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美國著名的中共黨史研究專家,本書是其成名代表作,體現了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典型分析思路和論證風格。作者以雄厚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功力,試圖全方位地恢復被扭曲的馬克思著作中所謂“烏托邦主義”的深刻內涵。他認為,如果失去了以追求未知世界為特征的“烏托邦主義”,那么,實際上就意味著人類減低或放棄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之所以說毛澤東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是由于他充分保持了“烏托邦主義”的沖動,同時又根據中國國情,把馬克思主義與“民眾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毛澤東思想理論體系。本書根據威斯康星大學出版社1982年版翻譯。如果說毛澤東主義沒有在中國創(chuàng)造出一個真正的社會主義,那么它確實造成了一個持久動蕩的革命形勢,為達到(或至少是追求)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目標提供了可能性,如果馬克思要改變世界而不是簡單地解釋世界的指令是衡量一個革命的馬克思主義者的標準的話,那么,與列寧主義者相比,毛澤東最后或許可以被判認是一個更好的馬克思主義者。……假如毛澤東的非列寧主義的(和非馬克思主義的)民粹主義思想,最終會以某種方式來推進中國對馬克思主義預言的烏托邦社會目標進行探索的話,這可能是一切悖論中最為奇怪的一個?!锼埂み~斯納 (Maurice Meisner) 假如毛澤東的非列寧主義的《和非馬克思主義的》民粹主義思想,最終會以某種方式來推進中國對馬克思主義預言的烏托社會目標進行探索的話,那么,這可能是一切悖論中最為奇怪的一個?!锼埂み~斯納(編者: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