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赫伯特·勞倫斯(D.H.Lawrence,1855-1930)是英國也是世界文學史上一位偉大的作家之一,1855年,勞倫斯出生于英國諾丁漢郡一個煤礦工人家庭。12歲那年,勞倫斯靠一筆獎學金進入諾丁漢中學讀書。三年后被迫輟學做工。1906年—1908年,勞倫斯進入諾丁漢大學學習教師專修課程。此后做了兩年小學教師,1912年,勞倫斯結識了諾丁漢大學一位教授的夫人——普魯士貴族出身的福利達并一起私奔,到國外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勞倫斯回國,并在國內辦刊,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大戰(zhàn)結束后,勞倫斯再次漂泊國外,1930年3月2日,病逝于法國南部城市尼斯。勞倫斯的小說《兒子與情人》出版于1913年,這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基本上脫胎于勞倫斯早年的生活。勞倫斯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父母婚后的生活很不和睦,勞倫斯的父親是一個礦工,性情十分暴躁,經常在醉酒后打罵妻子和孩子。敏感的勞倫斯對此十分痛苦不安,這種生活使得勞倫斯對父親充滿了怨恨,對母親充滿了同情,而勞倫斯的母親因為婚姻生活的不幸將感情更多地投注于兒子身上,母子之間的感情有些病態(tài)的強烈。而《兒子與情人》正是這種情感生活的翻版,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是礦工之子保羅·摩瑞爾,保羅的母親是一位家道中落的商人之女,嫁給礦工摩瑞爾后情感生活并不順昨,貧困的生活,危險而緊張的工作使得摩瑞爾性情暴躁并酗酒。保羅的母親將感情全部寄托在小兒子保羅身上,形成了一種非正常的母子之愛。小說中,保羅與米麗安的戀愛關系是精神之愛;而與克萊拉的關系,是一種情欲愛的關系,但是當保羅的母親在世時,這種非正常的母子之愛影響到了成年后的保羅,使得他在與女朋友米麗安以及后來的克萊拉相處時都無法正常地進行愛的交流。直到母親去世后,保羅才擺脫了這種精神和感情上的不正常狀態(tài),離開故鄉(xiāng)和情人,走向城市,尋找自己不甘于平庸的生活?!秲鹤优c情人》出版后,西方的學者便將其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聯(lián)系起來,認為保羅的精神和情感困窘正是“俄底普斯情結(OedipusComplex)”的典型表現(xiàn),當然這更多地是分析者的觀點,他們并不明白,“真正的藝術并不是將剎那間的靈感匆忙地付諸筆墨,而是將經年累月深思熟慮的思想,在反復推敲后慎重地表達出來”(瑞典文學院執(zhí)行秘書漢斯·希爾德布蘭德語。見《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獲獎演說全集》,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128頁),這部小說正是勞倫斯對早年生活反思后創(chuàng)作出來的。正因如此,勞倫斯才因這部小說而一舉成名。