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走向深層/楊仲祿 張福三 (1)
第一章 魂去來兮講輪回
原生圖騰的實用功能 (2)
次生圖騰的價值取向 (13)
靈魂觀念的部落群體性 (25)
生命之神與“素” (35)
“術”與龍的比較 (46)
第二章 郊野山鄉(xiāng)設道場
東巴祭祀文化的還債意識 (59)
“嘎本”是祭祀文化的母體 (70)
“抽穢”、“祭天”與原始婚姻 (95)
“祭天”典儀中的人皇問題 (108)
“過年”祭祀的文化內涵 (118)
第三章 玉龍三國探歸宿
生死觀素描 (125)
從“晶吾索達”到“晶吾圣巾” (138)
生殖崇拜探視 (140)
生殖崇拜觀念下的傳統(tǒng)祭儀 (150)
婚姻形態(tài)概說 (177)
“情死”文化因由 (199)
傳統(tǒng)文化與民族心理 (217)第四章 彼岸此岸嘆鬼神
東巴教的鬼神譜系 (227)
陸與色不是門神 (254)
白石神與阿普三多 (259)
烏鴉與祖先崇拜 (269)
喜鵲的災禍象征 (272)
蠱巫術與貓巫術 (274)第五章 碰撞交融話傳播
東巴教與本教 (280)
東巴教與桑尼 (299)
東巴教與道教、佛教 (304)
東巴教主考 (309)
東巴稱謂考 (324)
東巴祭司的社會地位 (327)第六章 恢弘燦爛看藝術
圖騰服飾——羊皮 (338)
麗江巖畫——孕育納西象形文字的母體 (344)
東巴的圖畫文字 (357)
原始東巴的祭祀舞蹈 (365)
護尸歌舞“阿仁仁” (376)
東巴文學中的“借字諧音” (385)
傳統(tǒng)民居 (392)附錄
一個東巴祭司的經歷 (400)
搶救東巴經紀實 (449)后記 (481)
修訂版后記 (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