任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二節(jié) 法人的刑事責任
第五章 網絡犯罪的刑事管轄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一節(jié)color=#ffffff>acolor=#ffffff>a國外對網絡犯罪刑事管轄權的立法狀況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二節(jié) 我國對網絡犯罪刑事管轄權的立法
第六章 侵犯計算機數據和系統(tǒng)安全的網絡犯罪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一節(jié)color=#ffffff>acolor=#ffffff>a侵犯計算機數據和系統(tǒng)安全的犯罪概述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二節(jié) 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tǒng)罪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三節(jié) 干擾計算機系統(tǒng)罪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四節(jié) 干擾計算機數據罪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五節(jié) 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罪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六節(jié) 非法攔截計算機數據罪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七節(jié) 濫用信息安全相關設備罪
第七章與計算機相關的其他網絡犯罪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一節(jié)與計算機相關的其他網絡犯罪概述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二節(jié)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網絡信用卡詐騙罪
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color=#ffffff>a第三節(jié)網絡兒童色情犯罪
附錄一color=#ffffff>acolor=#ffffff>a歐洲理事會《關于網絡犯罪的公約》中的犯罪模型與我國網絡犯罪立法比較
附錄二color=#ffffff>acolor=#ffffff>a歐洲理事會《關于網絡犯罪的公約》中的證據調查制度與我國相關刑事程序法比較
附錄三關于網絡犯罪的公約
附錄四color=#ffffff>acolor=#ffffff>a關于網絡犯罪的公約的附加協(xié)議:關于將通過計算機系統(tǒng)實施的種族主義和仇外性質的行為犯罪化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