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歷經八年完成的力作,是第一部比較深入、系統(tǒng)、全面研究東南亞華文報紙與華人關系的著作,資料翔實,內容豐富,視野開闊,既有歷史的考察,又有理論的探析。它在新聞史實的基礎上,用新聞學、社會學等理論,深入分析了東南亞華文報紙成功發(fā)行和生存的經驗,揭示了東南亞華文報紙與華人之間的魚水關系,指出東南亞華文報紙反映了華人艱苦奮斗、熱愛中華文化的精神面貌,反映了東南亞華人在海外開拓的血淚史,為讀者了解東南亞華人社會打開了一扇窗戶。本書前言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大陸外派留學人員工作的全面恢復以及新一波移民潮帶來的華裔人口數量的增加,海外華文媒體呈現出蓬勃的發(fā)展勢頭,其生存狀況和發(fā)展前景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一股研究熱潮正在興起。東南亞是近代華文報刊出現最早的地方,也是世界華文媒體的三大中心之一。它與另外兩個中心——北美和歐洲的不同之處在于,首先,中國人移居東南亞自宋朝開始,源遠流長;第二,經過千余年的遷徙,這里成為海外華人主要的聚居地;第三,它雖然地處亞洲,卻長期處于西方殖民者的統(tǒng)治之下,由此形成了東西方語言、文化雜糅的特點。這些勢必對所在地華文媒體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將東南亞國家的華文媒體作為海外華文媒體的一個重要部分,對其產生、發(fā)展、變化的歷史淵源和現實依據進行全面的考察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到目前為止,國內除了對東南亞個別國家(如新加坡)華文媒體有所研究之外,對東南亞地區(qū)華文媒體整體性的研究還不多見。無論從歷史新聞學還是從世界新聞傳播業(yè)的角度來說,這都是一件憾事。近年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經濟高速發(fā)展,已經引起世界輿論的普遍關注,它們與中國的經濟往來、文化交流也日益緊密。中國與東盟已簽訂協議,2010年與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建立了自由貿易區(qū);2015年與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建立了自由貿易區(qū)??梢哉f,東盟已經成為中國非常重要的貿易伙伴。值此之際對這些國家的華文媒體進行研究,借鑒其發(fā)展經驗,為中國對東盟的新聞傳播提供決策參考,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稏|南亞華文報紙研究》就是這方面的一部力作。該書資料豐富,分析論述也頗為深入。作者不是就事論事地談華文報刊的內容、編排手段、營銷方法,也不是大而化之地講華文報刊的作用與影響,而是采用多學科的研究視角與方法,從東南亞各國的地理環(huán)境、民族構成、宗教信仰以及長期形成的政治、經濟條件等人手,對這些因素對華人生存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以至對華文報刊的影響進行了詳致的分析,并從中國政府的角度出發(fā),就如何有效地進行對外(東盟)傳播提出了意見、建議。例如,“華人既已加入當地國籍,就應當為當地國的社會發(fā)展做出貢獻。他們‘血濃于水’的觀念屬于個人自發(fā)的文化情結和民族認同熱情,我們只能相互溝通,通過文化間的交流與互動增進他們對炎黃子孫的認識,對中國悠久文化歷史的了解,而不能要求他們跟隨和接受中國的意識形態(tài)?!绻覈桃庵贫承в幸庾R形態(tài)色彩的政策去影響華人社會,要求華文報紙按照中國政府的意思行事,很難引起當地華人的認同,也很可能會引起當地國政府的猜疑和不滿”,等等。其中的一些論述不乏真知灼見,具有一定的決策參考價值。此書縱向跨越190年,橫向覆蓋東盟十個國家,并且涉及華文報刊的內容、形式、功能、責任、政策等多個方面,結構龐大;加之作者力求講得全面,講得細致,使得書中的一些地方略顯冗繁,不夠精煉。但瑕不掩瑜,總體上說,它對海外華文媒體以及世界新聞業(yè)的研究做了很好的補充,其理論、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是顯而易見的。我對此書作者彭偉步的了解始于他投遞給《國際新聞界》編輯部一篇又一篇有關東南亞華文媒體研究的論文,從中我深切感到他對學術研究的熱愛與執(zhí)著以及“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勤勉。若干年后,當他以青年教師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成為我的博士生后不久,一部凝結著多年研究心血的沉甸甸的書稿又交到了我的手里。書稿付梓之際,我要說的是,愿對學術研究的這份熱愛與執(zhí)著伴隨他的終生,引導他不斷精進。是為序。程曼麗2005年1月26日于北大燕北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