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與程序設計其他編程語言/工具PLC編程理論、算法及技巧

PLC編程理論、算法及技巧

PLC編程理論、算法及技巧

定 價:¥68.00

作 者: 宋伯生編著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可編程控制器

ISBN: 9787111161516 出版時間: 2005-04-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shù): 68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較詳細地介紹了PLC用于開關量控制、模擬量控制、脈沖量控制、數(shù)據(jù)處理、聯(lián)網(wǎng)通信的程序設計理論、方法及技巧,還介紹了PLC軟件可靠性設計、程序組織及調試等有關問題,既是作者多年從事PLC編程經驗的全面總結,又是作者深入研究PLC編程理論的系統(tǒng)概括。本書列舉大量有關編程實例,可直接移植或引用。本書還對PLC發(fā)展歷程、當今面監(jiān)的挑戰(zhàn)與對策也作了深入控討。 本書是PLC程序設計工程師實用的編程參考用書,也可作高等學校有關專業(yè)教師、研究生及本、專科高年級學生的教學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暫缺《PLC編程理論、算法及技巧》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可編程序控制器基本知識
1.1 可編程序控制器產生
1.1.1 繼電控制電路
1.1.2 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與順序控制器
1.1.3 GMIO條
1.1.4 PLC的產生 
1.2 可編程序控制器原理
1.2.1 可編程序控制器實現(xiàn)控制的要點
1.2.2 可編程序控制器實現(xiàn)控制的過程
1.2.3 可編程序控制器實現(xiàn)控制的方式
1.3 可編程序控制器類型
1.3.1 按控制規(guī)模分類
1.3.2 按結構特點分類
1.4 可編程序控制器組成
1.4.1 箱體式PLC基本組成
1.4.2 模塊式PLC基本組成
1.4.3 PLC外部設備
1.5 可編程序控制器的特點
1.6 可編程序控制器使用
1.6.1 系統(tǒng)配置
1.6.2 程序編制
第2章 可編程序控制器編程技術基礎
2.1 PLC編程語言
2.1.1 助記符
2.1.2 梯形圖 
2.1.3 功能塊圖
2.2 PLC軟器件
2.2.1 輸入輸出器件
2.2.2 內部器件
2.3 PLC指令系統(tǒng)
2.3.1 基本邏輯操作指令
2.3.2 定時、計數(shù)指令
2.3.3 數(shù)據(jù)處理指令
2.3.4 流程控制指令
2.4 PLC典型程序
2.4.1 起停程序
2.4.2 狀態(tài)轉換程序
2.4.3 定時控制程序
2.4.4 動作控制程序
2.4.5 步進控制程序
2.4.6 轉換程序
2.4.7 模擬量控制程序
2.4.8 數(shù)據(jù)存儲程序
2.4.9 連鎖、互鎖程序
2.4.10 報警程序
2.5 PLC編程語言國際標準
2.5.1 結構化文本語言
2.5.2 順序功能圖語言
2.5.3 系統(tǒng)流程語言
2.6 PLC編程工具
2.6.1 簡易編程器
2.6.2 圖形編程器
2.7 PLC編程軟件——OMRON CXP編程軟件簡介
2.7.1 概述
2.7.2 組成
2.7.3 操作
2.7.4 使用
2.7.5 幫助及其它
2.8 PLC編程方法
2.8.1 算法設計
2.8.2 算法實現(xiàn)
2.8.3 編程經驗
第3章 邏輯量控制程序設計
3.1 概述
3.1.1 PLC邏輯量控制類型 
3.1.2 PLC邏輯問題類型 
3.1.3 確定電路與隨機電路
3.2 PLC邏輯問題理論基礎
3.2.1 觸點代數(shù)
3.2.2 梯形圖邏輯
3.3 梯形圖邏輯的分析與綜合(1)
3.3.1 梯形圖邏輯通電表
3.3.2 梯形圖邏輯通電表法分析
3.3.3 梯形圖邏輯通電表法綜合
3.3.4 梯形圖邏輯通電表法設計實例
3.4 PLC邏輯設計同步化
3.4.1 基本思路
3.4.2 產生脈沖的方法
3.4.3 前后邏輯條件一致的方法
3.4.4 同步化處理實例
3.5 梯形圖邏輯的分析與綜合(2)
3.5.1 時序邏輯狀態(tài)圖
3.5.2 梯形圖邏輯狀態(tài)圖法分析
3.5.3 梯形圖邏輯狀態(tài)圖法綜合
3.5.4 梯形圖邏輯狀態(tài)圖法設計實例
3.6 PLC邏輯標志值法設計
3.6.1 基本思路
3.6.2 實現(xiàn)方法
3.6.3 實際應用
3.7 PLC多位(字節(jié)或字)邏輯設計
3.7.1 用字邏輯指令處理
3.7.2 用子程序處理
3.8 PLC邏輯量控制時序圖設計法
3.8.1 時序圖法設計步驟
3.8.2 時序圖法設計實例
3.9 PLC邏輯控制流程圖法設計
3.9.1 流程圖法設計步驟
3.9.2 流程圖法設計實例
3.10 PLC邏輯量控制工程設計
3.10.1 分散原則控制及其應用
3.10.2 集中原則控制及其應用
3.10.3 混合原則控制及其應用
第4章 模擬量控制程序設計
4.1 概述
4.1.1 PLC模擬量控制過程
4.1.2 PLC模擬量控制的目的 
4.1.3 PLC模擬量輸入、輸出方法 
4.1.4 PLC模擬量控制類型 
4.1.5 PLC模擬量控制特點 
4.1.6 PLC模擬量控制要求 
4.2 模擬量控制硬件條件
4.2.1 模擬量傳感器
4.2.2 模擬量輸入單元
4.2.3 模擬量輸出單元
4.2.4 執(zhí)行器
4.3 模擬量開環(huán)控制程序設計
4.3.1 開環(huán)特性
4.3.2 定值控制
4.3.3 程序控制
4.3.4 比例控制
4.3.5 補償控制
4.4 模擬量閉環(huán)控制程序設計
4.4.1 輸出ON/OFF控制
4.4.2 負反饋控制
4.4.3 偏差控制
4.4.4 無靜差控制
4.5 模擬量PID控制程序設計
4.5.1 PID控制基本公式
4.5.2 PID控制參數(shù)含義
4.5.3 PID控制參數(shù)選定
4.5.4 PID控制程序實現(xiàn)
4.6 用PID指令實現(xiàn)模擬量PID控制程序設計
4.6.1 PID指令說明
4.6.2 兩個自由度PID控制
4.6.3 PID參數(shù)選定
4.6.4 PID指令執(zhí)行
4.6.5 PIDAT指令及其運用
4.6.6 使用PID指令有關細節(jié)
4.7 用PID函數(shù)塊實現(xiàn)模擬量PID控制程序設計
4.7.1 PID函數(shù)塊含義
4.7.2 PID函數(shù)塊調用
4.7.3 串級PID控制 
4.7.4 串級比例雙副回路PID控制 
4.7.5 串級比例并交叉限幅雙副回路PID控制
4.8 模擬量PID硬件單元控制
4.8.1 PID單元
4.8.2 溫度控制單元
4.8.3 回路控制單元(及內插板) 
4.9 模擬量模糊控制程序設計
4.9.1 模糊控制原理
4.9.2 模糊控制算法
4.9.3 模糊算法實現(xiàn)
4.9.4 模糊控制模塊
4.10 模擬量高級控制程序設計
4.10.1 最優(yōu)控制
4.10.2 自適應控制
4.10.3 預測控制
4.10.4 學習控制
4.10.5 專家控制
第5章 脈沖量控制程序設計
5.1 概述
5.1.1 脈沖量控制的類型
5.1.2 脈沖量控制的目的
5.1.3 脈沖量控制的特點
5.2 脈沖量控制硬件基礎
5.2.1 脈沖信號生成
5.2.2 脈沖信號接收
5.2.3 脈沖信號輸出
5.2.4 脈沖信號執(zhí)行
5.3 高速計數(shù)比較控制
5.3.1 小型機高速計數(shù)比較控制
5.3.2 高速計數(shù)模塊比較控制
5.4 脈沖量閉環(huán)控制
5.4.1 脈沖量輸入模擬量輸出閉環(huán)控制
5.4.2 模擬量輸入脈沖量輸出閉環(huán)控制
5.4.3 脈沖量輸入脈沖量輸出閉環(huán)控制 
5.5 脈沖量開環(huán)控制
5.5.1 脈沖量開環(huán)程序控制
5.5.2 脈沖量比例程序控制
5.6 脈沖量特殊單元控制
5.6.1 位置控制單元
5.6.2 運動控制單元
第6章 PLC數(shù)據(jù)處理程序設計
6.1 數(shù)據(jù)終端是PLC的新角色
6.1.1 專職數(shù)據(jù)終端實例
6.1.2 兼職數(shù)據(jù)終端實例
6.2 數(shù)據(jù)終端條件及其使用
6.2.1 DM區(qū)及對其訪問
6.2.2 EM區(qū)及對其訪問
6.2.3 內存卡及對其訪問
6.2.4 時鐘程序
6.3 數(shù)據(jù)采集程序設計
6.3.1 開關量采集
6.3.2 模擬量采集
6.3.3 脈沖量采集
6.3.4 脈沖選通采集
6.4 數(shù)據(jù)錄入程序設計
6.4.1 錄入數(shù)據(jù)設備
6.4.2 用通用指令錄入
6.4.3 用特殊指令錄入
6.4.4 用編碼鍵盤錄入
6.4.5 用模擬方法錄入
6.5 數(shù)據(jù)存儲程序設計
6.5.1 記錄存儲
6.5.2 壓縮存儲
6.5.3 安全存儲
6.6 數(shù)據(jù)顯示程序設計
6.6.1 數(shù)據(jù)顯示設備
6.6.2 數(shù)據(jù)顯示格式
6.6.3 數(shù)據(jù)動態(tài)顯示
6.6.4 簡易編程器信息顯示
6.6.5 數(shù)據(jù)脈沖選通顯示
6.7 PLC數(shù)據(jù)傳送
6.8 數(shù)表處理程序設計
6.8.1 求最大、最小數(shù)
6.8.2 排序
6.8.3 求總數(shù)
6.8.4 求平均數(shù)
6.8.5 數(shù)據(jù)查詢
第7章 PLC通信程序設計
7.1 概述
7.1.1 PLC通信目的 
7.1.2 PLC通信類型 
7.1.3 PLC通信程序特點
7.2 PLC與PLC通信程序設計
7.2.1 PLC與PLC用地址映射通信程序設計
7.2.2 PLC與PLC用地址鏈接通信程序設計
7.2.3 PLC與PLC用串口通信指令通信程序設計
7.2.4 PLC與PLC用網(wǎng)絡通信指令通信程序設計
7.3 PLC與計算機通信程序設計(一) 
7.3.1 PLC與計算機通信內容 
7.3.2 計算機方程序設計
7.3.3 PLC方程序設計
7.4 PLC與計算機通信程序設計(二) 
7.4.1 組態(tài)軟件概念
7.4.2 組態(tài)軟件簡介
7.4.3 組態(tài)軟件編程
7.5 PLC與人機界面通信程序設計
7.5.1人機界面方程序設計
7.5.2 PLC方程序設計
7.5.3 嵌入式人機界面程序設計
7.6 PLC與智能裝置通信程序設計
7.6.1 用通信指令通信
7.6.2 用協(xié)議宏通信
7.6.3 用從站地址通信
第8章 PLC控制可靠性程序設計
8.1 概述
8.1.1 PLC控制可靠性概念 
8.1.2 PLC控制可靠性類型 
8.1.3 PLC控制可靠性意義 
8.2 PLC自身工作可靠性
8.2.1 PLC錯誤類型 
8.2.2 系統(tǒng)錯誤記錄
8.2.3 PLC監(jiān)控指令及其應用
8.3 PLC輸入程序可靠性
8.4 PLC輸出程序可靠性
8.5 PLC通信程序可靠性
8.6 PLC異常處理程序
第9章 PLC程序組織
9.1 PLC程序組織的重要性及方法
9.1.1 PLC程序組織概念
9.1.2 PLC程序組織任務
9.2 模塊化程序組織
9.2.1 程序模塊化組織概念
9.2.2 使用子程序法模塊化
9.2.3 使用跳轉指令模塊化
9.2.4 使用步進指令模塊化
9.3 多任務程序組織
9.3.1 OMRON PLC任務劃分
9.3.2 OMRON PLC任務管理
9.3.3 OMRON PLC任務組織
9.3.4 S7-300和S7-400PLC程序組織
9.4 PLC程序柔性化
9.4.1 程序使用柔性
9.4.2 地址分配柔性
9.4.3 參數(shù)設定柔性
9.4.4 動作選擇柔性
9.4.5 信號反饋柔性
9.5 PLC面向對象編程
9.5.1 計算機面向對象編程概念
9.5.2 PLC面向對象編程設想
9.6 PLC程序調試
9.6.1 PLC程序調試概述
9.6.2 PLC程序仿真調試
9.6.3 PLC程序聯(lián)機調試
9.6.4 PLC程序現(xiàn)場調試 
9.6.5 PLC程序文檔 
9.6.6 PLC程序評價 
第10章 可編程序控制器在前進
10.1 PLC的性能在提高
10.1.1 工作速度在提升
10.1.2 控制規(guī)模在擴大
10.1.3 組成模塊在增多
10.1.4 內存容量在增大
10.1.5 指令系統(tǒng)在增強
10.1.6 工作可靠在提高
10.1.7 聯(lián)網(wǎng)能力在增強
10.1.8 外部設備在豐富
10.1.9 支持軟件在完善
10.1.10 經濟效益在增加
10.2 PLC的應用在擴展
10.2.1 PLC用于系統(tǒng)控制自動化
10.2.2 PLC用于系統(tǒng)控制遠程化
10.2.3 PLC用于系統(tǒng)控制信息化
10.2.4 PLC用于系統(tǒng)控制智能化
10.3 PLC的概念在更新
10.3.1 工作模式
10.3.2 系統(tǒng)結構
10.3.3 設定手段
10.3.4 編程方法
10.3.5 可靠性設計
10.3.6 追求目標
10.4 PLC的類型在增加
10.4.1環(huán)境條件擴展型PLC
10.4.2 微型PLC
10.4.3 分布式PLC
10.4.4 內裝PLC
10.4.5 安全型PLC
10.4.6 運動控制PLC
10.4.7 過程控制PLC
10.4.8 軟件PLC
10.5 PLC面臨新挑戰(zhàn)
10.5.1 集散控制系統(tǒng)(DCS) 
10.5.2 現(xiàn)場總線控制系統(tǒng)(FCS)
10.5.3 工業(yè)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
10.5.4 其它控制
10.6 PLC向何處去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